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天取經為什麼不選擇更近的路線,而要繞乙個大圈?

時間 2021-05-11 23:23:16

1樓:望山湖主

在《行者玄奘7:東歸故土》中,玄奘毅然東歸,將西行之路又走了一遍,只因為當時對高昌王的承諾,歸來留下三年陪伴。

重走西域雪山,玄奘與唐王李世民的故事逐漸拉開,女兒國前緣再續,高昌亡國,《大唐西域記》寫作緣由,辯經,藥王訪醫,一幅幅精彩的序幕拉開。

望山湖主:《行者玄奘7:東歸故土》|此去長安,失我一身自由不負水月菩提

在《行者玄奘7:東歸故土》中,我們看到這個孤獨僧人的心靈之旅,看到當時家國環境夾縫中的玄奘,這裡並沒有《西遊記》中的群魔亂舞,天可汗與玄奘的關係也是如此微妙,佛道之爭也非常激烈。沒有西遊記中的玄幻,有的只是一位目標堅定、步履執著,德高服眾的客僧。

不知歸去會有怎樣的境遇,可他仍決心歸去,哪怕失去一生的自由。

玄奘是私自出關的,並未獲得批文,私渡出關的罪不小,但是玄奘仍然在眾多人的幫助下踏上西行之旅。歸來時,戴罪之身,大家都為他擔心,可是他的心中只有蒼生,無懼個人安危。直到之後劉善因點醒玄奘「教化萬民是朝廷的事」,這個通透的僧人才明白,紅塵中弘法也是需要兼顧朝廷的想法。

玄奘在西域的影響力很大,以致於李世民都非常忌憚他,他為了換取佛法的有利地位,表明心跡,無心朝政,失去他的自由,主動被唐王監視,終其一生,青燈古佛。但是很多僧人卻不明白玄奘,覺得玄奘手眼通天,他出入皇家富貴,他可以改變一切卻不作為,這都是他的鍋。

在《行者玄奘8:譯場春秋(大結局)》中這種矛盾表現的尤為激烈,他有心改變,但是很多事情卻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很多事情也不是他可以改變的。很多簡單的事情背後,都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不是我們看到的表面,我們卻用我們天真的思維去想當然,不免可笑。

2樓:vanchao

其實玄奘走雲南線不需要穿越杜律明走的野人山的,那時候已經有毒身古道,五尺道等,從成都-雲南-麓川(瑞麗),再穿過孟養(緬甸)到達印度,線路短多了。六詔只是洱海附近的區域,不會對玄奘造成多大影響。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沿途部落不姓佛教,玄奘是追尋佛教傳入線路去尋根源的,而不是純粹為了到達印度,假設玄奘是個商人,他絕對會走西南線路。

3樓:冥蝶

更近的就是西南那條線,但雲南那條路只是看著近,在當時真的不安全。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玄奘偷渡出關,一路西行。兩年後,抵達天竺。玄奘在那爛陀寺學習了五年,然後在印度各地遊歷,之後仍舊回到那爛陀寺。

貞觀十七年,玄奘啟程回國,貞觀十九年,玄奘回到長安。後來唐太宗在洛陽召見了玄奘。

玄奘走的這條路非常遠,幾乎是繞過了青藏高原。當時西南也有一條路通往印度,也就是傳說中的茶馬古道。為何玄奘不走這條路?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西南茶馬古道,是從四川,經雲南,緬甸,抵達印度。這條路需要穿越橫斷山脈,一路上多崇山峻嶺,進入緬甸則是熱帶雨林,路非常不好走,能不能找到路都難說。

而且這一路人跡罕至,野獸出沒,其實非常凶險。

不要說公元7世紀的時候,就是到了近代,抗戰時期,遠征軍入緬作戰,都遭遇了無法想象的困難。

相比之下,西邊這條路要好走得多,只是遠了點。

佛教傳播路線分為兩支,一支沿著西北絲綢之路,先傳到西域,然後傳到漢地。

另一支稱為南傳佛教,傳播路線是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後來傳入雲南。

玄奘西行的那個年代,一路上的國家基本都信奉佛教。玄奘出了關之後,作為一名大唐僧人,一路上雖然苦了點,但是一般會得到好的招待,比如高昌國王就苦留玄奘。

即使那些國家不招待,沿途也會有寺廟可以住宿。

總的來說,這條路是比較安全的,尤其是對於乙個僧人而言。

相比而言,西南那條路就很難了。雲南當時正處於六詔時期,不信佛法,相互攻擊。乙個僧人跑過去,估計會死得很難看。而南傳佛教在很晚的時候才傳到雲南。

玄奘最開始申請西行,結果被朝廷給拒絕了。第二年,玄奘乾脆就偷渡出去了。

史書記載,玄奘當時是晝伏夜行,才得以偷渡成功。後來玄奘回來的時候,唐太宗召見,問他當時怎麼不打招呼就走了。玄奘回答,當時打了申請,皇上您不批啊,我只好悄悄溜了。

從長安往西,出關相對近一些,路也好走些。

而西南這條路,從長安出發得翻越秦嶺,估計還沒翻過去,就在四川被抓了,取經的事業估計就涼涼了。

總之,在當時,西南這條路是非常不安全的。

4樓:美的慢箭

做為乙個曾經去過玄奘回國路線第一站的人,我來淺薄回答一下。

首先看一下這個圖

這裡叫「阿爾塔什」,是新疆喀什地區位於崑崙山裡的乙個小村子。順著這條河往山里走,也就是往西走,翻過冰達阪就抵達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帶。

看起來很靜謐美好是嗎?

請看下圖

這是航拍圖,可以想象翻過冰達阪的難度吧。

玄奘回國路線就是從這條路走回來的。

那麼問題來了,他去的時候為什麼要繞乙個大圈子?

我猜他去的時候不敢冒險走這樣幾乎是有去無回的路,

所以他選擇了更遠但是更安全的路線。

因為已經學成歸來,無論是長途跋涉的經驗,還是心性皆已經能夠有勇氣挑戰一下這條路線。

雖然玄奘只是從這裡經過而已,但是村里的老人告訴我,山裡面有佛的腳印。

我並沒有親眼看見這個腳印,老鄉說「像拖拉機那麼大」,村里只有十幾戶人家,但是他們祖輩相傳著佛的神蹟。

歷史記載,玄奘在這一帶停留了一段時間,在「朱具婆佛塔」講經數日。

那麼我是怎麼到達這個村里的呢?

我沿著葉爾羌河一直走到沒有路的地方,然後步行了一整天,傍晚到達了山腳下。隨行的村裡人看我們實在走不動了,派人進去山里找了一匹馬,我騎著馬走了大概半個小時左右。

終於到達了這個村子。

也許這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路,沒有親自走過的人無法想象。

而這只是玄奘走過的路的百分之一吧,所以想想玄奘一路上經歷了什麼,

也許不會有人知道他為什麼選擇這個路線,我想,走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的是留下了什麼。

我親見他留下了數千年還在被人傳頌的一種思想。哪怕在世界上這樣荒蕪的角落。

他是乙個很偉大的人。

5樓:

2023年後的人類問,為什麼21世紀的人旅行為什麼不選擇任意門,而要選擇搭飛機?

請問題主要怎麼回答?

真是「何不食肉糜」已經到了到處都可以用的地步了。

6樓:無塵光

那會沒衛星地圖啊,連地球是圓的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走啊,現在用個導航都經常把人導到坑里去,你還期望什麼阿,能找到印度都不得了了。

7樓:

首先,玄奘是偷渡出國的,道路選擇有限。

其次,真要是走直線,從青藏高原走。唐朝和吐蕃當時也沒合適的關係,與王玄策不同。

玄奘是貞觀三年出發的

松贊干布是貞觀十五年迎取的文成公主

王玄策是貞觀十七年出發的

差了十幾年時間,外交關係早就大不同了

如果像張騫那樣去天竺,那時候雲南是六詔,也不如從中亞走合適。

8樓:dhwa

題主怕是沒玩過文明,你沒抓到迦太基的話,有時候就可能要繞很大的彎路咯~

其實迦太基技能前期沒啥,所有的山一天都下不來,掉一半血太虧,不過後期工人修山路的話~~emmmmmm……超省路程

不過修山路操作不好的話挺容易死工人的,個人覺得這算是乙個還原現實的彩蛋吧,畢竟很多人以為青藏高鐵路之類的都是憑空造好的……

9樓:bruce sun

走過青藏線,翻過崑崙山一直到唐古拉山都是海拔5000公尺左右的可可西里,基本是無人區。崑崙山到青海湖中間幾百公里也基本是無人區。

10樓:而獨自

看完了央視的紀錄片,這一種西行好多人死了,特別是在雪山那裡,有一半的人員死在了雪山上,玄奘沒有事,他走出來了,他這一路西行也犧牲了很多條生命。

11樓:zhao712

三條線路。海路,穿越吐蕃,絲綢之路。海路明顯的不可能。

沒有錢,而且還是非法出境。那麼另外二天路怎麼選。唐初的吐蕃屬於蠻荒之地,和唐朝沒有多少交往。

在漢朝和隋朝,當時不涉足吐蕃。所以唐朝對吐蕃的知識知之甚少。

但絲綢之路經過漢朝的經營。已經非常成熟。漢武帝時候擊敗匈奴,在西域建立了完善的驛站制度。建立了絲綢之路。

因此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古代的絲綢之路是無法理解的。絲綢之路不是建立在道路上,而是建立在完整的驛站制度上。絲綢之路本無路,因為有了漢朝建立的乙個個驛站,才有了絲綢之路。

所以,玄奘只要沿著乙個個驛站,就可以一路到達西域諸國。所以對於一無所知的吐蕃,必定是前途渺茫,因此絲綢之路才成為了唯一選擇。

12樓:操秀蓮

暑假剛去過西安、天水、敦煌、哈密、庫爾勒一線,也經過了火焰山,那邊不像東南沿海到處都是道路,巨大的乙個省裡到現在總共才縱橫三四條路,經常三四百公里沒有人煙,我這蠢貨有一次還路上沒油了,想想玄奘吧!唉,真想重走取經路,有一起的嗎?出國能開車嗎?

13樓:王德超

隔了小一千年,同樣是乙個人,走遍大山名川的徐霞客,到雲貴轉一圈的結果是——雙足俱廢。。。

西域都是佛國,這一條路線看似常,卻是已經有上千年歷史的絲綢之路,也就是說,大部分的路還是靠譜的。

14樓:王仁銀

推薦看央視2011紀錄片《玄奘之路》,裡面有關於玄奘的一切答案。共六集,愛奇藝有正版,分成十二小集。我看了整整一天。不可錯過!

15樓:[已重置]

還有乙個可能的原因:唐朝時期,西北地區其實沒有那麼乾旱的,比如黃土高原在唐朝的時候還是原始森林。。。。中亞地區也是佛國林立,如果那裡的氣候像現在這樣惡劣,誰還會定居在那裡。

16樓:文謙

當時這條路都已經是無數僧人用性命開闢的便道了。一是當時地理知識沒那麼發達,只有循規蹈矩走尋常路,不然死在哪都說不定。還有就是要是直走,要翻越天山,翻越青藏高原,翻越喜馬拉雅山從尼泊爾到印度,那也是不現實的。

17樓:Ivony

大體上去印度只有三條路

一條就是玄奘走的那條,從新疆(西域)繞到巴基斯坦到印度。

另外一條可以從橫斷山脈,即雲南那邊穿過去。

最後可以走海路從馬六甲過去。

我想LZ問的是為啥不走昆明那條路。

因為那邊人跡罕至,山路難行。當然最重要的是那邊根本就沒人,沒人意味著沒地方化緣,會餓死的呀親,,,,

18樓:

「更近的路線」都是橫貫青藏高原加塔克拉馬幹沙漠,連現代人跋涉過去會死掉。繞路的都是比較豐富的中亞地區,有人,有村,有路,有飲食

19樓:王建雄

……你給我走個青藏高原翻個喜馬拉雅試試……

好吧我激動了……

如果你查下漢唐時,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就知道玄奘法師其實是逆這個路線而去的,而這個路線其實是當時中國與西亞各國的路上商路,在當時測繪技術極端不發達,連張像樣的地圖都找不到的時候,這條路是明顯已經探明可行的路線了。

西遊記,為什麼要大鬧天宮和西天取經?

無證騎士 為什麼要取經呢?如來講罷,對眾言回 我現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 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 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 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 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

為什麼西天取經是四個人去取,而不是五個或者六個?

先說是不是 西天取經明面是五人,提問中明顯是少了司機 白龍馬 其實暗中還有乙個輪值的保鏢團體 第十五回蛇盤山諸神暗佑鷹愁澗意馬收韁 哏哏的吆喝,正難息怒,只聽得空中有人言語,叫道 孫大聖莫惱,唐御弟休哭。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祇,特來暗中保取經者。那長老聞言,慌忙禮拜。行者道 你等是那幾個,可報...

為什麼諾基亞不選擇 Android ?

奇兔刷機 當年google確實是找過諾基亞尋求合作,但是被諾基亞拒絕了。一方面,當時諾基亞自己的塞班系統遠比當時的安卓成熟的多,生態也完整的多,就是iphone真正牛也就是從4代開始的,在此之前iphone在S60系統的手機面前真說不上有多大的優勢。另一方面,諾基亞當時確實對手機發展的趨勢認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