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能否分為現代漢服與傳統漢服並各自發展?

時間 2021-05-11 16:43:29

1樓:一堆點點毛

最扎心的是,其實很多復原款特別日常,比如宋制

反而是商家改良過的,只適合去玩拍照……比如說兩片式,加長裙襬到12公尺,誇張滿繡……

2樓:你的白晝

不可以。

漢服運動最開始的時候,給漢服的定義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

現代漢服只能夠是已傳統形制為基礎、輔以現代審美的布料或裝飾,那些自創形制及支援自創形制的,我告訴你,漢服從清代斷代到現在,你們所謂的「現代漢服」跟真正的漢服屁關係沒有,都是商家意淫出來騙錢的,你們被賣了還幫人數錢,能不能有點判斷力。

3樓:海客阿明

當然可以呀。

能提出這個想法,說明有些朋友已經思考到比較本質的問題了。不過,按你的說法,「傳統漢服由古代文物形制的服飾構成」,「現代漢服由改良、漢元素、漢風等非文物形制的服飾構成」,這只是邁了乙個小步子。

畢竟你這種區分,是按「與古代衣服」的相似度來劃分的。相似度百分之一就叫現代漢服,相似度百分之百就叫傳統漢服。那麼,誰來判定這種相似度呢?裁定權掌握在誰手上?

實際上,無論按不按「古代文物形制」,漢服都是現代仿製的衣服。既然如此,不如這樣劃分——按古代文物復原的稱為「復原服飾」,時下流行的所謂「漢服」「漢元素」「漢風」「改良」,統統歸於漢服。

不客氣地說,所謂「改良」「漢元素」「漢風」乃至於正版「漢服」,都是在無力復原文物,又想增加自己喜好的情況下,借「傳統服飾」的皮創造出來的。因此,它們就是一種時裝,跟歷史上的傳統服飾關聯度較小,沒有多少文化傳承,重點在於穿出去,賣出去。而復原古服,講究的是「復原」,關鍵在於「像不像」「是不是」,與漢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思路。

漢服圈之所以紛爭不斷,一大原因就是,創造漢服的人(就是無力復原古服,又不肯學習,又想得太多的),長期拿著自我創造的漢服為尺度,以「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自居,與人爭鬥。

而為了讓這一運動健康發展,漢服圈有必要做一次割裂。即承認自己創造的漢服,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是你們熱愛古典文化,渴望它復興而仿製出來的新衣。那樣的話,消除掉概念之爭,借助民族主義的思潮,這一運動也許能成功呢?

當然了,我就是提個建議。看不懂的,那就算了吧。

4樓:啟辛草

早在漢服興起早期就已經有了這種劃分。

其實就是分為重視復原的漢服和融合現代特色的漢元素。

只不過現在漢服商家都想兩邊兼顧所以都兩邊一起賣,造成種類混雜。

隨著時間和人們審美變化,必定會分化。

5樓:不幸會不久仰

謝 @青水碧於天 邀,回答這個本該沒什麼太多爭議的問題。但是看到一些東西真的有點憋不住。

都2023年了,居然還有人認為傳統形制的「明制漢服」能適應現代社會時尚?服裝發展了這麼多年彷彿全活回去了?

先說結論,現代與傳統兩方面分支發展勢在必行,這不是單靠乙個「形制」就可以躲的過去的

了解一點服裝發展史的人基本上都應該知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體系是一種常態,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亞洲。即使是所謂的現代風,也是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一點點累積而成。古典服裝在現代社會中的存在意義更多的是一種民族文化的代表,而不是類似與漢服中的某些令人頭大的「正統之爭」的。

即使是現代某些漢服黨推崇的和服文化,也曾經在二戰之後面臨過斷絕危機,藉由「資本」介入包裝,才重新煥發生機。如果非要糾結的話,現在的和服和明治與大正時期的,就不是一種型別的東西。

而按照現在漢服的發展來看,面臨「現代與傳統」這個選擇可能會比預想的來的要早。畢竟現在資本已然進入,而改良·仙服·形制之間的問題從未斷過,已經到了是選擇良性還是惡性的路口了。

最理想的結果是,帶有復原特色的「傳統漢服」出現在中國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與文化教育中,而帶有現代風格的「新國風」,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支。各歸各位,結局美滿。

畢竟我是真的不想看到「夭壽了,錦衣衛又上街買菜了」這種服裝功能不符合的情況出現了,多了容易辣眼睛。

但是看看現在漢服大環境裡的種種問題,可能是很難。畢竟現在對於一些人來說,發展可以不要,但是吵架是一定要吵的。「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什麼時候能分出「現代需求」與「傳統文化需求」,漢服在大多數人眼中的地位可能才能夠正真的正常。

6樓:意闌珊

請看下圖

在傳統形制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復原傳統風格的漢服,可以創造仙氣風格的古典漢服,可以加入現代時尚元素變成時尚的漢服。

這都是在堅持形制的基礎上

至於漢元素,衛衣上用個交領也能算漢元素,太雜了,你看魚香肉絲發展到全國,有的青椒炒肉絲也能叫魚香肉絲了

不堅持形制,覺得無所謂,你今天兩片式抄了日本和服,明天是不是準備拿和服韓服說是漢服。

你看日韓不笑死

真的懶得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讓日本:中國古文化在中國已經消亡了,在日本存在著。這樣的話成現實?

現在商家發明的沒乙個是方便的,魏晉風,兩片式齊胸裙,「曲裾」。去正確形制中尋找,有仙的還正確還方便穿。

7樓:七月流火

我覺得其實現在漢服圈裡漢服很多其實都算現代漢服吧,有些並沒有歷史的實證。所以我覺得是能的,漢元素也是現代漢服啊。但是各自發展我覺得可能比較困難,因為現在很多歷史上的傳統漢服都沒有研究清楚,所以基本上很多店都是這兩種衣服一起賣。。。

而且我覺得漢元素總歸也是漢服,只是更適合現代的漢服,如果改良的好的話,是件好事。其實我是覺得它們可以一起發展的,在不同場合可以穿。終歸都是漢服。。。

8樓:研究結果表明

保留元素,迎合現代需求是最好的路子了。

可惜極端漢服黨看不起這種改良的路子。

他們也許都沒上過學吧,不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9樓:

改良,漢元素,漢風,說白了這三個中絕大部分都是想做傳統漢服的失敗產物,大多數是改劣而不是改良,真的沒幾個是自己有一套獨特的美學價值的,中華文化和國外文化結合誕生了海派文化,誕生了華僑文化,但是你做的low了,比如學日本的視覺系學不像,就變成殺馬特了,想用歐式的裝修風格和中式結合,結合不好的結果就是現在農村的暴發戶審美。

滿腦子想賺快錢而不是用心設計的那些商家否定漢服形制研究成果並不是他們有更好的東西拿出來,而是他們懶得花時間和金錢去研究去考據。你為啥覺得他們就樂意把時間和金錢投入在創新和設計上了?傳統文化和現代結合,前提是對傳統和現代都有深刻了解,而不是出於知識量貧乏的妥協產物。

10樓:鎮墓獸

可以,並且早就成功了。

或者說,這是傳統漢服死灰復燃罷了。

傳統漢服的招魂運動在最近才開始。但是現代漢服早就被廣大人民所接受並使用了。

比如說這個,這是最為被廣大人民接受的現代漢服,不是和傳統漢服沒什麼關係嗎?

11樓:傾宵

不能,首先傳統明制明顯更適合現代風格,無論是時尚街拍還是各種現代花裡胡哨的場景都能輕鬆駕馭,然而旁人口中的「現代漢服」受限很大只能在古風場景裡才能做到不違和,明確表達了是根據影視臆想的一種服飾,這樣的一種型別如何做到「現代」??

12樓:學畫畫的阿宅

可以,而且目前已經有了趨勢,現在很多女孩子買漢服是出於新奇好看,真是為了所謂儀式感、「中華(漢族)文化傳承」的少了。

(咱們今天不談空的,不講什麼虛無縹緲的儀式感啊,民族責任感啊什麼落不到實處的,只談漢服本身的發展需求。)

這種由繁複服飾構成的儀式感本來就是乙個偽需求,

現代中國社會的結構決定了人們少有需要這種定位類似和服的傳統風格禮服的地方,正式官方禮服有旗袍中山裝,平時的中國風服飾有禪服等一眾,

漢服在這種大環境下是不可能以一種完全泥古的方式作為婚服之外的任何服飾實現大眾化的,當禮服得不到官方認可,當便服存在不及普通衣服舒適的問題。

所以改良勢在必行。

很明顯,現在的漢服分成了兩派,中間有很多交叉。

我之前將其粗略分為「漢服娘」和「同袍」,也可以引申為「流行派」和「保守派」,將其特徵完全分開,如有與您觀念不同之處,也許是因為兩派交叉,觀念混合的原因,此處只寫其純粹特徵。

對於流行派來說,其實所謂山正、形制、「華夷之辨」不那麼重要。她們是在漢服因網路傳播而迅速發展之後開始大規模擴張的派系,現在漢服運動的主力軍,所推崇的漢服是新式的、時尚的,最近也開始國際化。這是一條非常正確、實踐性極強的道路,準確把握了年輕人尚新奇時尚的需求,將漢服往流行文化方向發展,年輕化、日常化。

在漢服童裝方向則是取得了更大的效果,很多父母都喜歡這種較兒童旗袍更顯童真童趣的中國風服飾。

這些服飾已經在人們的生活有一定位置,迎合了人們的需求,尋找著傳統元素和現代生活的平衡,謂之「現代漢服」。

對於保守派來說,漢服要「復興」,但需要以傳統的形式。我認為一味泥古終究不能適合於大部分人的需求,終究只是小部分相對有錢有閒的人的興趣。完全符合古法古制的「傳統」漢服只能存在於亞文化中,現代生活找不到位置(有的人能做到穿傳統漢服工作上學,但不代表其他人必須要有這份情懷去忍)。

我覺得在這片浪潮之後,「現代漢服」將會與現在的「漢元素」合為一體,成為日常服飾。而「傳統漢服」將會回歸其原有的亞文化位置。

13樓:幻十郎

不能。首先,形制本質上屬於考古範疇,民族服裝本身就是繼承和不斷發展的。

其次,世上好看的服裝有很多,但真正推動漢服發展的從來不是好不好看,而是漢服本身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道統。將傳統和現代割裂就意味著漢服道統的斷絕,其背後的民族精神也將名存實亡。

14樓:小未央啊

不需要漢服分為有形制的漢服,以及有漢服元素的漢元素。

光漢服的形制跟山正就能撕逼好久了,再來乙個現代傳統的更能撕逼了。況且我們現在所說的漢服都屬於現代漢服,如果是傳統的話那就是復原款,根據古畫或者雕塑來復原的傳統漢服。

若你真想搞什麼傳統漢服那你最好去挖墓來的快一點

現代漢服和傳統漢服的區別是什麼,我和朋友聊天時因為現代漢服是不是傳統文化這個討論了好久。?

已登出 等過個三五百年,現代漢服 也就成為那時的傳統文化了。你要是說在當代,現代漢服 是不是中國傳統服飾呢?那麼我的答案 不是。 對夜臥蘆花 現代 漢服屬於傳統文化。當今的漢服是21世紀初期的漢族人根據實際的穿衣需求,通過對漢族過往傳統服飾中原生態審美的綜合提取,組合構建而成的民族服飾。漢服的概念是...

近現代陝北傳統服飾算漢服嗎?

我就說漢服圈狹隘吧 清剃髮易服,所以清漢服不算,旗袍不算,中山裝不算現代改良漢服不算,仙服不算 以上就算了,現代陝西傳統服飾也不是了 那什麼算漢服?長的醜都不是唄 還有人說因為陝西傳統服飾有地域性,不能作為大眾認可的漢服那我還說現代所謂的漢服有階級性,我祖上十八代貧農,沒穿過,想必全中國古代更多穿的...

請問反對以形制劃分漢服與非漢服的朋友,能否提出明確合理的劃分方案?

何媌 我支援以形制確定漢服 但反對以屍衣裁剪圖作為形制的唯一標準 以樣本代表整體,那就需要樣本的特徵和整體特徵一致,樣本量足夠大,抽樣足夠合理 現在的屍衣顯然不能代表漢服所囊括的時間和空間範圍這個整體,所以以它作為排除標準很可笑 研究服飾史 研究圖案紋章 研究考古的時候,都是多方蒐集證據另一位知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