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寶寶看博物館?

時間 2021-05-06 00:27:10

1樓:曾佳佳佳

首先,家長自己得尊重博物館。我在博物館講解時,會有家長經過,接我的話,純粹調戲一下,然後便走。博物館的知識,完全不在意,博物館不過是個納涼、上廁所的去處。

家長尊重知識,認真觀察文物、聽講解,孩子會模仿。如果家長一直在玩手機,卻強迫孩子學習…其次,讓孩子保持安靜,以及手不要觸控玻璃櫃。不要說釋放孩子的天性這種話,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嗎?

要讓孩子明白,這是博物館,學習的地方,要規範言行,像在學校,這不是遊樂園。最後,不必擔心孩子看不懂,因為肯定看不懂,也沒有必要全部看懂。培養好奇心、見識、理解力、想象力、觀察力、耐性,比背誦更重要。

隨著成長,博物館的無用知識終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

2樓:你好當代藝術

如果家長可以跟寶寶順便講講作品那就最好了,如果不會講也沒關係,你能帶孩子進人這個場合,本身就是一種薰陶,孩子自己會感受的,如果非要抱著學到什麼的心態,也許反而會累,讓孩子感覺去博物館是個很自然的事情就好了,如果做任何事都要有「學到什麼」的目的,太累了,當不去追求這個的時候,反而輕而易舉的得到了。

當孩子看到那些展品,會在孩子腦海裡形成記憶和印象,等孩子動手做美術或者其他創意玩法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幫助孩子回憶起在博物館看過的東西,找到靈感。不止博物館,也可以多去去美術館,特別是當代美術館。

我怎麼感覺自己有說教的感覺,我沒有這個意思,只是分享我自己的看法,因為我也是孩子的媽媽

3樓:OFFLINE

博物館的意義是裡面的東西與日常生活的東西有足夠多的差異化.

在小孩子還未對日常生活的東西習以為常前, 去博物館意義很少.

4樓:璇璇

帶孩子逛博物館,就是通過博物館裡的展品讓孩子感受到千年以前千里之外的這個世界,有更大的世界觀,更厚的文化觀。

對於孩子,在形式上,不必過多教條地目的性,多薰陶,心領神會,觀察和發掘孩子的興趣點,給孩子一些屬於他自己的體驗感,意義更深。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逛博物館的?博物館帶給過你哪些滿足感?

從小學吧,記得10歲的時候我爸就開始抽時間陪我去逛博物館了,09年那年去了中科館和國博,北京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後來幾年把北京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館都逛了個遍,有些博物館還不只去了一次。我覺得博物館可以昇華自身,開闊眼界。從中能汲取更多知識,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和風俗,豐富自身知識,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汲取...

如何參觀博物館?

1 選擇離家近 方便來回的博物館。2 去第一次,只挑感興趣類別的展覽看。比如喜歡瓷器就只看古代瓷器館,喜歡雕塑就只看雕塑或造像館。3 去第二次,大致瀏覽完館內所有展覽。4 去第三次,挑各個展覽裡感興趣的文物看。比如喜歡漢唐時期,就挑當時的玉器 書畫 造像來看。或者喜歡動物,就挑動物類的瓷 玉 漆製品...

如何看懂博物館?

觀棋 寫給非博物館 歷史專業的參觀者,博物館愛好者也可略過此篇。參觀博物館可以按照幾個預設來進行分類,一是興之所至 獨自一人等旅遊性質的參觀 另乙個是有安排 帶小孩 情侶等抱著學習 教育等的目的參觀博物館。分類來說,是因為每個人來參觀博物館的初心並不相同,所以 看 博物館,看懂 博物館也不同。導覽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