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吳語區的群眾講普通話時大多分不清前後鼻音?

時間 2021-05-11 12:15:39

1樓:

北吳這邊似乎(許多)前鼻音已經開始系統性脫鼻化變陰聲了,而後鼻音還沒開始脫鼻。用方言類推的話打字的時候 in/ing 與 en/eng 應該能勉強分清,但說話的時候不太可能出現北方話前後鼻韻那麼大的動程。

就我個人而言,區分普通話的 in/ing 是後來練習才學會的,但 in 我仍會習慣性發成齦顎鼻音或硬顎鼻音,ing 則模仿北京官話帶乙個動程,實際語流中偶爾還是會搞混。en 與 eng 母語不分,但不知為何講普通話時能夠區分。

但我也不是吳語母語者。(逃

2樓:小熊叔叔

我記得王力在《漢語史稿》裡說過,漢語各個方言的鼻音韻尾有八種形式。一些方言(比如湘語)一般只保留前鼻音。比如北京方言保留了前後鼻音。

有的方言保留了後鼻音,有的方言鼻音三分(前後鼻音以及 -m)。有的方言甚至沒有鼻音韻尾……

3樓:

因為中古音系的三個鼻音在吳語裡面已經合併不區分了,而且大多數鼻音已經脫落成鼻化母音,甚至有些地方因為和非鼻音相混了。

反過來普通話也不區分鹹山二攝啊。。(不分-n -m)三:上海話:se,普通話:san,廣州話:sam普通話為什麼不區分-n -m韻尾?

4樓:

因為不需要

吳語區的群眾,母語是吳語。而吳語裡面是沒有普通話裡的前後鼻音,捲舌音也沒有

這個沒有前後鼻音沒有捲舌音的語言從來沒有少幾個音而產生誤會,更不會出現無法交流的情況

所以要這個幹嗎呢

5樓:

改開後受過9年制義務教育的群體絕大多數能輕鬆分清楚前後鼻音,也能把音發到位,沒什麼操作難度。

或者換個角度說,我們用拼音輸入法打字的時候沒有障礙,錯誤率接近0。如果錯誤率很高,以我的觀念,會認為這個人文盲成分很高,就是沒像樣讀過書。

只不過,我們日常說普通話時候的確懶得分,沒這習慣,真刻意區分,互相感覺很做作,又不是正式場合講話或者普通話考試,分不分大家都聽得懂,幹嘛要分。

我真心覺得吳語區方言人口實際說話時把前後鼻音合流再正常不過,吳語裡很多合流音的差異也沒必前後鼻音小多少。

6樓:

有的地方也沒有-m啊,有好多地方入聲開始合倂了,有的已經全部變成喉塞音了,有的地方麻韻全部高化了,有的地方高母音裂化了,有的地方不分淸濁了,有的地方顎化程度很大了,有的地方沒有尖音了,有的地方介音脫落了。。。這有什麼為什麼啊。。。分不淸就是分不淸啊。。。

7樓:UntPhesoca

更正:作為北部吳語最僻遠、發展最緩慢、保留更多古老特徵的舊上海話直到 19 世紀中期還有前後鼻音對立的兩套韻母,能區分不少前後鼻音的字。但到了 20 世紀初,上海的前後鼻音對立就完全消失了(對上海而言,是前鼻音併入後鼻音;北部吳語其他地方可以是後鼻音併入前鼻音)。

其他地方應該在 19 世紀末也都不分前後鼻音了

所以 20 世紀以來的北部吳語區大多壓根就沒有前後鼻音的對立,前後鼻音的字(的文讀)都是同音的,在說普通話的時候大家也習慣不區分前後鼻音(因為當時確實不知道哪些字是前鼻音、哪些字是後鼻音,現在知道了但是習慣已經是不區分了)

原答案的第一段,適用於西南、江淮官話以及客、贛語,但不適用於吳語:

歷史上某個時期(宋代?)官話通語的曾、梗攝(也就是俗稱的後鼻音)的韻尾很可能是類似 /c(硬顎音)這樣的發音,在一些地方它們可能被發成 /(齦顎音)從而最後併入臻攝(也就是俗稱的前鼻音)的 n/t 韻尾。北系官話和中原官話則沒有發生這個合併,最終曾、梗攝變為和宕、江攝相同的韻尾

8樓:

南吳不知道,北吳大部分n ng都合併了,有的讀前鼻,有的後鼻,有的介於兩者之間。少部分地區ng讀鼻化母音。簡單說,除開鼻化,北吳各地不存在兩套鼻音韻尾

9樓:月鏡星橋

是時候看圖說話了。

(上圖)蘇州話音系。

上海話音系。

無錫話音系。

常州話音系。

韻母跑得更遠的南部吳語我就不列了(

簡單來說,就是吳語的幾種常見腔調中,相同主母音的韻母不存在不同鼻音韻尾的對立。例如蘇州話中,有n、n而無、(以及m、m)。

讀書是普通話,講話的時候為什麼講不好普通話

公子安ayakashi 普通話的普及程度在大陸是非常高的 起碼,如今的大部分孩子說普通話的時候肯定比說方言的時候多。但為什麼還是講不好普通話呢?這就涉及到了方言和普通話得差異問題。我雖然是南方人,但我的方言屬於北方語系,音調和普通話很不一樣,但是字的唸法大部分是相同的,少部分保留了古音。儘管如此,我...

為什麼粵語和普通話比吳語聽起來更富聲調性

滄浪之水 紹興話的單字調確實沒有普通話的跨度大 上214去51 平上去入 52 334 33 5 陰 31 113 22 3 陽 但是紹興話的連讀變調並不是失去聲調 變成高低兩調 例如美麗 上去 上平 反而是平調製降調。紹興話的連讀變調除了少數以上聲結尾,大部分是平去結尾。如果將陰陽調的音域分開,那...

京劇唱的是普通話嗎,為什麼從小只會講普通話但聽不太懂京劇?

萱叔寶 京劇上口字源於崑曲 南曲 中州音的簡化,像痴chee飛fi未vi喊xian臉jian解jiai人rin盟ming濃niong這類,都來自崑曲的一貫要求 另外比如潘念puan,初念cu,以及ing eng念成in en,則來自對南昆藝人口音的模仿。要之,都是長期學習崑曲的結果,而非什麼湖廣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