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致良知靠「存天理,去人欲」,但怎麼才能「去人欲」呢?

時間 2021-05-30 10:02:50

1樓:張三丰

我也來談談我的理解吧,人腦如同電腦,電腦要定期防毒,清除木馬,以及不必要的廣告外掛程式,適時清空記憶體,這樣才能電腦才能維持乙個良好的執行轉態。人腦也是如此,存天理,去人欲,保留心性中合理的成分,去除不合理的慾望邪念,才不至於做出失控錯誤的事情。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存天理,去人欲呢?

致良知。

2樓:小渡

清澈自己的內在,與自然相融合的時候,就自然知道人欲並非是好的東西,並非是難以割捨的東西。去人欲就是頭腦達到真正的自由的階段。

當然說是這樣說,要有深厚的研究和實踐的鋪墊來證明。不專業的人,也許方向就沒有像我們這麼直達核心了。

3樓:赫景鴻

猴子在沙漠裡就會有很多慾望坐立不安。把它放回叢林他就可以無憂無慮。因為猴子屬於叢林。

所有的生命都有它最合適的生活,打破了環境,人就會恐懼,焦慮,渴求,貪婪。

4樓:弘毅

「「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曰:「澄於中字之義尚未明。」 曰:

「此須自心體認出來,非言語所能喻。中只是天理。」曰:

「何者為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識天理

」曰:「天理何以謂之中?」 曰:

無所偏倚。」 曰:「無所偏倚是何等氣象?

」 曰:「如明鏡然,全體瑩徹,略無纖塵染著。」 」

如何理解「天理」?如何理解「良知即所謂天理」?如何理解「中」、「不偏不倚」、「明鏡」?

陽明先生已言明,致良知不是靠「存天理,去人欲」,從詞義上不通。「致知在格物」,而格物即是使事事物物上皆得其理,得其理即為中,中即不偏不倚,如明鏡瑩徹無纖塵染著。

致良知是指遵循良知的判斷做為善去惡的格物工夫,意之所動即生成有善有惡之事,事上練也即是要在意之所動時使意誠。這裡要區別「空想」和「事上練」,「空想」是指未遇此事而去假設各種可能性,如假設遇到外星人,該如何應對之類;「事上練」是指有其事而從多個維度去分析,使此事能以最合適的方式向前發展,如預計拜訪某人,該如何應對之類。

怎麼能去人欲呢?致良知即可。致良知具體是如何呢?

這裡我還是引用《傳習錄》的原話:「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而凡「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動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這是其中一種解釋,可以以此類推。

5樓:知周

心學、理學的理論前提承諾在於「萬物一體」,這是他們大同的方向;至於周張、程朱陸王等門戶之見則由於其不同解釋的「變化氣質」的自然結果。

「萬物一體」以理氣的範疇開始立論,理氣同一,但邏輯上是理在先而氣在後,這是對的。然而他們著重的把人能動的這一方面放諸四海而皆準,自然就走偏了。

於是乎在人何以獲得知識實現「萬物一體」的承諾就出現了兩種看似相對立的方法。一者認為天理是人心,必須先格物致知,再存心具理;一者卻認為人心即天理,必須先存心立知,再格物合理。前者作為理學主要為學修養的認識與方法,在伊川和明道的筆錄裡就說,以內敬應事,但須先致知,明白敬什麼,如何敬,再「集義之所生」。

這是一條主張漸悟的路,對於氣象闊大的英才總是繁瑣支離的。他們便選擇了後者作為心學的頓悟之道。先識其心體,再事上磨練,掃除塵染,最終達到致良知。

這是陽明所說,似乎他確實做到了這個境界。有趣的是這道學分化的心理兩派與前代禪宗分化的頓漸兩派十分相似,當然道學本身就是援引佛老而成的。

在此總結一下,「存天理、滅人欲」的方法,不外「格物」、「存心」而已。操作:通過對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歸納演繹,獲得相對的認識,並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在兩個過程不斷地迴圈中上公升到孔子推崇的理想人格「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從這裡應該可以說大道至簡又至密。可惜,由於人們資質與覺悟的差異所必然造成的不同,他們的主張多只是注重了問題的一方面,而不是問題的另一方面。

問題的一方面從邏輯上,認識到實踐到再認識、再實踐是正確的;問題的一方面從實際上,實踐到認識到再實踐、再認識也是正確的。總的來說,沒有無認識的實踐,也沒有不實踐的認識。因此割裂任何一方面都會導致錯誤,知行相互滲透,所以說「知行合一」。

(倫理的知與道理的知並不是一回事。)這裡實際可以理解「一陰一陽之謂道」了,是一而二,二而一;一中多,多中一。

陽明以為他的把柄「一」是致良知,不知可否?但是他說得真對,後來的人怎麼會空談心性呢?「道可道,非常道。

」海德格爾認為語言存在著消極與積極的界限,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們或許以為「一」是「一」,不然孔子為什麼說「一以貫之」呢?真是形象而又不形象的譬喻。

「一」其實是「壹」,形容詞「壹」的引申,在荀子「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的解釋裡,「壹」作為「是其所是」的意思。同時,理解「實事求是」的含義,我們便知這個「一」不是事物之外的,而事物之間固有的發展著的聯絡。如此,才叫「一以貫之。

」如此,得意忘言,得言忘象,反之又反,大道自得。如此,呂祖便說「有人問我修行法,遙指天邊月一輪。」

因此對於「存天理、滅人欲」的倡議完全可以用「我們認識自己」來代替,在追溯一切為我存在的過去中獲得事物和自身矛盾統一的規律性發展趨勢,從而服務當下,展望未來。

但在具體「滅人欲」的方法上,在下不能夠予以說明。而能說的僅僅是如何修養自我忘掉「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無時無刻不在,只是自家不覺罷。自覺了,卻又不能合一,強言強行都不以為合一,最後「不覺」是否「合一,」實際上都是合一。在這個自覺的過程中,在下主張「忘、誠」二字。

忘者,無心也。心者,本性好動,何以無心?以心映心,則心止於流水。

誠者,祭如在,則無在無不在。祭者,須以自家心及心思為犧牲,自然能夠順天應命,獲得真知。兩者並行於格物與存心,因時機而有所側重,即「一以貫之」。

再舉乙個不恰當的例子,女神與舔狗。女神作為自我理想人格的異化,舔狗則是自我現實人格的偏私。這對矛盾中,無舔狗不女神,無女神沒有舔狗。

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分析你是不是乙個舔狗或是女神。如果你覺得不是舔狗,那麼做一些舔狗的事,捫心自問,你開心嗎?承認過自己是舔狗並不可怕,因為對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著否定的理解。

只有進入這個門,進行對女神的追求,從而以女神的發展為我舔狗的資糧,實現舔狗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舔狗的本質會不斷暴露,女神也是,明悟兩者根本的差異,通過不斷地反省實踐自然就會實現對女神與舔狗的人格超越,創造出真正的自我。

如果這些你都不感興趣,那麼做乙個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好少年吧:慎獨自律,省察克治,學思並重,知行合一,積善成德。最後強調一句,「用九,群龍無首,吉。」

6樓:

王陽明說的人欲和佛家說的貪嗔痴貢高我慢有點類似,去掉的不是所有的「人的慾望」,而是人類不好的習氣。王陽明本身不怎麼支援佛道,說他們太消極太出世了,「聖人」就是要在人世間讓世界變得更好。

7樓:幽徹丶

這其實是老子的思想了

指做事要符合規律。而不是慾望。

比如困了就睡不熬夜就是去人欲

至於如何克制過分的慾望

你可以閉目養神想象一下宇宙萬物是如何在執行的這時候你只是一粒塵埃

8樓:bmw1683

《傳習錄》整本書都沒說清楚的事,你也別指望會有乙個答案把這個問題說明白。

這個口號是理學提出來的,被王陽明直接引用了。心學理論在王陽明謫居龍場直至離世的二十年間始終處於發展變化中,晚年的王陽明更偏重於「良知」學說,這是心學的主體思想。

回到如何「存天理,去人欲」這個問題,這是屬於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於登天的一類事情,不知道提出這個口號的理學大佬們的實操如何。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天理人欲實在糾纏不清。

「人欲」大致相當於「主觀能動性」,你要去除它,就會「生無可戀」。況且「存天理,去人欲」這種念頭本身也屬於「人欲」,就像一條蛇自己咬自己的尾巴,最後會消失嗎?

9樓:施財天

如何做到,就是格物。《大學》裡說明明德,對應八目裡格物,至知,誠意,正心,層次脈絡清晰。心學的核心是格物,重點要說明一下,這裡的格物不是了解萬事萬物,如果這樣理解就偏了。

格是格除的意思,物是遮蔽你內心的物慾。格除心中障蔽不明之物,就是格物。朱熹也說過,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義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

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未嘗息者。《心經》裡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觀自在,觀理事無礙之境,而了達自在,觀一切眾生之機,而化渡自在,這是觀自在的含義,智悲雙運,自覺覺他。菩薩是梵語音譯,全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是指有情的眾生,即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眾生。

對照《大學》裡的明明德來說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止於至善就是覺行圓滿。「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般若」是智慧型,深般若就是大智慧型,在佛教裡講的大乘,菩薩和佛所入。

「波羅密」是彼岸的意思,此岸是生死,彼岸就是沒有生死。「多」是到的意思「時」是上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就是,般若大智慧型是能讓你到達人生的彼岸的智慧型。

「照見五蘊皆空」五蘊也叫五陰,即色、受、想、行、識,就是遮蔽你內心的物慾雜念。結合上一句的意思,就是當你開發了般若的智慧型,就能格除你內心的一切雜念和煩惱,這不就是王陽明講的格物嗎,道理是相通的。

10樓:徐曉軼

儒學是承認人的合理慾望,將過分的慾望用仁義加以約束、加以昇華。

這種約束與昇華,一靠情、二靠理性,因此不捨之情,所以我們才會體讓、才會感同身受、才會忠恕而已。

有了情這個動力,然後就是學習反省,通過不斷的增加自己的見識、閱歷、經驗,讓自己認識到各種情況下、各種人都是如何想的、其立場、訴求,最終認識到各種情況下的義之所在。

知道了在各種複雜情況下,何為宜也的義,那就知道了此時此景下什麼樣的慾望是合理的、什麼樣的慾望是過分的,那麼,如何去之,就是乙個克己的問題了。

所以,這一過程包括三個方面:

1、情為動力,我們才有體讓、體諒,也就是說,仁從來不是趨利避害的、基於利害計算的冷冰冰的理性,而是溫暖你我的與人為善,這是仁的出發點,也是仁的立足點

2、見識閱歷經驗為基礎的理性態度,仁者人也,所以乙個有人味的人,一定是講情感的,但情有私,儒學還應將這種私情昇華為仁,而這種昇華就是通過理性,通過不懈的學習反省,增長自己的見識閱歷經驗來明了各種複雜情況下的義

3、本仁據義,有了仁義,剩下的就是克己,這都是儒者的基本功夫,實在沒什麼好說的了

情為動力,理性約之,立己命、知天命,擇善固執,平常事耳。

王陽明的致良知,該如何理解?

小蝸牛 小生不才,勉強答一下吧。致良知中的 致 字是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並且要如實做到,致 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知道並做到才是 致 良知是本體之 良知 歸根到底它是一種 知 知是意之本體。就是當你遇到某些情況時或者事情時,內心難免要起意念,意之所涉該如何去做呢?就要按照良知所知去做 包括在意念為善...

王陽明致良知有時是錯的?

隨想 知行合一不是說知行要合一,知行本就是一體的,知決定行,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不存在要達到知行合一一說。當然你可以說你這知僅指良知,你這行是依良知而行,或者說你這知指特定方面的知,你這行也是依特定知而行,但是乙個人的知的成分不可能只有良知或者特定的知,僅強調特定的知 包括良知 達到特定的行是...

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的良知和我們平常所說的良知是同乙個良知嗎?

心火 很肯定的說,不是。我們平常說的良知,重點在 良 上,可以簡單對等於良心。王陽明說的良知,重點在 知 上,知 指的是認知,良 在這裡是 知 的定語,大意是 發自內心的 合起來大意是 發自內心的認知 由於沒有貼切的乙個字能表述出這個定語的意思,所以王陽明借用了 良 這個字。良在這裡和它的本意基本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