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現在的開放程度如何?各部分的封閉和開放是根據什麼進行考量的?

時間 2021-05-29 23:39:41

1樓:小毛球

馬年年底去了第二趟,把開放的每個宮都仔細看了一遍。感覺現在故宮管理最bug的點就是把某些宮修繕成了研究所或者捐獻者的功德陳列室。

整體看下來,就像樓上答主們所提到的,定位混亂。

個人感覺,故宮作為中國古代建築文化藝術的代表,無論從哪一角度進行展示都非常nice(詞窮找不到詞語形容了哭臉),我常常感覺,如果這樣精緻的點能多幾個一模一樣又不算複製品的處所(有些矛盾)能分開不同方式盡善盡美的展覽,那一定非常贊。但是故宮只有乙個,我覺得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需要修繕的修繕保護,切莫過多摻入現代人的氣息,把故宮原有的魅力盡最大程度的保持住展示出來,也算是對古代文化的一種保護和尊重。

(第一次答這樣嚴肅的題目好緊髒,說的不好不要怪罪)

2樓:螺旋真理

1.開放的前提是清理完畢,使其適於開放。

2.開放的主觀驅動力是開放效果大於開放風險。不過開放效果的構想沒有客觀標準,完全是院領導班子價值觀的體現。

3.開放的客觀驅動力應該是公眾呼籲。但是故宮博物院是否有一套良好的公眾問題徵集整理反饋機制不得而知,俺沒有研究過。

4.開放的客觀制約因素是文物保護,如果乙個區域被認為觀眾會帶來對文物本體的破壞,則一定不會開放。

5.開放的主觀制約因素就比較多了,譬如漱芳齋用作貴賓接待室之類,這個可能需要熟悉內情的人做個案分析。不過單霽翔任院長之後,故宮的進步還是比較明顯的。

6.雖然故宮自命為綜合博物館或者藝術博物館,其實按博物館分類來說,真應該算是遺址博物館。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故宮的功能,會發現故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承擔著國家博物館的一些職能,甚至被社會營造成中國傳統文化的logo。

如何看待台灣故宮博物院將顏真卿《祭侄文稿》送至日本展出這件事?

1996年,可是台海局勢最緊張的一年,這時候送文物去美國?其意不言自明!當然,目前送頂級文物去日本,似乎也有這麼個意思。話說回來,國民黨千里輾轉送文物的經驗倒是最豐富的。抗戰 內戰 也算是沾了現代科技的光,特別是紙質的文物,幾十年前毀了就算是沒了,現在有影印,敘利亞那個佛還好是現在毀的,至少還有彩照...

如何看待溥儀晚年進故宮博物院參觀時被告知要買門票?

dalan wang 這個事件的梗,應該是電影 末代皇帝 中最後一幕,政協文史研究員溥儀同志在街上看到胡學範同志被批鬥後,激動不已,決定回故宮找蛐蛐,平靜一下澎湃的心境。賣票的自然不認識前朝的真龍天子,該收錢收錢,引發觀眾的唏噓感慨。實際上,溥儀在回到北京後,有沒有去過故宮?這件事本身大概就是個問題...

故宮博物院上百萬件藏品,為何不能更多的形成常規展,如果故宮條件不合適,那麼是否要考慮建新的展館?

不完全是場地的問題。北京雖擠的很,但倘若確實想做什麼都是可以的。主要是考慮到文物本身。因為相對於庫房來講被展出文物所處的環境波動極大,濕度溫度控制起來都相對麻煩很多,想控制好要耗費大量資金。而且,展出的光照對文物也有影響。所以輪展是為了文物能夠休息。 這世界唯1的你 故宮的180萬件套文物聽起來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