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王陽明格物致知的觀點?

時間 2021-05-12 04:49:52

1樓:恩宇

直接回答問題

1.致知致的是「知善知噁」的「良知」。「無善無惡」是致知熟練之後所達到的境界。

就好像一開始學騎自行車,你需要關心手要怎麼放,腳要怎麼放,有乙個刻意的過程,但熟練之後,你就可以不用在意手腳自然就能騎了,還能邊騎車邊講話,邊騎車邊思考。這種「無」的境界就是王陽明「無善無惡」的境界。「無善無惡」指的是致良知熟練後你不用刻意,但你每個念頭的發動都是符合你的良知的,類似於孔子的「從心所欲,不踰矩」。

具體可以參考陳來的《有無之境》。

2. 「山中花樹」與唯物主義不矛盾。王陽明這句話不是否認當你不關注花的時候,花就在客觀物理世界不存在了,而是說,當你不關注花的時候,花的存在對你來說就沒有了意義。

3.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與現在的科學方法也不矛盾,因為王陽明的主要目標是「求善」,成為聖人,這屬於道德的領域。而現代科學的目標是「求真」,認識真理,屬於知識的領域。

二者領域不同,自然沒有矛盾。以上。

2樓:放亭長虎

我所理解的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解釋:

格,即端正,以「正」的方式、心態、認知去處理。

物,即事物,但這裡的事物,不是外界的萬事萬物,而是有兩種理解:一是指自己所經歷遭遇的,並且是能讓內心產生波動、認知、觸發情緒和思維的事和物;二是指內心所產生的這些波動、情緒、認知、思維。

致知,就是讓自己的良知不斷地澄明、越來越接近內心的本源。

所以,我認為格物致知,是說:要通過自己所遭遇經歷的事和物,通過「去人欲,存天理」,去端正自己對事物的認知(知),端正自己對事物的反應(行),以此來讓自己的內心不斷地清晰澄明,最終達到內心的「至善」,也就是致良知。

3樓:

王陽明水平遠在朱熹之上,但是王關於格物致知的解釋是錯的,我個人看法,格物致知確實是朱熹那套才對,格,格仔,對事物進行分隔,分類,分析,實際上就是科學試驗分析。關鍵是怎麼格。把東西分類分析清楚了,自然就致知了。

王一開始就傻乎乎的去格竹子,還格了七天,一無所獲,還生病了。這本身就反應了王對權威過於信奉,大學這部著作本來就不是絕對真理。

我覺得大學的內容與王陽明的觀點不匹配,兩者談的根本不是乙個東西,而王陽明卻選擇傻乎乎的去強行套用,其實沒必要,王是心學,著作的心的智慧型,格物致知研究的是心外之物。所以不用去格什麼心,你想一下,把知翻譯成良知,這得多牽強啊。要理解王的觀點,你要理解王的世界觀,王認為所以的靈體是一體的,但是被身體隔開了,所以每個被隔開的靈產生了各自的第一視角,實際上人可以暫時忘記自己的第一視角,可以想象無窮無盡的其他視角,只是被肉體困在了某個第一視角,擁有第一視角,叫做生,沒有第一視角等於死亡,同時擁有多重視角,超出了我的常識,我就不扯了,如果乙個人私慾不重,被隔開的幻覺也就不那麼嚴重,就會得到很多一體天然就知道的智慧型,這個智慧型叫做良知。

這個良知天然的知道很多事情是對的,很多事情是錯的,包括一些事情應該怎麼做,一些事情不應該怎麼做,這是一種天然的知識,這是來自整體的大智慧型。但是乙個人私慾薰心,那就會忘記這種智慧型,變得自私甚至殘忍。

4樓:程林

「格」就是「正」,格物的過程是正心的過程,所以格物是誠意的功夫。孟子說「惟大人惟能格君心之非」(《離婁》),程明道說「正己以格物」(《近思錄》),這是主體哲學的邏輯。陽明沿著這條進路極而言之:

「天理就是明德」,把朱熹的窮理扭到了存天理上。

陽明的格物就是處理人情事變以天理為準,時時處處運用天理就是明德。康德說在一切事物運用理性就是啟蒙,也是這個道理。窮理在朱熹那裡是掌握理性的意思。

陽明把它說成運用理性。陽明要表達的是康德式的「道德意志自律」。在人欲天理之間是理性。

道德是以感情為基礎的,感情是人欲的主要部分,既要道德又要去人欲,的確有個正不正的問題。

王艮說:「格物致知四字本旨,二千年來未有定論」。他認為「格,如格式之格,即後挈矩之謂」。

「挈矩」,意為度量。他說:「吾身是個矩,天下國家是個方」。

「挈矩,則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這就是說:「身是本,天下國家是末」,「格物」必先「正已」,「本治而末治,正已而物正」。

錢穆一生推揚朱子,還是覺得心學有內勁,便來了個折中,提出了個:「格心」。

李仲軒口述《逝去的武林》「大道如青天」節很好的顯現了誠意格物的道理和境界:

形意拳古有「入象」之說。入象,便是化腦子。到時候,各種感覺都會有的。

碰到什麼,就出什麼功夫,見識了這個東西,你就有了這個東西。……那時候出拳就不是出拳了,覺得兩臂下的空氣能託著胳膊前進,沒有了肌肉感;兩個胯骨頭,能夠牽動天地;一溜達,萬事萬物乖乖地跟著……

不妨這樣理解,陽明說的誠意就是形意拳的化腦子,格物就是入象。

又曰:「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若良知之髮,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

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則意誠。」——《傳習錄》

這段語錄的重點,一是良知一發,便沒有私意障礙了;二是必須用致知格物之功來實現意誠。陽明沒有在一般的意義上反對格物致知,只是知有先後的順序上上強調誠意優先,陽明自然知道空落落的講誠意不是實際功夫,必須在致知格物的過程中往裡找、找到心體,意誠了來致知格物就有了正確的出發點。致知就是實現本知、落實心體之良知於事事物物。

譬如:惻隱之心充沛流行,人就能充實無慾不害人之心。這樣,「仁不可勝用矣」:

仁就用不完了。陽明又倒過來說:當然,常人不能沒有私意障礙,怎麼辦呢,只有克己復禮、狠鬥私意一閃念,這才是致知格物的真功夫,這樣心之良知就煥發出來了,把良知煥發出來才是致其知呢。

這種致知當然就意誠了。最後意的方向回到心體去正心,使得心體更加精一從而保證所發之意更加合乎天理之極。

也就是說,在心與物的空間關係背後還有更深層的意向性。不管是意還是物都不是至始至終現成固定,而是不斷地處於生成變化狀態中。「知致則意誠」等於把朱子的格物致知論拉回到誠意的軌道,表明陽明承認致知的重要性,重要在是意誠的工作,意不能憑空誠,意是在致知中誠的。

這個迴圈不是無效的迴圈論證,而是功夫的周天運演,意識導引術從心體出發又回到心體。這是陽明意術的乙個提綱。

(詳見新書《王陽明的心學功夫》第四節)

5樓:寒煙月

我還是初學者,不敢造次。

岡田武彥的《王陽明大傳》快要看完了,下一步打算看《傳習錄》,陳榮捷版和葉聖陶版搭配著看。

來學習一下大家的高見。

6樓:juehui1983

這些問題都涉及王學的根本,哪乙個都不是可簡單回答的,從這也能看出作者思考的深度。就我對良知的理解,不同時期就有過不同的答案。比如判斷是非之心,內心的平靜與安寧,対真理的追求等等,目前的理解,可以用電影少女哪吒裡的乙個對話來概括:

「你知道人在這世上有多少種活法?」「只有一種,真實的活著」(原話是誠實的活著,我覺得用真實更合適)

7樓:

愛問:「『知止而後有定』,朱子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與先生之說相戾?」先生曰:

「於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外義也。至善是心之本體,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然亦未嘗離卻事物。本註所謂『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朱子認為事事物物都有自身的定理,這就比較像是現代科學觀,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徵、規律,不論是生老病死還是人倫禮儀,都有其自身的道理在。朱子錯了嗎?其實陽明先生這裡並沒有說朱子是錯的。

而說這只是外義也。這裡的這個「外」字不能作為錯誤來理解。陽明先生所說的這個外義,是指心之外。

這裡其實缺少上下文,在朱子說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其實指的是《大學》中:格物致知。這個格物也就是王陽明少年時代天天去格竹子的那個格物。

就是要從竹子裡去找道理,當然他失敗了。這也是為王陽明去懷疑宋朱理學的根源。王陽明是用實踐去檢驗過真理的。

而對於乙個希望自己成為聖人的少年來說,任何事都不會讓他放棄去探索成為聖人的可能路徑。

當然我認為少年王陽明對於格物致知這四個字是理解錯了。朱子說的「事事物物都有其定理」,我認為確實是格物的合理解釋。如上面所說,這種解釋符合現代科學觀。

所在格物就是理解事物的本質,這點來說朱子說得是沒錯的。在這點上陽明先生也並沒有否定就是了。但是我認為這裡的區別是,並不是說要把所有的事和物都先格透了才能正心誠意。

我比較傾向於這樣理解:所謂的格物致知,是指在某個方面做到對事物本質有完整的理解。這也是人類安身立命的關鍵。

放到現在來說:乙個社會人必須要在某乙個行業某乙個專業做到精專。而想要做到精專就必須要理解這個專業的本質。

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境界上達到另一種高度。

在這點上日本人那種工匠精神就有那麼一種意思。把某一件事做到極致,理解其背後的本質。然後自然會正心誠意,必然就會修身。

至於治國平天下我覺得這些作為不是人人都需要達到的,但是正心誠意是基礎,修身就是每個人都要做的。所以《大學》中也說了:天子以致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陽明先生並沒有從正面去回答徐愛的問題,而是從另乙個側面來解釋。他把至善提出來了,什麼是至善?就是我們做人要達到的那種境界。

《大學》裡叫「止於至善」。先生說:至善是心之本體。

也就是說這至善是在於內心的修為。修為的主要路徑是什麼呢?「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

明明德就是把自己的德性修到最好就好了。「然亦未嘗離卻事物」,也就是說你修行還是要體現的事和物上。也就是說如果你把事和物都做得很好也不見得能對自己的德行操守有什麼精進。

但是德行與操守卻會讓你對事對物都有著正確的態度。

這讓我想起《胡適說禪》對於中國禪宗派別的歸納理解。胡適認為,神秀做的那首偈子並非不好,只不過是一種漸悟修行,而慧能的那首偈子講的是頓悟的修行。

神秀作的偈子是:

身是菩提樹,

心是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慧能看到後改了一下請人寫了下來(慧能算是個文盲):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其實前者講的是日進一步,而後者講的是明心見性。我還是比較認同胡適先生的分析,頓悟不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而漸悟則是大多數人可以做到的。當然頓悟之後不是就可以什麼都不管了,依然還是要不斷修行。

頓悟是帶著理解一事物的本質之後的一種修行。漸悟則是在修行中不斷去理解事物的本質。

如此來看我們就知道了,陽明先生的意思是:我們克己復禮不斷學習為的就是明明德,就是止於至善。那麼我不必要去從事物裡找我心裡的明德。

當我能明明德了,對於事物的本質,理解起來自然就容易通達。

毛振之:讀『傳習錄』 03 至善是心之本體

請問各路大神,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有何異同?

阿門啊前 朱熹的思想其實和陽明沒有什麼不同。朱子思想的根本是四個字 心統性情 你說的理在朱熹這兒是性。其實整個宋明理學的架構本來是一套架構,只是各家所測中的點稍有不同,但不能從根本上說兩者思想不同,這一點在在王陽明寫的朱子晚年定論裡也有體現。如果一定要區別朱熹陽明二人所闡述的格物的區別,其實更像西哲...

王陽明17歲格竹子時,理解的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否並不是朱熹的原意?

頭圓 不是。那時的陽明應該說就沒理解朱熹的本意,完全牛頭不對馬嘴。所以也談不上什麼區別,至於後來陽明對格物致知的理解那是後話了。 千夜 格物就是守一,和孔子的無欲則是乙個意思,格物的目的就是為了無慾,剛是金剛的意思,用來譬喻真正的智慧型,金剛不朽。格物致知是一種修行方式,修行法門千萬,目的就是為了見...

空性與心學的格物致知的關係

昊冉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解析 關於 道 佛陀以 空 來稱呼 儒家以 無極 來稱呼 耶穌就用 上帝 穆罕默德就用 真主 來稱呼。那到底什麼是 道 如果將 道 解釋成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