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在看國學的時候《道德經》《論語》等?能夠初看就有所感觸,究竟是懂了,還是沒懂?

時間 2021-05-12 04:47:48

1樓:鍾靈毓秀

我給你舉乙個例子,你就懂了。比如我們初中的時候就學過化學元素,當時我們可能覺得學過的元素,多少懂了一些,可是,當你讀到博士,乃至成為博士生導師,你敢說你精通任何一種化學元素麼?天書級別的論語,道德經,也可以這樣去模擬,一點都不過份。

事實上,道理也的確就是這樣的 。

2樓:鵲鳴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有時候關鍵根本不在於他確實說了什麼。因為畢竟你不能把它從墳墓里拉出來給你講解一遍。

有時候讀書的關鍵點是在於你和作者的乙個互動。這個世界需要你的這種互動。

3樓:朝暉

應該說懂一些了,老子在《道德經》中講過懂是有層次的。比如領悟《道德經》有「德,仁,義,禮」幾個層次,有領悟都不錯,都是好事。但不能用領悟的皮毛去謀大事。就象禮,義安邦不如仁德治國樣

4樓:楓雪

這個是很正常的現象,說明看進去卻沒有完全懂,以後慢慢消化就行了。

5樓:心安是歸處

這種情況是半懂非懂,似懂非懂,這類國學經典,就是國學大師也不敢講已經完全看懂。看這類書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感覺和見解。套用一句話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樓:剛好遇見你

說實話,懂與不懂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看法。正如我年少讀紅樓時,覺得這不過是寶玉、黛玉、寶釵三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但在我了解一定事物,知道了這本書的寫作背景後,又覺得這是曹雪芹家族的寫照,那個時代的縮影,或許等我年老之後再讀又有不一樣的感受。

也如同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意境: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7樓:迷樓

《道德經》和《論語》要分開說,兩本書差別很大,讀懂的標準也不一樣。簡要地說,《道德經》就像禪宗棒喝,目的是讓你「悟道」,而《論語》像行為守則,目的是讓你「遵行」。

8樓:非然亦然

問你幾個問題:你是老子否(或作者)?你是絕頂聰慧之人否?

你是國學大師級別人否?《道德經》現在連作者都沒定論,經書連版本、內容各版本都不一致,各位大師的解釋都不一樣,別說普通人的理解了。

但這跟你說的問題也並不矛盾,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理解,問題是你的理解到哪個段位與高度,是否貼近作者本意與深度,是否能理解透徹與灌頂。初聽就識曲中意?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多聽聽各大家之言和解釋是有幫助的。

我回答的比較直,我本意是想既然選擇回答,須要明確,但沒有冒犯之意。別說初看,整天研究又有幾個人能真懂的?初看能看明白文言文就不錯了,能有感觸也算很不容易了。

9樓:身藏風

有句話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

「不知「為什麼是智呢?因為智不在於知與不知,而是在於自己。

《道德經》也是如此,不同年齡段,角度,都有不同解釋,是不唯一的,你能說你年輕時候看《道德經》的東西就是錯的嗎?

知與不知都是相互轉化的,一如:道生一,二生三,三生萬物。

10樓:非論語說

《道德經》和《論語》都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但這兩部經典的意識形態和立場還是有所區別的,對於人生不同時期的指導也是有所不同感悟的。

《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開山之作。其中「有」和「無」的概念充滿了辯證思維,整篇文章是中國傳統文化形而上的體現。學習《道德經》,能增強我們對「道」的認識,對對立、統一的體悟,學會辯證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也能體會到文字表達的缺陷和文字表達的優美性。

《論語》是整個儒家思想的藍本。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的傳承過程中一直處於核心地位,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裡很多時期都佔據著主流位置。儒家思想是讓「自然人」成為「仁愛人」的思想,可以說既是理論又是實踐。

而讓儒家思想真正落地、生根發芽在於其實踐性。所以說儒家思想是一部實踐哲學,是一種體驗、體悟的學問。其核心要義在於實踐。

《論語》中沒有晦澀難懂的語句,都是有關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坐、臥、起、行的道德要求和修行。所以讀《論語》的難點不在於懂不懂,而在於有沒有去實踐和執行。由於《論語》是一種生命學問、是有關於生命體悟的實踐,只要用心去讀,在日常生活重去實踐,就會有所觸動,這正是《論語》的生命力所在。

11樓:susan

經典能夠被稱之為經典,就是因為它們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不同人看它有不同的感悟,同乙個人在不同年齡,不同境遇也會有不同層次的感悟。

12樓:金石玉貝

不要相信那些玄學家。你懂了他們會讓你覺得沒懂,沒懂他們又會讓你覺得有點懂。

先秦十四子解讀

《道德經》《論語》畢竟是先秦古人的東西,切忌過分神話、沉迷於虛妄,讀的時候最好與現代科學相互印證,不要掉入古人的陷阱。

13樓:鐵會生鏽

這兩本書對人的指導意義不大,幾千年前的智慧型了還能指導資訊社會的當下?不識字的人迷信神佛,識字的人迷信古文本古先賢。

論語裡面的語言對話,沒有實在意義。孔子說的話,無從知道他老人家是在什麼樣的語言前提下說的,只就對話理解完全是斷章取義。

樊遲問農,這個事情為什麼會記載下來,還成為了乙個汙點,孔夫子瞧不起莊稼人。孔夫子開學,課程是公開的,不包括農圃之事,而樊遲還偏去,是不是故意讓孔子難堪?你開的輔導班是數理化,偏偏有個人要報游泳班,這合適嗎?

14樓:柳川

我也是最近這兩年才開使看國學。覺得一些道理雖有理解但是浮於表面,或者非作者本意。但是,無所謂呀,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西遊記從小到大我們看了那麼多次,每次感覺都不一樣。很多大道理也是如此 ,說乙個最基本的「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大家從小就開始聽,感覺理解了,可是多少人還是衝動滴跟錯誤的人結了婚,直到某一天恍然發現眼前人不是那個對的人才後悔,可是悔之晚矣……

15樓:宇宙靜修

看所謂國學,關於是否懂了還是可以不懂。根本不重要,古代人使用大腦發明的價值觀精神資訊遺存,和今天的沒有什麼區別。任何人如果在那個時代,都可能創造造出來那套東西。

論語和道德經也是它們總結前人的觀點。說先發對歷史歷史崇拜症,俯視平視歷史和歷史人物才能讀懂歷史

16樓:牧神

我覺得《論語》《道德經》從某一點來說就是老子,孔子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感言。

他們是人,你也是人,客觀來說他們的感受被文字所承載,而你又讀了這些文字,從而又感受了他們所感受的感受。

即有感。

文字本質上就是感覺的載體。

17樓:堅定不移

懂?還是沒懂?

談談,我在讀這些國學經典時的一點點感受,我們流傳下來的國學經典,受其當時社會的種種影響,都是一些特別精簡的文字,都是先賢的大智慧型,後世之人讀後大都是侷限於本人對經典的個人認識或感悟。就是同乙個在不同時期,讀同一部經典,得到的感悟也是不盡相同的。

雖然讀的是同一部經典,但每個人的認識應該是不同的;這也就是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的原因吧——因其源遠流長,常讀常新!

18樓:趙俊

懂還是不懂,不是最重要。也只有證得了,那個迎之不見起首,隨之不見其後的恍惚的道體。或者證得了大學之道的明德,孔子一以貫之的道體。那麼才是真正看懂《道德經》和《論語》。

19樓:覺明子

舉個例子吧。

乙個從來都沒吃過糖的孩子,某一天忽然嚐到一口蜂蜜。他忽然就知道了,這就是甜。

你能說這孩子真正懂得了甜嗎。

或許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嘗到了所有的甜 ,微甜,純甜,酸甜,又苦又甜。又在甜之外感受到了甜。這個時候,或許他才有說懂了的資格。

《道德經》《論語》的甜,是真實存在的,嚐過一口的人都會感到。但是,這甜,也僅僅是小孩子吃第一口糖感受到的那樣。

有了甜的感受,值得慶幸,但是不要忘了,後面更多的甜還在等著你呢,就看你能不能嚐到。

20樓:白羊

似懂非懂,一點都看不懂的那是傻子,自以為看的很透徹的那也是傻子。就像有一條通往天上的樓梯一樣,從你踏上第乙個台階的時候就已經走上正軌了,但是它到底有多高有多深你並不知道,只能說走的越遠收穫越多。

21樓:貫真

有所感觸自然是懂了一部分才會有感觸,這種感覺可能有點像老子老師所言「忽望」,真道若海而無止,隨之不見其後,迎之不見其首。偶有感觸而見真道,可謂忽望而偶和道也。唯以吾今之道,御吾今之有,恆守貫吾道之寶,常忽和真道而愈明真一,方有望入道海而合道。

22樓:起行

沒看就似曾相識,每個人第一次翻開經典都是這個感覺,一大堆耳熟能詳的成語格言撲面而來。很正常。儒家、道家的東西,不是單單寫在書上的文字,更是融入我們的文化裡,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從小父母師長親友耳提面命口授言傳身教於我們的,父母叮囑的,老師講授的,我們讀書讀的,平常辦事處世經歷的,都是這些東西啊。百姓日用而不知,聖賢教誨早已注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了。你當然是懂了。

字裡行間,穿越兩千多年的心靈共鳴,夫子莞爾一笑,與我心有戚戚焉。

23樓:opu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小時候讀還不知為何物。

我覺得人要有乙個契機沉澱,才會深刻感悟。

24樓:八零後愛明史

懂和不懂都是主觀體驗。由於主觀性的限制,再是國學專家,都不敢說自己能完全讀懂中式哲學!中式哲學突出的是乙個字悟!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希望你不要把懂和不懂納入中式哲學裡面,這個和科學數學等學科不同,你只能悟!!!

25樓:隨心所欲不踰矩

懂了但不是全懂,每乙個知識都是多元的,我們學習任何知識都是在盲人摸象,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基於已有的認知摸到象的一部分。你摸到了腿你可能會認為那是柱子,你摸到耳朵你可能會認為那是蒲扇。人類的學習的本質就是已知解釋未知,你有所感觸證明你看到的內容對你的某些認知產生了印證,你可能過一段時間再去看相同的內容,你又會有不同的感觸。

子曰:溫故而知新

26樓:絲路天使

首先為什麼一定要糾結「懂」這件事呢?難道凡事都必須要弄得一清二楚才可以嗎?那麼難得糊塗該如何解釋呢?

其次,每個人的信念體系不同,對於「懂」這個事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我的懂跟你的懂可能完全不搭噶。所以,「懂」也是個完全不能言傳的個人體驗。你說懂了就懂了,你說沒懂就沒懂。

如果凡事都只有乙個標準的答案,就好比每個人都吃三個饅頭就飽了,多吃少吃都不能稱其為飽,那樣「懂」這事就好解釋了。可是若真這樣的話,人生豈不是很無趣嗎?

所以,懂也好,不懂也好。有用就好!對自己的生活有用就是最好的了!也不枉老先生們一片心意

27樓:FATAN

經典就是千人千解,不同人,不同階段,每次讀都有獲得有感悟。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不要去追求唯一解讀,你獲得的感悟,就是這些書對你的現階段的價值。

熟背古典書籍如《道德經》《論語》,就算似懂非懂 隨著時間和經驗積累,真的會慢慢理解透徹嗎?

Humphrey 大學時,研讀過 道德經 認真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仔細對比很多不同的大家的解讀,大部分章節能背誦。但不是很熟練的水平。十年過去了。還能記住三兩段吧。作用?我是程式設計師。道德經裡對世界的認識,我大部分是不贊同的。作用為零。 are here 像我這種沒有悟性的人,我覺得吧真的可以 舉個...

為什麼很少有人推薦《易經 》《道德經》《論語》等經典著作呢

簡e 朋友,你說的很對,我幾乎不推薦,也不敢推薦。除了時代久遠,都是古文外,最核心的是這些書籍智慧型太高了,高的難以想象。無上甚深,無上微妙。也可以說,門檻太高,登上去太難,登上半山腰,再也上不去的人不少,摔壞的人也不少。推薦這些書,萬一成就不了,反而害人了,乃是罪過。並且讀這些書,有時和文化水平無...

現在看易經,看道德經,看論語的人多嗎?

forestlaw8088 年輕人很少看 易經 道德經 論語 其實挺好的,沒有必要一定看,年輕人要的是經歷和歷練,等人生慢慢有了沉澱,對於世事有了自信而篤定的觀點,就會慢慢對 易經 道德經 論語 產生興趣,有了再認識,不再覺得是木用的廢話。傳統文化根植於每個中中國人的內心,喚醒只是時間問題,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