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時間 2021-05-30 01:24:00

1樓:醉酒青龍

1.老子說的大多數針對於:當時的君侯----統治階級

2.這一章個人理解:人不能不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

前一句是說:要自重自愛,才能珍惜、愛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管理好國家,這是「重身」派的觀點由來;後一句說:過於看重自身,就陷於寵辱、毀譽、得失,所以把「自身」看淡或者更牛的看作「無此身」,寄身於天下,也就沒有大患了,這樣就可以管理國家了。

這是「忘身」派的觀點由來。兩句話加起來就是老子的意思:為無為。

3.再往「玄」裡一點扯:老子看問題最常用的手段:辯證法,道是一,不是二。

2樓:玄易道人

「寵辱若驚」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

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

此一章節歷來多遭曲解,有代表性的意見基本為兩派。

一派說此章是主張「忘身」的,認為「貴大患若身」句應將原字序倒過來理解為:重視身體好象審視大患一樣。釋「身」為一切煩惱大患的根源,所以要「忘身」。

此多半是受了佛學的影響以附會老子。

另一派說此章是主張「貴身」的,認為「貴大患若身」句按原字序理解為看重禍患(或)疾病好象看重自身。這又多半是體現了道家對於養生的重視。

這兩派的共同點在於,即便是其中那些持《老子》為「君人南面之術」的觀點的人,也都不知不覺的遠離了「侯王」這一論述物件,轉到了泛化的修身,即:都將對於此章主題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身」上。但是,如果我們認真的研究一下本章的內容,尤其是結論部分的內容,應該不難發現老子在這裡實際上論述的是「身」和「天下」的關係的問題。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對於「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注家們多有分歧,但多是斷章取義,沒有從全文的角度來理解。也許老子本人也感覺到了這兩句話從文字的角度可能會引起歧義,所以他緊接著在下文中對這兩句話所要表達的思想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所以,我認為這兩句話並不是十分的有翻譯的必要,完全可以引而不譯。

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此處明顯是對於寵辱若驚的解釋,即解釋何謂寵辱若驚。

絕大多數注家在此將「寵」、「辱」兩字作為並列關係同等對待,或者認為是臣子面對侯王的寵幸或羞辱,或者更加泛化的理解為個人面對寵幸或羞辱。將此章的內容解釋為了這些弱勢群體的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我認為如此理解,從文理上遠離了「君人南面之術」的主旨,從文字角度則忽略了帛書本與世傳本的區別,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在帛書本中,完全不象世傳本的「寵為上,辱為下。」這種明顯的「寵」、「辱」相對的關係,而只有「寵之為下」。這個區別在我看來是巨大的,卻是被注家們忽略的。

根據帛書本,「寵」顯然是這句話的唯一的主語,所以我認為這裡的「寵」不是寵幸、得寵義,而是它的本義,也就是「尊居」、「貴寵」、「榮耀」之義。即如 《說文》:寵:

尊居也。貴寵;榮耀:《書·周官》:

「居寵思危,罔不惟畏,弗畏人畏。」 孔傳:「言雖居貴寵,當思危懼。

」《國語·楚語上》:「赫赫楚國 ,而居臨之,撫徵南海,訓及諸夏,其寵大矣。」 韋昭注:

「寵,榮也。」

也就是說,這裡的「寵」是指侯王處於尊位,本句是說侯王如何對待他處於尊位。以各詞的原意,同時結合本書乃帝王之書,話語物件是侯王以及老子在書中所表達的一貫的處下立場即可知:「寵之為下」當是對待尊崇,或者說當侯王自己處於尊位時,要以卑下、處下的心態來認識自我。

「寵之為下」顯然是對於「辱」的解釋,所以,本文中的「辱」當取其「辱沒」義。

對於「驚」字,所有注家都認為是「驚」,但我認為應當取其「警」義。「驚」通「 警 」,警戒義,如:《詩·小雅·車攻》:

「徒御不驚,大庖不盈。」 孔穎達疏:「言以相警戒也。

」;《墨子·雜守》:「即有驚,舉孔表。」 孫詒讓間詁:

「驚、警同。」。

對於侯王來說,處於尊位,沒什麼可吃驚的,吃驚也沒什麼用。他要做的反而是時刻的要有所「警」,要有所警惕,警惕自己在思想上和行為上的錯誤,在本章中則是要警惕將自身和天下的關係搞混。而且從上文所引的《書》的關於「寵」的例子中,我們亦可以看到,對待「寵」要做到「居寵思危,罔不惟畏,弗畏人畏。

」也就是做到「驚」,是先秦對於侯王的普遍要求。

此句可通譯為:

何謂寵辱若驚?對待尊崇,要以謙卑、處下的姿態,得到尊崇時要有所警惕,(警惕自己在思想上和行為上的錯誤);失去尊崇時要有所警惕(警惕自己在思想上和行為上的錯誤)。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

又是所有注家都將「貴」視作動詞,而我認為,這裡的「貴」是與上句的「寵」相對應同時也是相一致的,當作名詞解。這兩句實際上是在不同的層次上講同乙個問題,就是侯王如何對待自己的「寵」、「貴」的身份和地位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對待自我的問題。

上句講的是要有警醒的意識,此句則將這種警醒的意思具體落實到「身」上。

這裡的「身」,歷來都被解為身體。於是對於此句,就如我在前文曾提到的,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解,忘身派和貴身派。

我認為以前注釋的錯誤都在於孤立的看待「身」,望文生義的就將「身」認為是身體,脫離了全文的語境和論說的主旨。

此章最後一段非常明確的表明這裡說的是「身」和「天下」的關係問題。把「身」和「天下」的關係放在「君人南面之術」的背景下來考量的話,顯然是在提醒侯王如何對待「天下」和「自身」。

如果我們正確領會了全文的思想的話,絕不會把它當成身體,而是指「自身」,但絕非物質上的自身,而是思想認識層面的「自我」。

在先秦,也有這種用法的例證,如:《楚辭·九章·惜誦》:「吾誼先君而後身兮,羌眾人之所仇。

」 洪興祖補注:「人臣之義,當先君而後己。」;《穀梁傳·昭公十九年》:

「就師學問無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在這裡「身」都是訓為「自身」、「自己」。

另外,從《老子》全文其他關於「身」的相關句子中,我們不難發現,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老子使用「身」都是指侯王自身,而且偏重於主觀層面講侯王的自我意識和私慾,而非指身體。如:「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無私輿?故能成其私。」等。

因此我認為這句話是說侯王處於尊貴的地位,他的大患不是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於他的「自身」,來自於他的「自我」,換句話說是來自於他自己的私慾,如果他能夠做到拋卻私慾,完全的「以百姓心為心」,將「自我」完全的融入到「為天下」之中,則「有何患」?

因此,此處的「若」當取其「乃」、「就」義。如:《書·秦誓》:

「日月逾邁,若弗雲來。」《國語·周語上》:「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 韋昭注:「若,猶乃也。」

此句可通譯為:

什麼叫「貴大患若身」(處於尊貴的地位,大患乃是自身)?我(作為侯王)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自身」(也即是「自我」的意識或曰自己的私慾)。當我沒有「自身」 (也即是「自我」的意識或曰自己的私慾)時,我還會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

開啟這一章模糊面紗的關鍵在於這裡的結論部分,而正是該部分文字的變動,使得人們對這一章的理解產生了諸多歧義。

世傳本最後為:「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托於天下。」

世傳本與帛書比只是從文學和美學的角度看工整了一些。而關鍵字的錯失則對理解造成了巨大影響。

帛書最後為「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

帛書中明確提示的是「為身」與「為天下」的關係問題。這個關係就是不見於世傳本中的「於」,是將「為身」置於「為天下」的背景之中的關係。

從這一句,我們可以知道,老子在繼上一章講到聖人「為腹不為目」, 提出了不求聲色貨利,抵制縱情縱慾的貪求,即日常的修身,或者說為身的行為要求後,在本章進一步在思想意識領域將聖人的「為身」上公升到以「於為天下」為目的的層次。老子在確定了其本章的理論平台的高度的同時,在身與心,也就是行為與思想兩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在身的方面要求「貴為身於為天下」,在心的方面要求「愛以身為天下」。

如此,老子把道家的自我修煉、自我完善與治理天下結合到了一處。也便是後世所說的「內聖外王」。

在「愛」句中,我認為「為」字不是如其前句中那樣作「作為」的「為」解而與「天下」構成動賓結構的「為天下」,而是,作為「為了」解。所以,該句是對於前句的論述的進一步強化。前句提出了將「為身」置於「為天下」的大背景之中的要求,此句則將「身」置於「為」,為了天下的目的之中。

唯有如此,在老子看來,才可將天下寄託於此身,即:才具有作為君王的資格。

此兩句中的「貴」與「愛」,我認為都是作動詞解。

此句可通譯為:

故而,重視將「為身」(即:自我修煉、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融入到「為天下」(即:治理天下)過程中的人,可以把天下重任委託給他。

在治理天下過程中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其全部熱情的人,可以將天下的重任依存於他。

章節通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對待尊崇,要以謙卑、處下的姿態,得到尊崇時要有所警惕,(警惕自己在思想上和行為上的錯誤);失去尊崇時要有所警惕(警惕自己在思想上和行為上的錯誤)。

什麼叫「貴大患若身」(處於尊貴的地位,大患乃是自身)?我(作為侯王)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自我」的意識(有自己的私慾)。當我沒有自我的私慾時,我還會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故而,重視將「為身」(即:自我修煉、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融入到「為天下」(即:治理天下)過程中的人,可以把天下重任委託給他。

在治理天下過程中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其全部熱情的人,可以將天下的重任依存於他。

3樓:青雲志和Nico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語出《道德經》第十三章。

這句話本身是我自己在道德經中比較喜歡的一句話,宣揚著大愛、天下的觀點,聽起來氣勢巨集大、讓人深思.上德有德,是以不失德,無為而無所不為.老子的所有的無為都是為了最弘大的有為.

就如兵家發揚了道家的思想,所衍生出的「為於陰,而成於陽」。從來就不是消極的無為。

有關此句,我看過一些譯文,多數都是將「身」理解為「己」,將「天下」理解為「國」,又據上述,將全句理解為「唯有愛己者,方能治國。」如此理解,我不大能夠苟同。

原因如下:

1、老子之《道德經》以「道」為核,是立於整體觀「人」、觀「世」的,這裡卻令有限之「我」作為「治天下」的前提,與老子思想相悖;

2、從上下文來看,「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此兩句的釋文(您自己參看一下,不再贅述)對理解下文非常重要——個人以為,之所以「驚」、「患」,原因皆在於「有身」、即立於有限之「我」(不能將「己」與「道」相統一)。而要做到「無驚」、「無患」,則應「無身」,即立於與「道」統一的「無我」。綜上所述,此句大致可以這樣理解:

立身於「天下」(道與人的統一),你才可以安然居於「天下」(世界);立身於「天下」,你才可以肩負起「天下」交予的使命,這才是真正的「貴」和「愛」……(此處的「貴」和「愛」與上文中的「驚」與「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何理解老子的「聖人不敢為天下先」?

個人認為,這是尊重這一品質的終極體現。很多人說是一中後發制人的計謀,我覺得,如果是不為天下先,那麼是有可能的。但是關鍵是不敢二字,體現出的是一種尊重的情感在裡面。正如我們生活中的謙讓,也是出於尊重,而不敢為人先。這有什麼好處?1.尊重相當於提示了個體的重要性,明確你我他的界限,這樣就不會存在人我在概...

你是如何理解老子道的核心精神?

修道人生 老子的核心精神是很難一下子悟出來的。就像是讀紅樓夢一樣,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閱歷都有各自的感悟。我建議你先把道德經原文背下來,然後每天去思考一下,也許生活中某個靈感出現就悟到了,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其次是可以參考一下別人的分析,有的分析還是很不錯的。還有就是道德經,孫子兵法,易經...

如何正確理解老子思想中的的「無為」?

救世主 孔子講無為的物件與老子講無為的物件都是指統治者,不是一般人民。持否定態度的人正是因為不理解這一點。有興趣深究,可參考 救世主 道德經論正系列文章 孔子的無為而治 三色金 其實老百姓的自我修復能力是非常強的,當權者只要維持好社會基本秩序,別去打擾,無論經歷了什麼,老百姓們都能很快地自發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