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本質上是不是乙個先性後愛的故事?

時間 2021-05-29 22:15:10

1樓:楊景雲

乙個女孩子,會有自己青春的本能與衝動,會有自己天生的情愛的慾望,會對同樣青春洋溢的異性產生強烈的興趣。無論把她關在樓上,還是從小教導她服從與自閉,都不能阻止其天性。

她的父親和老師,從來不把她當作乙個正常的平等的人看待。所以一直以來包括她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青春的衝動與覺醒。直到春光乍現,她在遊園的過程中感受到自然的靈意,才有了對於情愛與肉體的感覺與嚮往。

其實中國古時候的禮教已經成了今天的一種文化傳統,很多男人在感情上性格上的共同弱點,就是他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他們好像不是那個社會的人,他們對女性的評估,對異性的追求,完全離開了人的一般常識。

事實上,愛情的後面,如果沒有性與肉體的支援,還真說不上是真正完美的愛情。無論多麼單純美麗的愛情,無論多麼浪漫的愛情表達方式,生理需求總是其動機之一。

所以說《牡丹亭》中的杜麗娘是一種青春之美,遊園驚夢,是一種天然的自由的天性覺醒。

我們仔細想想,《西廂記》的崔鶯鶯也是如此。矜持而高貴的小姐,可是內心卻比張生更大膽、更敢做,外表又要裝模作樣一本正經,還弄出許多詭計或虛假來。包括最清醒、最無須偽裝的紅娘,那麼聰明美麗的乙個姑娘,還說下流話。

元雜劇《西廂記》裡邊不時說出下流痞話的人物就是紅娘。這些都不是對人物的損害,因為乙個丫環,其語言修養不會高到哪去。更兼之快人快語,而且她從來不是乙個道德家,所以她的這些說話方式,非常生動,豐富了人物。

2樓:麵包超人和青旅

看看柳夢梅這個只要性的渣男

哈哈哈開玩笑只是覺得這個反應很搞笑

看到麗娘馬上撲過去說「俺滴人吶」,知道麗娘還是鬼然後瞬間變臉怕得要死

3樓:湘江河畔竹子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風和陽暖,花開如簇,草長鶯飛,楊柳花開花飛飛滿天,淨白如雪又如鹽,美好的春天。六旬秀才陳最良,二八女兒杜麗娘,嬌小丫頭春香,書堂墨香勝如花。

堂內先生說得四書五經書書是道,經經有理,且看它書中景色春夏秋冬,季季紛繁美勝花。堂外世界不知何人何事何時何地該有何般滋味何種風情,且任它花謝花飛,我自書中聽道先生教我品。

「嫋晴絲吹來閒庭院,搖漾春如線」。流年似水,人如畫,畫如花。麗娘無心他事但品書香不問花香,直到春香說得花園美,驚得夢中如初醒。

一時的偶探,但見花美美過了書美,花香香過了書香,任書堂再美、再香也留不住了一顆流連的心。

麗娘看眼前牡丹花開如海,階前立著,想摘下一朵在髮髻上插著,暫且多留一留自己即逝的青春。看眼前的花紅的白的綠的紫的黃的青的,不知何種顏色摘得;看眼前大的小的微的,不知何種大小摘得;看眼前環的圓的瘦的鼓的,不知何種樣式摘得,心中不免惆悵。想我詩書五年,不知花開之美,不知青春之美,不知人生之美,豈不憾之?

人生的美麗到了這時候才猛地發現,青春之水雖緩不停,我且趁著這最後的韶華,燦爛一回,亦可少他些憾事。麗娘且醉花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醉人的不是花海,是春色,春色如花更勝花。

麗娘像乙隻快活的蝴蝶,在園中自由地飛來飛去,一會兒在這朵花邊上停留一下,嗅一嗅,一會兒又在那一朵花上聞一聞,感受一下花兒的芬芳,一會兒又飛到了柳樹邊上細細看一看柳葉抽出的新綠,一如生命的顏色,讓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氣息,就像她初到後花園如獲新生一般。這時,一片柳絮飄下,左搖一下,右擺一會,飄到了麗娘的手心上。毛絨絨的,煞是可愛。

柳樹邊上靠著一亭,從亭柱上的斑駁可以略約看出是經歷了些風雨的,躋身牡丹花海,得名「牡丹亭」。麗娘輕輕握著手心,細細呵護著那片柳絮一如慈母呵護著自己的孩子,不覺間在亭上睡著了。

梅樹下,柳樹邊,三生石畔,才子佳人,良緣天賜。

醒而不知,只道是夢。夢中何人,不知其人,只念其夢。情之深兮,日思夜慕,斯人其誰?夢中徘徊。

情,起了,斷之?忘之?棄之?

何去何從,斷無從斷,忘無從忘,棄無從棄,難了伊人心。不知從何而起的情,思春的心放不下,哪怕只是乙個夢,乙個被認定是虛幻的夢。閨中女兒惜春情,美麗的春貴在欣賞,美麗的情重要珍惜。

珍惜了,一如柳絮輕握手心帶著入夢,無以釋懷,何以解憂。

情之深矣,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生死死隨人願

相思女兒,情在天涯無覓處。牡丹花海的奼紫嫣紅,繽紛了女兒單純的世界,從此多了乙份美麗。牡丹亭的羞澀虛實一夢,牽繫了女兒孤單的心,從此多了乙份美麗,一併的,還有乙份愀心的疼,卻不知從何而起,到何而休。

真的就這樣一顆牽繫的心始終牽繫著夢中的春情,夢中的人兒,如若鞦韆索,欲尋卻去,欲去又來,只讓女兒日夜相思痛。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場邂逅,畢竟只在夢中。再美終還是醒了,醒了就注定尋之不得,思之徒痛。麗娘就這樣日日思念著夢中的人兒,夜夜牽掛著夢中的情思,走上了她的尋夢之途。

病了,臥床難起了,一面鏡子,一副自畫像成了心靈的寄託。寄託乙個閨中女兒對牡丹花海的思切,寄託乙個閨中女兒對牡丹花亭的念往,寄託乙個閨中女兒對春天夢中人的餘念,更是寄託一群閨中閨外女兒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寄託一群閨中閨外女兒對自我意識的凸顯心願!

梅花庵下,太湖石畔,女兒身葬心未死,直待斯人歸來,再看花海如織,繁花似錦,柳絮如皓齒,新月如酒窩,芙蓉如面笑春風。

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三年的期盼是三年的相思,一夜的相擁是一生的美麗。

三年後,寂寞了三年的畫像等來了余心慰藉的一刻,期待了三年的女兒此刻終於一解相思愁苦。只可惜姐妹情深的春香不在旁邊,不然讓她與我一道兒分享這歡快時刻,該是何等快事呢?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為情而死,為愛而生,情之至矣。

一種對自我意識的凸顯,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認識,更是一種對自我愛情與自由的追求,追求如此,夢圓的時候該是乙個人最樂之時了。麗娘的歡快,難溢於言表,成功復生又喜得皇上賜婚,佳偶天成。心中久久期待的乙個夢終於圓了,日夜守著心中的人兒。

這是對自然人性的釋放,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慾望實現的願望與權力。朱熹說「存天理,滅人欲」,王陽明認為「天理就是人欲」,兩種觀點的對戰在跨越了幾百年之後展開,任後人擇一而從。兩大思想家,兩種哲學,唯心與唯物對戰誰勝誰負,在那麼個烽火四起的時代,一場對人性與人欲解放與封閉的對戰烽火,誰勝誰負?

在大多數女兒被選擇了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思想時,麗娘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與相愛的人廝守終生,掙脫了禮教的束縛,不去理會教條的桎梏,哪怕是和嚴父鬥爭最後鬧到皇上金殿。只因為我愛的是他,我選擇的是他,我有我愛的人,我有我追求的自由,我有我嚮往的自由,我要我自我意識的凸顯,我要我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我要我自我價值的實現!我是,杜麗娘。

不在梅邊在柳邊

「驚夢尋夢夢不死,情生情死情不終。」這是對他們愛情的最完美描述。

美麗的愛情留下美麗的憂傷。是否這人世間真有這麼唯美的愛情?又或者,在她們之間的,是真正的愛情嗎?

因為夢中邂逅的一夢之緣,杜麗娘愛上了柳夢梅,並為之日夜思切終至於愁悶消瘦一病不起身死人亡葬身梅花庵,餘畫太湖石下。苦守三年,秀才趕考宿身梅花庵夢遇女兒魂情定終身得畫開棺,已逝的生命重又燃起美麗的花火,感動在一瞬間傳遞了,到了京城,到了金鸞殿,讓皇上也見證了她們美麗的愛情美麗的感動。

湯顯祖寫法雖然有其誇張之處,但其意不出其外。可是,如果這個故事發生在現代,是否會有人相信?會有多少呢?

物質社會經濟繁榮了,很多人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卻似乎又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什麼。可是,失去的是什麼呢?

我們漸漸地將自己的思想與物質聯絡得緊密了,就如同乙個結,纏得死死的,生怕會一點兒鬆動。我們漸漸習慣了聽著他們喊無房無車則無資格結婚,於是努力奮鬥爭取將來多積累些資本為下半輩子積蓄。我們漸漸習慣先考慮某件事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細細的權衡直到「完美」…猛然轉首,放學鈴聲響,打破了城市熙熙嚷嚷的喧囂,兒童歸來嘻笑玩鬧,笑得那麼開心,兩小無猜,天真無邪…黃昏外,夕陽無限好,撒下美麗的餘暉,小巷口,白髮兩老相互攙扶緊拄小杖深處走去……

那個小兒童是我,也是你,只是一起歸來嘻笑玩鬧的玩伴何方?那個老人兒是我,也是你,只是一起攙扶下去的另一半何方?

那個人兒,也許就在牡丹亭中斜倚闌干睡夢酣然,也許就在柳樹下攜半枝柳條翹首期盼,也許就在梅樹邊採花待佳人,也許,就在你的旁邊為你發著祝福訴說著喜怒哀樂……

人間自是有情痴,不在梅邊在柳邊。

4樓:雨眠

從本質上說,不是。

雖然杜麗娘是先在夢裡會見柳夢梅且第一次就發生了性,但是這更多的是作為行文的鋪墊環節。可以理解成杜麗娘自己的春夢,非禮教所約束的情竇初發。再者,暗示了和柳夢梅之間的「情緣」。

此外,後文提到,雖然鬼魂時杜麗娘與柳夢梅夜夜相會,還魂後的杜麗娘也自稱還是清白之身。

我們不應當純粹理性的分析乙個浪漫主義的劇中人物作為乙個個體本身的心理狀態和感情發展,有鑽牛角尖之嫌。寫「性」不是作者本意,可能是時代思潮的影響,寫「情」才是作者的表達。

5樓:XINYY

是啊,是那樣的故事。

做了功課今天去聽了摘錦版,確實是第一次聽崑曲,好吧,現場聽戲都是第一次。杜麗娘柳夢梅一見鐘情~ 也可能就是一見鐘顏~ 畢竟麗娘的美貌是連判官小鬼都被打到的。 兩人發乎情,並未止乎禮,過程是「解開領口」,留白~ 聽的時候就是覺得很單純不矯情,他們直直白白的唱,咱也坦坦蕩蕩的聽~

哈哈還有柳夢梅叫小姐姐的幾句詞沒有拍~ 看來湯顯祖同學早早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小夥子撩漂亮妹子要叫小姐姐

6樓:丹青引

男女相愛有幻想天經地義,妓女和嫖客的交易或許可以你情我願先性後愛,柳杜鍾情於彼此如果一方不心怡一方,誰可以強買強賣呢?難道杜麗娘願意和乙個有武大郎的外表西門慶的人品的人相愛嗎?這麼想問題本身就是玷汙國粹!

柳夢梅和杜麗娘雖然有幽歡佳會,都是以不真實的形態進行的。換句話說夢中的柳杜都是對方提前預設好的,乙個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本以為現實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完美化身。當理想投射現實,柳杜二人在真實情景中相見時,一見如故之感也由此而生。

柳杜的性只是因為雙方彼此傾心,是因愛而生的附屬品,愛和性是一體的,而不是亂性。何況現實中的杜麗娘是清白的、彼此相敬如賓的,柳夢梅也從沒把主觀上玷汙、占有她作為目的。試想兩個人如果只是由性生愛,怎麼會去為了彼此對抗世俗?

歡好了便可一拍兩散。本身就是題主把美好的感情想得骯髒了。真實的牡丹亭就是柳杜兩個人本質上重視承諾和付出超越肉體形式……至於艷情當然有,那是藝術渲染,不是湯顯祖的本意,否則就不會在一開場,就做了極為深沉的宣示,本身作者就是開頭定調了的。

神經網路是不是本質上就是乙個力學問題

周強 應該不是乙個力學問題,但或許真的蘊含了某種幾何。深度學習的成功是基於兩個資料分布規律 1.流形分布定律 自然界中同一類別的高維資料,往往集中在某個低維流形附近。2.聚類分布定律 這一類別中不同的子類對應著流形上的不同概率分布,這些分布之間的距離大到足夠將這些子類區分。文章基於這兩個規律,將深度...

劍道比賽本質上是不是一場取悅於裁判的競爭?

白狼傑魯特 想多了,畢竟是對抗比賽,雖然也會有誤判,但是誰強誰弱,比賽人清楚,看比賽的人也清楚。但是如果是類似武術表演那樣可就不好說了。 瓜西 裁判的權力確實很大。裁判不會看到選手打了個符合氣劍體一致的動作就舉旗,只會在覺得 誒呦喂這下打得真漂亮 的時候才會果斷舉旗,並且配合觀眾的叫好聲以及 哇哦!...

男生追不上乙個女生,本質上就是女生潛意識裡覺得男生配不上自己嗎?

陳先生 問過,她說從來沒想過我會喜歡她,然後她會對你改觀,從朋友關係變成追求者,或許和她心裡想的那位落差太大,她就拒絕了。在我看來,女生拒絕男生,是因為男生沒有達到她心中的標準,配不上還說不上。 一生獨一 也不一定。有多種情況,比如男方行為素質教養讓女生不滿,從而降低好感。或者男生不是女孩喜歡的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