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印度從信仰婆羅門教到信仰佛教,最後到信仰脫胎於婆羅門的印度教?這是否是某種層面的倒退?

時間 2021-05-29 23:46:00

1樓:eliparvic

一跟傳統社會制度有關;二跟教團制度有關;三和教理有關。

一,社會

首先印度教與印度社會是高度嵌合的。印度教給出了多層次的對印度人入世和出世的指導。它的神化是印度諸民族的生活寫照。

它提出了比較完整的創世神化。它的神學體系(業力輪迴說)也是為社會制度(種姓制)服務的。

相對而言,佛教是出世的。他指出了明確的出世之道,但是對世俗生活的指導是有缺陷的。比如婚姻、戰爭。這些人生核心話題。

正因為(社會鍥合度)這個原因,印度教很難傳播到印度以外的區域。而佛教恰恰可以。並且佛教在這個過程中,吸收補足了一些理論,可以對世俗生活比較完整的指導。

二,教團

看過乙個書,講北印度同樣被穆斯林打擊,為什麼耆那教可以恢復,而佛教不行。書中的結論是教團制度問題。我才意識到有這個層面問題。但是本人這方面,積累太少,無法展開論述。

三,教理

佛教繼承了印度教的「業力輪迴說」,但是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這種繼承,再結合佛教的「無我說」,形成了乙個理論悖論。後來佛教理論家一直試圖補這個坑。

相比之下,印度教不存在這個問題。

其實說到本體論。或者是有,或者是無。不存在乙個又有又無的情況。

相比之下,佛教龍樹就是無。但是這個理論常人難以接受,所以佛教在不斷的後退。最後到如來藏思想就開始和稀泥。

比如蕭平實堅持如來藏實有,就是徹底滑向了「有」。所以一般被定性蕭為邪師。

教理上能展開的挺多。說起來太麻煩。其實我想說佛教在很多中國普通信眾的心理,其實本質上已經滑向了印度教式的有神論。

在中國如此,在印度被融合也是情有可緣吧。

先到這裡吧。這個問題能說的太多,說的時候才發現非常龐雜。

2樓:金家文

那是了解的資訊不全面,婆羅門始終存在,佛教從未在印度長期佔據統治地位,僅僅曇花一現,就算是這一現的時期,婆羅門依舊存在的好好地,在南部照樣是統治地位。

直到某個人進行改革,就變成了如今這個模樣。

如何評價電視劇集《摩訶婆羅多》?

Z HE 一直搞不明白一件事,當國王死了且沒有兄弟和兒子,不是應當從他的堂兄弟或遠房堂兄弟中找乙個人過來繼承王位麼?為什麼可以由太后的私生子的兒子來繼承王位?這個人和先王以及先王的祖先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啊。太后這麼幹要是能瞞過毗溼摩也就罷了,但明顯毗溼摩是知道的,為什麼不阻止?古代印度難道是父系母系混...

摩訶婆羅多 (印度史詩著作)講的是什麼時代的故事?距今多少年?

Alex Xu 故事有點類似封神榜,影響力類似舊約之於猶太人,這麼說吧,書名直譯是 偉大的婆羅多,而婆羅多是印度的正式梵文國名,很多印度的公司也用它的變體如bharti之類表示業務遍布全印度的雄心。 如果嫌太長,只看黑體字就行。各種猜測都有的,首先裡面新舊成分都需要另外辨別。摩訶婆羅多是一部不斷發展...

信仰 如何評價 信仰涵蓋的範圍?

liuxinto 基本上涵蓋了所有人,也就是所有人都有信仰。即便有人什麼都不信,那他還是有個 什麼都不信 這個信仰,他至少相信這個,這就是他的立宗宗旨。所以說,只有信仰內容的不同,沒有人沒有信仰。另外一點就是,無論什麼樣的信仰都會有人信,不管靠譜還是不靠譜。所以不能說,有信仰就好,那只是對特定一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