什麼是佛教徒?信仰佛教就是佛教徒嗎?

時間 2021-05-06 04:09:35

1樓:思東金木水

建議可以去看看宗薩欽哲仁波切寫的《正見》

我個人認為,佛教主核心從來都不是宗教,拜拜燒香,初一十五吃素,拜神像或者拜佛像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儀式感的東西。佛陀要傳達的核心思想從來都不是要我們去崇拜他,去明星化佛陀。

佛教,對我而言。是一種教育,一種思想。

即使你每逢初一十五吃素,每天誦經,可是起心動念都是在想要如何去害人,那這樣也算是乙個佛教徒嗎?

佛陀傳給我們《四法印》,這就是佛教徒最根本需要認同並且認知的事情。

所謂的《四法印》就是

諸行無常(所有的事物,是無法不變的,無常指的不一定是壞的事務,無常指的是會轉變)

諸漏皆苦(所有的情緒,都是苦的)

諸法無我(色受想行識組成的這個名為我的「我」,是真的存在嗎?)涅槃寂靜(所有的貪欲滅盡、嗔恚滅盡、愚痴滅盡,此即稱為涅槃)

2樓:空性

怎樣才算乙個真正的佛教徒? - 覺悟之路 - 知乎專欄

正確的了知什麼是苦,苦公升起的原因,如何止息痛苦,並正確的走在這條道路上的人,既是真正的佛教徒

:生、老、病、死、求不得、怨嗔恚、愛別離、五取蘊

苦公升起的原因:無明產生習性反應這裡的無明並不是沒有讀過書,或者沒有掌握哪一門知識,這裡的無明是指,不知道身體內時時刻刻都在公升起感受,而我們的心時時刻刻都在對這些感受產生貪愛或厭惡的習慣性反應,這些習性反應就是痛苦的原因。這裡的無明是指,在經驗上不知道痛苦時時刻刻由自己的心創造,這裡是經驗而不是頭腦的思辨智,而是內心潛意識的深處。

無明產生習性反應

習性反應產生識蘊

識蘊產生身心

身心產生六根

六根產生接觸

接觸產生感受

感受產生貪愛

貪愛產生執著、執取

執取產生業力

有業就會再出生

出生就會有痛苦、有無明

苦的止息

身心是互動影響的,每當心中公升起任何的念頭及煩惱,身體都會伴隨著感受的公升起,這時若能集中注意力客觀的觀察身體的感受,心中的煩惱、惡念就會被去除。

人有八識眼、耳、鼻、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

眼、耳、口、鼻、身、意如六條河流,統一匯流到了末那識,並途經末那識到達阿賴耶識

而阿賴耶識貯藏了累生累世所有的業的種子,六根所帶來的業力到達阿賴耶識後便開始播種、灌溉、開花、結果,只要一直這樣流淌,業力之流便不會停止,便會一直處於輪迴中

而修行,修的就是末那識,讓末那識如攔河大壩一般,攔截六根,不讓業力流轉到阿賴耶識

業力之流如噴泉般,會不斷湧現,當攔河大壩增高到一公尺時,業力之流也會隨之來的更兇猛,如此反覆,當攔河大壩達到一定的高度時,身心分離就會呈現,超越之後,涅槃自然呈現,由此便可超越生死的輪迴。

,既為正確的走在這條滅苦的道路上,這條道路名曰:八聖道。屬於戒的部分有:正語、正業、正命,屬於定的部分有:正精進、正念、正定;屬於慧的部分有:正思惟、正見

而十日內觀課程就是踐行八聖道。

3樓:求索

信仰佛教就是佛教徒,某些人還能不能好好說人話了?

歷來佛教就是這麼對芸芸眾生這麼宣傳的,還美名曰:方便法。

也就是這些年,某些佛教徒才高調的宣傳,釋迦牟尼是導師,是覺悟的人,不是神。

話說,這算不算是玩文字遊戲?佛經中釋迦牟尼的種種神通,哪一點不像神了?改了個名叫佛,佛教宣傳的釋迦牟尼種種神通就不存在了嗎?

不過,這糊弄糊弄芸芸眾生還是有效的。

佛教是眾多宗教中唯一做的能光明正大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美名曰: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佛教徒如何結婚?

睫靈魔法星座 佛教徒可以出家前結婚,也可以出家後還俗結婚.但對於佛教徒來說,結婚只是履行世俗中結婚生子的義務形式,可以還俗結婚,結婚後又出家,不需保持長期夫妻生活. 已登出 我覺得有的人介意,也會有人不介意,可能比較難找到,但是這樣的人並非沒有,只要達成共識就沒有問題的,說不定還會相處的很好,加油吧...

佛教徒會怕鬼嗎?

末法凡夫 一般普通覺得有鬼的人只會覺得有鬼,但是佛教徒會認為有六道輪迴,會認為不僅有鬼還有其他眾生,他們的世界觀會比其他人更廣一點。 鄧壹懿 1 為什麼會提到怕字呢?2 佛教徒不會。普通人偶爾研究佛學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佛教徒,所以仁者見仁了。3 為什麼不怕呢,普及一下 佛教徒按照佛學思想講究六道輪迴...

如何看待佛教徒化齋?

風清雲淡 化齋 一般指僧人行乞佛教要求信徒信奉 佛 法 僧 三寶。僧作為 三寶 之一,是要受到禮敬的。你如果信佛,有僧人來化齋時,應該以禮相待。你給他飯食或錢糧,不是在施捨,而是在盡一種義務。僧人一般在行乞時也要維持自己的尊嚴,而普通的乞丐在行乞時可能會大大降低自己的尊嚴。當然,這些區別都不是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