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者真的快樂嗎?

時間 2021-05-29 23:44:45

1樓:Oui

'知'和快樂沒有必然聯絡,乙個無知的人身患重病,那他無論如何都難易快樂,乙個學富五車但精神富足的人,也容易找到自己的快樂。在動物的生命裡,快樂總是短暫和稀缺的,所以都在想辦法去追求快樂,避免痛苦。無知和有知比起來肯定有知更能豐富和擴大得到快樂的機會,而無知所獲的的機會肯定少,視野更窄。

2樓:「已登出」

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就是「全知者真的不快樂嘛」。

但這個假設會存在嗎?畢竟他知道什麼是快樂,並且知道如何去找快樂,並且知道如何才能達到快樂。這樣的人真的會不快樂嗎?

由此可見快樂只是一種身體的感知,他和意識並無關係,只和所處的環境有關。

對於從未感受過的人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快樂是什麼,快樂只是乙個抽象的詞,或者壓根就不存在快樂,因為他們的身體,無法從環境中,感知到這種感覺。

知與不知,是一種意識。而快樂是一種感知。對於從未感受到快樂的人來說是不存在快不快樂這樣的抽象的概念。

無知者無法意識到環境的改變從而在未來影響自身的感知。他的狀態:此時的快不快樂和當時的環境有關,而和對未來的意識無關。

這還涉及到多巴胺的分泌,意識於感知的關係,心理和想象力在感知中的作用。太複雜我也只能說這題真不簡單!

3樓:司洪亮

人都是有知的,不論是知覺還是知識。現代人沒讀過書上過幾天學的少有,他們一般都是痛並快樂著。痛與快樂是孿生子。只知快樂不知痛者未必懂快樂,只知其一者他們都太原始了。

4樓:絢辻詞兒er

無知者是可以得到快樂的

我想加點自己的想法

無知者的界定不一樣

我們定義的快樂跟無知者的也不一樣

眼界決定了自己的慾望

慾望達到了自然會快樂

讓自己滿足就是快樂

暫且不談空虛

少知者滿足於眼前的快樂確實看起來比較簡單

也許僅僅是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去找個漂亮老婆生個大胖小子但是還有一種快樂,

「孤」 「獨」 二字

「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孩童走獸飛蟲自然熱鬧,可那都與你無關」這也叫快樂

這是孤獨的快樂

這是有知者「返璞歸真」的快樂,也很簡單

「眼界高時無礙物,心源開處有清波」

這是看遍了世間繁華的眼界高者簡單的快樂

都市人看田園生活孤獨

其實花鳥魚蟲山川河流皆為其友

這又不孤獨,也很快樂

你看,有知者的快樂往往就是這樣

樸實無華,且枯燥/狗頭

回到最開始談的

如果你懂得適時讓自己得到滿足

眼光高遠但同時注重腳踏實地

滿足自己的同時也就自然收穫了快樂

這不分有知者無知者

所以有知者無知者都有快樂

也沒必要硬生生界定這兩類群體

當然如果有人問子非魚之類的問題我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各抒己見,大家寫寫自己的回答就好

5樓:雛陽神目

無知者是真的快樂,當然這建立在『它』衣食無憂,基本溫飽不愁,沒有對比的前提下,假設『它』為衣食住行犯愁,會很不快樂。

人的快樂很簡單,滿足自己的慾望自然感到快樂,無知者因為沒有對比,所以它會很知足。但假設它發現有人比它更好,它就不會那麼快樂了。

無知者是否存在「罪」?

Saint Walker 法律要求比道德低多了,或者說是較低的道德。道德可以分成兩種,願望的道德和義務的道德,前者就算做不到也不會被人譴責,做到了會被人稱讚,比如,捨己救人 後者做不到會被人譴責,做到了也不會被人稱讚,比如別殺人。法律規定和義務的道德的重合,甚至一些要求比這還低。法律認為所有人都是這...

無知者有罪怎麼進行辯論

紙鳶 價值辯到最後無非是價值觀的渲染,沒有誰對誰錯。記住了這一點,再去找兩個立場所對應的價值觀。打辯論是為了練習思考,只提供提問者一些思路吧 1 無知僅僅是無知,不包含其他特質,如懶惰 貪婪 勤奮 誠實等 2 罪 是很嚴重的貶義詞,要嚴格定義清楚。如果將無心之過定義為罪,那就是強調客觀結果 如果將罪...

有知者嘲諷無知者與富人看不起窮人有無本質區別?

Dior Ahri 對現在大部分人來說.無知是相對的,而貧窮是普世的。換句話說貧窮更像是一種設定.而無知更像是被襯托出來的。因此一群月薪從2000到10000的人群中,大家都是貧窮的,而最無知的那個人顯得最扎眼。 楊洋 第一次回答沒看問題下面的小字,特此補充一下 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下,我們傾向於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