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金剛經中的「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電亦如露 應作如是觀」這句話。?

時間 2021-05-11 19:41:31

1樓:梵夫

講的是有為法具有的六個特徵:

1.如夢。我們平常做夢,其實是乙個心識產生的境界,其中雜糅諸識。有為法也是如此,一心所現,諸識雜糅。

2.如幻。就像是變魔術一樣,無中生有。

3.如泡。泡指泡沫。就像大海泛起的泡沫,有為法也是依自性海而生,也歸於自性海。

4.如影。影子是沒有實質的。有為法也是如此。沒有實質,只是現象。這種現象也跟影子的產生一樣,是覺性照自性而成。

5.如露。這是指有為法的因緣和合性,如早上的露水。

6.如電。指的是有為法在深層次的生滅都是極快的,如電光火石。

修行要從一切事物的這六種特性去觀,就能獲得正智。

補充幾句:

「如夢幻泡影」是大乘觀,配合《華嚴經》去看,就很好懂;「如露亦如電」是南傳的名色觀,配合《清淨道論》看,也很好懂。

2樓:珂玎

這四句話,是修大乘佛法的乙個心法,注意最後一句話「應作如是觀」。

小乘要證「人無我「,通過觀修沒有常我來斷除煩惱障,從而斷輪迴,觀修和體悟是方法,目的是斷除煩惱從而斷了輪迴。很多人把無我當做真理來理解,忘記了目標,進入了邏輯思維的是非判斷,非要在邏輯層面肯定無我,否定有我。其實不要過多地執著於有我對還是無我對,只是按照佛陀教法觀修就可以了,把「人無我」當做修行的心法就可以了。

大乘在證了「人無我」後,需要進一步修「法無我」,目標是斷了煩惱障後,還要斷習氣障和所知障,最後成佛。金剛經在闡述行者實修「法無我」的心法。一切法依因緣所生,並無常性。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電亦如露應作如是觀」,如是觀的目的是進入禪定狀態從而斷除習氣障和所知障。理解金剛經這四句話的目的,是為了進入金剛經的境界。

如果只從哲學角度去理解和闡述人無我和法無我,是走入了繆區。

3樓:我叫廢物弟

大王!如人夢中見於國中第一端正最勝女人,於彼女邊得聞微妙可愛音樂,彼人聞已以彼樂音而自娛樂受五欲樂。是人覺已,憶念夢中可愛音樂。於意云何?夢中所見是實有不?」

王言:不也。

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所見最勝女人、可愛音樂畢竟是無,況五欲樂。是人但自疲勞,都無有實。」

4樓:影子先生

不要嘗試用邏輯去理解,沒有任何意義。

金剛經講空,這句話講有為法本質上都是空的,就像泡影、電、露水一樣,並不是恆常不變的,讓我們以平常心看待,不必執著。

如何理解金剛經 一切法皆是佛法?

哈哈 法 在不同上下文理由不一樣的意思 軌持教法 事物etc。之前總結過至少有七種不同的含義 這個裡面所說更偏向是教法,特指 蘊處界 三科,比如可以用五蘊來涵蓋一切,也可以用6入處來涵蓋一切,即這些分類的教法都是佛的教法。 咕嚕捨小二 人人平等這句話很多人都會說,父母見子女,老師見學生,領導見員工,...

金剛經中所說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說 應該怎麼去理解?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屬因緣故。未生者生起,已生者逝去。一切有為法,如琴之音,恆常為新。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常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我們說名與色為無常,因為它們出現,然後消失。如一件事從沒生起,我們不能說它是無常。什麼事物從來沒有生...

金剛經 裡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能如言而取嗎?為什麼?

麻袋長老1234 所有聖賢證得的無為法是一致的,但是每個聖賢會對眾生有不同的智慧型顯露。雖然聖者證悟的法性都是空性 但是每個聖者都有不同的智慧型法語,就和宇宙一樣,如此的豐富多彩無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滅虛空體,各別自證智行鏡,三世諸佛我頂禮! 寂智貓 有為法指集諦所顯 無明 行 有為 識 名色 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