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萬物終將衰老的力量是什麼?

時間 2021-05-30 10:37:03

1樓:

生命是一種動態平衡體系,一切化學反應終究是物理過程,你說到底是由你吃下去的物質組成的。而你吃的物質並不是為了讓你吃而存在的。所以整個體系,必然存在損耗,而克服損耗把一切物質同化成你的過程,就是乙個動態平衡的過程。

你吃下去的原子,和你體內原來的原子,並無區別。每2周你體內所有物質都會更新一遍。唯一讓你還是你的就是這個動態平衡的演算法。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基因控制著這個過程。

量化這個過程的方法就是自組織臨界。既然是自組織臨界體系,那麼唯一的問題是雪崩到底是何時發生。很簡答,活得越久,距離死亡越近。

導致雪崩的因素越多,理死亡越近。所以這個角度來看,衰老本身就是死亡。衰老是不可抗的,因為生命機器本身的存在方式,更新方式導致了衰老。

越是複雜的生命體系,其衰老因素越多,越不可能到達永生。

2樓:周啟楠

是墒增!

任何事物都會自發的從有序狀態向無序狀態轉換。系統的執行總是會出現差錯,當然可以有某種附加的糾錯機制對系統進行不斷的修正,但是這種附加糾錯機制本身也逃避差錯,頂多只能延緩系統整體的衰敗而永遠無法避免。

3樓:庄建西

中國哲學的宇宙觀是「宇宙起源於混沌」。系統科學思想認為系統起源於混沌,是支援中國哲學的宇宙觀的。混沌狀態的物質世界就是一團自由運動的能量叫「元氣」。

徹底的自由運動決定了它是多維時空物質世界。自由運動的結果是大聚集,就像自由市場經濟財富大聚集一樣。大聚集引發大膨脹,膨脹運動勢力帶動著自由運動的能量膨脹且旋轉起來,才出現顆粒和波粒二象性運動。

才支撐起來乙個四維時空物質世界。顯物質顆粒是旋轉運動的產物,沒有旋轉運動就沒有顆粒。自由運動的能量操控粒子形成乙個微系統就是量子,操控分子形成乙個系統就是生命。

自由運動的能量在人體執行的軌跡就是經絡系統。現代科學技術測定不到自由運動的能量,所以只能看到微觀世界的不確定現象和量子糾纏現象。

回到主題,顯物質的穩定性是膨脹運動勢力和自由運動勢力的相互抗衡的穩定性所決定的。這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所以乙個物體從產生到消亡整個過程一直處在兩種勢力的抗衡之中。

4樓:默照白

這個力量就來自萬物的出現,依什麼條件出現和維持,當維持不住的時候自然就衰老了。你可以用其他力量去維護,但是就不可能再是原先的那乙個了。比如一座房子,你可以不斷翻修,多少年後,早已不再是當初的那幢房子了,就算外觀相似,名稱不變;況且能夠永恆維護它的力量,自身的存在都是乙個問題。

外力和自因都會導致衰老和毀壞。

5樓:珞迦悲華

現象的變化的原因在於心識的記憶種子。

有很多八識的記憶種子就是那樣的,那麼顯現的現象就是那樣變化的。

類似於電影膠片或硬碟資料和放出在螢幕上的電影影象。

6樓:PhysicsDYJ

「衰老」是描述生物體的,更為普遍的描述是「變化」。

非生命體會衰老嗎?不會,它們只是從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而已。

拋開感性的方面,生物體的衰老也是從乙個狀態變為另乙個狀態罷了。

至於世界為什麼會變化,唯物辯證法說這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處於永恆的運動之中。

熵增原理在孤立系條件下成立,但宇宙是孤立系嗎?宇宙有限大還是無限大,宇宙有界還是無界?當宇宙進一步演化會不會出現熵減過程的條件?我們現在發現的物理學規律在久遠的未來還會成立嗎?

在熵減過程中,乙個生命體從出現到消失算不算「衰老」,這也是從誕生走向死亡的過程。

唯物辯證法說「世界是物質統一體的無限發展的過程」。

7樓:梵夫

以佛教的說法,生老病死是一種現象。

這種現象類似於:廣場上立了根柱子,正中午的太陽照下來,柱子是沒有影子的;隨著太陽偏轉,光線移動,柱子的影子就慢慢產生了,這就是生;影子越來越長,這就是長;但也越來越淡,這就是老和病;最後太陽落山,影子消失,這就是死。

然後第二天又開始迴圈,這就是輪迴。

一切都是「影子」,源於同一道「光」,只有「柱子」的不同而展現不同的樣子。

所以萬物衰老是不可控制的,因為影子無自性,只要光動它就動。

重點是找到那道光是什麼。

8樓:釋尊子

佛說是無常力。佛說無常力,超過一切力。《阿含經》世尊告曰:「亦有此力出諸力之上,所謂無常力是。今日如來,夜半在雙樹間為無常力所牽,當取滅度。」

9樓:hu-ou

有生必有滅,生命現象的「死亡」不可避免。

不在於生生死死不可避免,而在於可能並沒搞懂「生」或「死」是什麼。

hu-ou:生命的深度秘密

10樓:RNAVision

熵增是什麼,是更無序。

從無序變成有序需要力量干預,但反過來不需要。

發個比方,幼兒園小朋友排隊,老師要費很大勁才能讓小朋友們站成一排,這就是熵減。但只要老師一走,小朋友們很快會亂成一鍋粥,這就是熵增。

熵增是自發的。

11樓:趙泠

不存在這麼一種力量哦。地球上早已存在不會衰老的生物[1],這所謂自然規律有點菜。

「熵增」是不能在不斷有外部能量注入的情況下壓倒生物的。而宇宙在膨脹且是個自引力系統,是具有負熱容的不穩定系統,沒有平衡態,永遠不會熱寂。

在那之上,時間夠長,一切都能無中生有,反而會將衰老和死亡都變成暫時的東西。

M理論下的宇宙從虛無中自發湧現,可以發生任意次。

在宇宙幾乎沒有尺度的狀態下,時間以空間的形式存在,存在於空間中漲落,發生暴漲、產生巨大的尺度。

在幾乎沒有差異的混沌之中出現了自發對稱破缺、質量的聚集、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平衡。

暗能量從幾乎沒有的狀態開始越來越多。

光從寸步難行變得可以穿過太空。

越來越重的元素被合成。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未曾存在的事物自發地建立起來,包括生命。

生物圈從簡單到複雜,文明從無到有、發展壯大。

在遙遠的未來,從接近量子真空的狀態還會再次湧現出存在,並在無限制的窮舉中實現龐加萊回歸的效果。

文藝表達:在詭秘的萬古中,死亡本身亦會消逝。

12樓:文林茶園

萬物一直在衰老也一直再新生,萬物一直在變也一直永恆。科學研究的是變,哲學領悟的是恆。力是變化的原因,它本身卻沒有原因。力和自然規律的背後是理念,與心相連。

13樓:太史邑

熵。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用符號S表示,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

在孤立的系統內,分子的熱運動總是會從原來集中、有序的的排列狀態逐漸趨向分散、混亂的無序狀態,系統從有序向無序的自發過程中,熵總是增加。

熵的遞增是不可逆轉的。

萬物的盡頭是什麼,是思維的深處嘛 還是萬物的開始

小哈A8 一切來自本源,萬物本有之本源,不同宗教用不同表示道佛等等但是都是假名,方便表達出來而已。宗教是為了告訴世界真相,當成交易求拜就不太好 本源不可思維,不可說。不是意識思維,但是要用意識思維去感悟,只是認知不下定義,說這個本源是什麼什麼樣的,這些都是後天人為的假想,不是本來面目。就像 蘋果 本...

萬物皆位元是什麼意思。?

袁宇在思考 20世紀的物理學家約翰 阿奇博爾德 惠勒 2008年去世 曾提過一句著名的話 It from Bit 萬物源自位元 他認為,任何事物,包括任何粒子 任何力場,甚至時空連續統本身都源於資訊。在微觀粒子層面,每個粒子的運動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律,運動軌跡有一定的概率性,而概率就意味著資訊熵的存在...

萬物互聯中的附屬價值是什麼

5G Sir 第一,是資訊 這個資訊既包括那種獲得了就直接可以提取價值的資訊,比如說城市交通網上的攝像頭越多,能提供給車主的擁堵資訊就越準確,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還包括那些暫時看不出價值,但是資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提取出價值的大資料資訊,比如說積累一年的城市交通擁堵資訊,從中就能挖掘出該城市那些地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