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路大神,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有何異同?

時間 2021-05-11 16:33:09

1樓:阿門啊前

朱熹的思想其實和陽明沒有什麼不同。朱子思想的根本是四個字(心統性情),你說的理在朱熹這兒是性。其實整個宋明理學的架構本來是一套架構,只是各家所測中的點稍有不同,但不能從根本上說兩者思想不同,這一點在在王陽明寫的朱子晚年定論裡也有體現。

如果一定要區別朱熹陽明二人所闡述的格物的區別,其實更像西哲裡意識和知識的區別。

2樓:碧玉

最大的區別早年朱熹是往外求了,晚上方悔早年學問做的早了,沒有涉及根本,詳情可以參照朱熹晚年定論一書,所以最後的路朱熹先生和陽明先生是一致的,古人求學的態度真的讓人公升起敬意的

3樓:全息智慧型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外求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是內求,因為所有物質都是內心的投影,所以王陽明的心學更根本,所以影響力超過朱熹,尤其是在日韓

4樓:西你

朱子的格物致知是對普通人,大眾說的。朱子語錄解大學,中庸時講道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格的多了,自然有豁然貫通處。也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好比刷題,刷題刷的多了,自然容易找到這些題的共同之處也就是理來,然後再做新的題就比較容易了。

陽明的格物致知好比學霸做題,只要恢復本身的良知,這個良知是不思而得,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沒見過這類題,沒接觸過這類知識點,但憑著自己良知的天生能力,解新題怪題都能解決。所以一般智商的人學陽明是很難學的,很容易被帶到溝裡去。

5樓:零五

首先糾正你乙個錯誤,朱熹認為理和知不是一回事,理是萬事萬物的根源,此處朱熹借用了道家的無極而太極(太極即理),重新詮釋為「無形而有理」(道家是無生有的意思),並用「理一分殊」,即月映萬川之說,說明了理投射並存在於萬事萬物中。而知對於朱熹來說或者是工夫論上的知,即動詞的知,比如「知先行後,知輕行重」,或為知識論裡的知,即包含了倫理道德的知識。因此理和知在朱熹那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因為理是本體。

反而是在王陽明這裡,天理即良知,即是本體,在傳習錄中有多處說明,這裡就不多說了。

朱熹的格物致知應無歧義,即物而窮理,窮理而得知,因為是外向格物,所以格物致知不可避免地偏向了知識論範疇(主要是倫理之知)。

但對於王陽明來說,格物致知的解釋與朱熹不同的地方主要就是「物」與「知」,上面講過了,王陽明的知是本體的知,並非朱熹所言的知識,而物對於王陽明來說也不是具體的存在的天地萬物,而是「事」

愛昨曉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從心上說。先生曰:

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

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

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

所以某說無心外之事,無心外之物傳習錄·徐愛錄》

所以格物其實就是為善去惡,在四句教中表達更為明顯,而「致知」之意,王陽明也解釋過:

致者,至也,如雲喪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王陽明《大學問》)

也就是說,王陽明明確反對朱熹釋致知為擴其知識的意思,所以王陽明的格物致知也就是,為善去惡以此達到(或者叫回覆)每個人內心天生就具備的良知。

簡而言之,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在天地萬物中去探尋做人的道理,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就是為善去惡找回內心與生俱來的良知。

6樓:So long

兩者本質上沒有區別,朱熹的格物致知包含了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所以心學還是理學。

王陽明格的是心,其實也在做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事情。其實他也不只是格心,他通過格事來認識人的心理的現象,來達到認識心的目的。不過因為歷史的侷限性,他雖然有所成就,但也陷入了唯心主義。

沒有這一代又一代的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哪有現在我們學的知識。

朱熹的問題在於他沒有認識到理與物是一體的,認為理在物之前就存在,並且只有乙個天理,萬事萬物是天理俱於行而下之器而生成,這就是他的理一分殊。

所以他們其實並沒有真的去做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事情。在他心中萬事萬物的理不過是理一分殊的結果,所以也沒必要真的去格萬事萬物。所以理學流於空談心性不是沒有原因的。

王陽明對並沒有解決理學的空談心性的問題,他其實也繼承了理一分殊的思想,心學最後的結果比理理學更加空談心性。

7樓:風沙渡

朱熹的格物致知指的是窮盡事物之理以達到知,朱熹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其理,通一理可通天理,通天理可通萬理。格物就是去研究事物的理,比如要去研究竹子,就要從竹子的種子到生長過程一點一點精雕細琢,而不是陽明先生對著竹子看7天那樣。

陽明先生的格物致知格的是自己的意念,格物即糾正自己私慾,私慾即為違反良知的意念,致知指的是使自己不在產生私慾,那心之本體將恢復本來面目,達到明鏡的狀態,那時的心可應萬事萬物。

8樓:慕南塘

陽明早年對朱子的學說是有深入研究的,但思考的範圍卻不限於此,所以可認為陽明是在繼承朱子學說並加以批判的基礎上創立了新學說。格物致知所要回答的是認識的本體論問題,也就是認識是如何產生的。在普通人看來這或許不是乙個問題,可是在哲學看來這卻是乙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朱子的觀點在於有物照入鏡中,所以認識起源於觀照。然而這個學說的問題在於無法解釋「創造行為」是為何產生、因何存在的。而陽明的觀點在於觀照的存在,也就是從鏡子來立論。

二者的學說都是關於認識本體論的,只是側重不同,並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對與錯。如果說有差異,那也是因為角度不同而正常的事情。

9樓: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想當然,他所謂的「理」是假想出來的,就如同今日很多人追求真理,也不知道是個啥,但就是認為有個「真理」在那兒等著,這就類似於一種信仰了。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是實行,落在了實處。

10樓:qyp

目的不同。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去追求一種客觀精神——理,客觀唯心主義。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是要去追尋一種主觀精神——致良知,主觀唯心主義。

11樓:小說讀者

格物致知,在儒家中幾個人的意義非常的不同,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對朱熹的原文論述不太熟悉,但格物致知的意思,一開始(宋明理學),這個格,是隔開的意思,而到王陽明,則又變為格擊接觸的意思了。比較而言,王陽明更接近原始儒家本意吧。

12樓:隨風

1.朱熹的理,王陽明的良知,兩者的差別不在字面表達上,良知即天理意思也差不多,差別在朱子的「理」在事物上,在外面;而王陽明的良知是自性本有,在心裡面。這就反映到「功夫上」乙個是外求,乙個內求。

2.事中行「善」以「致良知」,這個善字你加個引號我以為非常好,它就不是狹義的行善。比如以德報怨還是以怨報怨,夫子講「以直報怨」,這個「直」就是既不「過」、又無「不及」,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直」就是「善」;

3.人在天地之間,天地在心中,我以為前者是事實,後者是境界,不是一回事。你大概是想說朱子思想偏於客觀,陽明偏於主觀,我也有同感。

13樓:徐蔚陽

朱子解格物致知為「即物窮理」,是因為朱子認為分殊之理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但也沒說必需要格盡萬事萬物,格物功夫純熟後,自然能推及所有事物。

陽明解格為「正其不正以歸於正」,物為「事」,所以與朱子功夫完全不同。在陽明看來,格致誠正只是乙個功夫,最後落於「致良知」,有興趣可以看《大學問》有更詳細的論證。

所以說,「致良知」也包含了朱子「涵養與用敬」的功夫。要搞清楚二者學說之間的差別,必須從整體來看,不能只糾結於字句,比如陽明朱子都講「心」,但在「心」的內涵上,二者的看法差別很大。

14樓:天行健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找到萬物執行的最終道理,一切的終點是天理,大概有一點順應天理的意思。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是通過格物到達自己知道萬物執行的最終道理是你心裡面的心裡。內心的良知決定你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不一致的。惡惡臭,前提是你格到了臭,然後你心裡真的是討厭臭,才有惡惡臭。

15樓:半夢癲人

你看到的綠色和我看到的綠色是樣的嗎?你眼中的馬雲和我眼中的馬雲是一樣的嗎?萬事萬物存在於心,善惡都起源於心。以知格物,以物致知,沒有良知,何以格物。這就是王陽明。

16樓:whlee

只說陽明的

陽明是假若格一物,格正確了便能致良知,此良知即天理。但並不代表你就可以到此為止了,因為你不格,你的良知又被你的習氣遮蔽了,所以需要不斷的格物不斷地去除良知上的塵埃,叫他越來越瑩潤。這個東西越瑩潤就越萬能。

關於王陽明格物致知的觀點?

恩宇 直接回答問題 1.致知致的是 知善知噁 的 良知 無善無惡 是致知熟練之後所達到的境界。就好像一開始學騎自行車,你需要關心手要怎麼放,腳要怎麼放,有乙個刻意的過程,但熟練之後,你就可以不用在意手腳自然就能騎了,還能邊騎車邊講話,邊騎車邊思考。這種 無 的境界就是王陽明 無善無惡 的境界。無善無...

王陽明17歲格竹子時,理解的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否並不是朱熹的原意?

頭圓 不是。那時的陽明應該說就沒理解朱熹的本意,完全牛頭不對馬嘴。所以也談不上什麼區別,至於後來陽明對格物致知的理解那是後話了。 千夜 格物就是守一,和孔子的無欲則是乙個意思,格物的目的就是為了無慾,剛是金剛的意思,用來譬喻真正的智慧型,金剛不朽。格物致知是一種修行方式,修行法門千萬,目的就是為了見...

空性與心學的格物致知的關係

昊冉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解析 關於 道 佛陀以 空 來稱呼 儒家以 無極 來稱呼 耶穌就用 上帝 穆罕默德就用 真主 來稱呼。那到底什麼是 道 如果將 道 解釋成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