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17歲格竹子時,理解的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否並不是朱熹的原意?

時間 2021-05-10 14:14:24

1樓:頭圓

不是。那時的陽明應該說就沒理解朱熹的本意,完全牛頭不對馬嘴。所以也談不上什麼區別,至於後來陽明對格物致知的理解那是後話了。

2樓:千夜

格物就是守一,和孔子的無欲則是乙個意思,格物的目的就是為了無慾,剛是金剛的意思,用來譬喻真正的智慧型,金剛不朽。

格物致知是一種修行方式,修行法門千萬,目的就是為了見性。

王陽明學說適合不修行的人,屬於小德小智。

3樓:劉水清

歷史上有過朱熹和陸九淵之爭。其實,兩個人的區別不大。也就是名或者道與實或者物的關係誰先誰後的問題。

本質上兩個人都是經驗論者。都沒有重視理論理性邏輯思維認識在認識真理中的作用!

4樓:楊思基

他們都是一回事:

所謂【格物致知】裡的【格】就是【觀察、觀測、感知、思考】等等,實際上也就是【知】、【知與識】、【知覺形態】,已有、已具備的知覺形態又稱之為【心】,因此【格物致知】即【以知獲知】。

5樓:瓜山二哥

是否原意其實不重要,都是粗淺之格,試圖以空虛想象去求客體之真,以中國倫理思維去研究科學,格不出科學道理事所必然,結局就是退而求禪意,如此而已,還講什麼區別。想多了。

6樓:我叫哇吖吖

不是,一定不是。

雖然我也不知道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原意,就和我不知道王陽明致良知的原意是什麼一樣。

但畢竟我也是在我自己的理解範圍內理解我所理解的格物致知和致良知,每個人都是這樣的。

7樓:DaRenXin

陽明先生格竹子由於字面意思而動。

雖然沒有格出什麼,但是誠意是出來了。對於他悟道是很好的幫助。

也就是天地至誠至性的領悟。

知行合一。就是言顧行,行顧言,其胡不慥慥耳?

中庸右第三十三章,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咎,無惡于志,故君子之所以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以不見乎?

也就是在區別小人的君子這裡,是水滴石穿的格物與致知。

也就是克己復禮,良心絜矩的行為與思想與言談。

不是說過嘛,世之得君子璞玉一枚,沒有跳樑小丑什麼事。

因為別人承載的是天命!

天命為純,所以純亦不已,文王一戎衣而有天下。

回到陽明先生與朱子。兩者沒有區別,歧途同歸。

心之所達,萬物之理。

理而有道,萬物之位。

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儒學正統,保留其解釋權。

8樓:其樂

我覺得陽明先生治學的過程有點像鳩摩智倒練六脈神劍。雖然是個荒誕的開始,但獲得乙個精彩的結果。這只能說他功力很強,而且非常執著。

陽明先生把格物理解為靜態的悟,應該不是朱熹原意,有禪宗特點。我們今天看來這肯定走錯路了,這種方法認知人心或許可以,因為內心活動一直可以體會,觀察。但認知外在事物時,應該不行,你只有通過實踐讓他動起來,在其運動中才能發現它的性質,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實踐。

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

9樓:

他的確沒弄明白朱熹的本義是什麼,後來應該大概清楚了,但是又發現朱熹的格物窮理皮裡陽秋,於是轉頭去闡發陸九淵的心學,大概這樣吧。

王陽明是怎麼格竹的?

安靜地吹牛 思想上要達到衝破玄關進去更高境界,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足夠的知識文化積累 二是長期的主題思考 第三個條件比較特殊,需要弱化強意識,執念。通常問題的答案,可以在一二兩個條件下得到答案。但是有些問題的邏輯道路,尤其是著書立說開山立派別具一格的學問,需要不走尋常路。按照之前學會的邏輯角度,是...

王陽明的物格是什麼意思?

知行愛仁 王陽明的格物與朱熹的格物不同。朱熹的格物重點在外在的客觀世界事物,王陽明的格物重點在格事和格心,即社會實在和個人思想道德。 Kxi 意思為 bai人的認識和行為要一du致,不可口是心非。zhi 觀察事物要細緻dao入微,用心揣摩zhuan,從而在該事shu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識。 fiefie...

王陽明的致良知,該如何理解?

小蝸牛 小生不才,勉強答一下吧。致良知中的 致 字是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並且要如實做到,致 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知道並做到才是 致 良知是本體之 良知 歸根到底它是一種 知 知是意之本體。就是當你遇到某些情況時或者事情時,內心難免要起意念,意之所涉該如何去做呢?就要按照良知所知去做 包括在意念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