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博物館講解員在講解時觀眾會不聽講解或者玩手機該如何機智應對?

時間 2021-05-31 05:15:33

1樓:卓音智慧型JOINZN

其實在團隊參觀過程中,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博物館參觀作為人民喜愛的休閒娛樂活動之一,既能放鬆心情又能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因為個人感受和喜好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感興趣的展物也會有所不同。

作為講解員,也不用太過壓力,磨鍊好自己的講解技巧與豐富敘事內容,自會有感興趣的遊客聽得津津有味。在玩手機的觀眾,也許只是在做筆記呢。

不過也有另一種情況,和觀眾興趣點無關,也和講解員能力無關,由於講解裝置仍待提高,在嘈雜的環境裡或播音不清,或音高不穩,造成了聽覺體驗不佳,觀眾沒心聽講。這種情況的話,就需要展館公升級引進符合場景的語音導覽裝置,才能將講解的魅力發揮出來。

更多導覽資訊,請戳卓音官網http://www.

joinzn.com

2樓:

講解並不是課堂班主任盯著上課。

如果對展品感興趣,並且講解能夠吸引人,觀眾會自動圍上來。

記得在長沙簡牘博物館,本來參觀的時候是帶著一定的了解去的,結果那天運氣真的很好,有一位年長且資深的講解員在給新的講解員示範講解,從最初的只有一對老夫婦站著細聽,到後面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包括我),直到參觀完畢,還有觀眾意猶未盡地圍著她提問,我想除了專業知識,還有重要的一點,是把很深的知識用聽得懂的語言進行講解,雖然嗓子啞了,還是在作答。

如果確實沒興趣的觀眾,那還真是強求不得。

3樓:風海天空草原

這不是和老師差不多嗎?想讓受眾聽你講話,有兩點,一是內容讓人感興趣,二是個人人格魅力太大了即使內容不感興趣,人家也會聽你講

4樓:擇船遠航

這個我想說說,有時觀眾使用手機真的不是在玩,而是在把講解員說的展板上沒有的東西記在手機筆記裡。之所以不用錄音是因為回家後把錄音內容轉換成文字是個蠻心累的過程。我上次去博物館錄的音到現在也沒整理。

5樓:螺旋真理

這個問題得分兩面來看。

一方面,博物館講解員的受眾不是觀眾全體,不必強求所有觀眾都聽講解。部分觀眾傾向於按照自己的既有知識來體驗博物館,這部分觀眾不會去追求講解服務,甚至會躲著講解員走。

一方面,講解員有義務提公升自身講解服務的吸引力。按相聲說法,使一點合乎職業道德倫理又能「圓粘」的技巧是值得提倡的。

6樓:Hello 睡神

個人以為,聽與不聽是遊客選擇的權利,浪費時間又放棄知識是這部分觀眾自己的損失。

甚至,如果所有觀眾都興趣索然,不妨簡單介紹,雙方都會方便些。

希望題主可以拿出主要精力錘煉自己介紹的質量,使知識的講述更加流暢風趣,讓尊重你的那部分觀眾們獲得更好的體驗。

作為講解員如何推銷博物館紀念品

蒙面之城 首先,你自己得足夠的優秀。這種優秀體現在你的專業水平,你的對博物館知識的知悉程度,你的表達能力,你的形體語言,總之,概括起來一句話,你得讓你的遊客認可你。這種認可,是基於你內在和外在的足夠優秀。為毛賈伯斯能賣瘋一系列的蘋果,其實人們對賈伯斯的認可帶來的營銷作用可能遠遠大過產品本身的優秀。這...

作為一名博物館講解員,如果在講解過程中遊客提出了你無法解答的問題,應該如何應對?

香江 作為講解員雖然我沒有做過但畢竟我也上台講過課是的不知道的東西不能亂講但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自己也不懂明顯不妥 你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一會可以私下溝通交流一下現在不耽誤大家的時間 這樣既不影響你的工作也可以化解尷尬保證講解現場的次序其實你要是要多參加一些職業培訓 瞐瞐 我曾經被一位遊客問,這個建築有...

對於一位歷史博物館志願講解員,講解內容應該更注重於歷史還是文物?

本科文博,在博物館做過兩年多的志願者解說員。我個人的感覺是作為乙個志願者你自己當然要不斷的拓展自己的知識儲備,但是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參觀者的反應 我一般都一次只帶乙個到三個人 為參觀者提供他們感興趣的講解,在過程中和參觀者保持互動,也聽聽他們的想法。以我的經驗這些參觀者中也會有一些相關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