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末法時代如何堅持不退轉的修行?

時間 2021-05-11 11:34:36

1樓:平安微塵裡

"為何我學習佛法進進退退,我嚮往精進的狀態,也希望生出離心,"

是心不退轉?還是樣子不退轉?個人覺得漢地北傳的可貴之處是縱然再入六道百千萬億次,仍然能記得老師的教誨,給周圍帶來正能量.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2樓:

有些人一看到痛苦就奮發努力,一看到快樂就感到滿足,停滯不前,這樣的輪迴,深入到一定階段都會帶來快樂,這個時候快樂就是障礙,執著於快樂,就在這個層次無法超脫…我之極樂,彼之大苦,沉迷已久,以苦為樂…

3樓:護法居士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

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樓:自在之路

您說:"為何我學習佛法進進退退,我嚮往精進的狀態,也希望生出離心,要是能放下出家或全心全意在家修行更好,但是業障太重"

您業障一點都不重,反而沒甚麼業障,由您嚮往精進,也希望生出離心,就知您沒甚麼業障。

只是對學佛的次第不了解罷了,學佛在過程,能時時加入乙個"練習覺觀",您就在精進,您就在趣向出離心。

練習覺觀自己的"嚮往精進的狀態"的心態,練習覺觀自己的"希望生出離心"的心態,及練習覺觀自己的"要是能放下出家或全心全意在家修行更好"的心態,能時時練習覺觀自己的心態,就在精進,就在趣向出離心,就在在家修行。

學佛的次第是漸次的,不是想要就有的,有時"想要"反而更達不到,禪修(覺觀)時,是只在覺觀,若加了個"想要",反而就不在禪修了。

請參考這篇:

佛陀說人的痛苦源於無明,那麼人無明的是什麼呢?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慧學,是學佛的重點。

如何學智慧型呢?

學習並練習三十七道品,就在培養開智慧型的基礎,熟練了就有開智慧型的可能。

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由身念住開始學習及練習,若方法正確,四念住的練習,由一開始,就在趣向練習三十七道品。

"修習佛陀所教導的四念處,就在練習覺觀,練習四念處就在練習三十七道品。

請參考這篇(第十七帖):

雜阿含經學習報告,唯望同修、師兄多多教誨!

雜阿含263經: 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三十七道品漏盡解脫

而覺觀的練習,是在輕鬆、愉悅、放鬆的狀態下,才容易練習的。練習覺觀久了,自己就會體會:禪修是沒有忍耐、勉強、排斥、對抗、抱怨、想要、等等的,就只是中性的覺觀。

練習覺觀久了,就可能達到心一境性(念住於一所緣相當的時間),而達到初禪。

所以,先改變一下方式(加上覺觀自己),別想要如何,就只是做日常該做的事,加上知道自己正在做或想甚麼,如此而已,輕鬆、愉悅、放鬆,讓自己減少不必要的負擔,越練習覺觀,"中性"的能力會越強,自然的不會有讓自己退步的心態(如:忍耐、勉強、排斥、對抗、抱怨、想要、等等),許多人或許會認為忍耐或勉強是需要的,若是自己能力能勝任,就不須忍耐或勉強。若能力不能勝任,而忍耐或勉強去做是可能會爆發的,我們建議,用覺觀的方式去做,時時覺觀自己,會知道自己的狀態,就不會爆發,該休息一下時,自己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就較不易搞砸事情,讓細水長流。

出離心,是出離煩惱的心,等您有覺觀能力時,清楚的覺觀到,自己笨笨的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而生煩惱,自己會自然的生出出離煩惱的心的。

佛教的許多詞彙是結果,不是動詞,但許多學佛人不懂,想要去出離(拿結果當動詞用)。

想要去出離,是一種妄,以妄治妄,是頭上安頭,反而更無法出離。

這兩句古德的話可參考: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

"道不用修,但莫汙染。"

許多人以為要除妄,結果以妄治妄,新學了一堆妄

殊不知,只要不再妄,讓原來的妄,自然熄滅就好。

許多人也以為,有乙個"真"可覓得,殊不知,越覓越妄,真沒妄時,那狀態或許就是人們想覓的真。

所以,馬祖大師的開導,"道不用修,但莫汙染",就是此意。

這篇也可參考:

雜阿含經學習報告,唯望同修、師兄多多教誨!

雜阿含285及286經,世尊以油燈及柴火為例,教導我們不加油添醋的如實修行,火就自然熄滅的真理。

能練習到有中性覺觀的能力,就能體會佛陀及祖師大德們所說的。

若您能有中性覺觀的能力,不論任何時代,您就自然地在修行,不退轉。

有興趣練習覺觀的人,請花些時間,看完這篇末學的回答及接下去有相當多篇:

如何看待宗教等於愚昧這種看法?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感恩!祝福!

注:對於忍字,由於被古德用了很多,末學在此,更詳細的說明,希望學習的人別誤解走冤尪枉路。

古人有覺觀能力後,所說的忍,其實就是末學所說的覺觀,有覺觀能力時,做自己沒法承擔的事,訓練自己時,平常人會有的不自在或不平衡,並沒如平常人那樣的發生。

兩種狀況:

1. 還沒智慧型,因為覺觀的轉移,而沒累積怨氣,且練習覺觀。

2. 有智慧型後的覺觀,看原來習氣的強弱,弱的直接沒事,這叫做銷融,強的是部分轉移,部份銷融。

現今的人,若用忍字,許多人都誤解了古德的用心,而不練習覺觀能力,卻在練習平常人說的忍,許多人就只在累積、爆發的迴圈中。

古德說的沒錯,但被太多人誤解,所以末學所學法門,直接以佛陀的原意,再解釋一遍。

事實上與古德說的沒衝突,但與現代人的誤解是有差別的。

佛教是練習覺觀為基礎的,許多古德的話語之基源,是因已經有覺觀能力而說的,沒覺觀能力的現代人,若不把佛陀臨終交代的」以四念處為住」練習熟練,很可能會把整個佛陀的原意都曲解了。

感恩!祝福!

何為末法時代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 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隻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

「末法時代」是什麼?

藏青 末法時代,不是指宗教如何,一切教宗以人為本,末法指的是人本身思想方面的約束快要消失了。就是現在大部分人已經昧著良心迷失了德,德即是真善美。這樣的時代便是末法時代,繼續下去人類群體岌岌可危。 ghfjvh 就是民智以開,佛教什麼的再也不像以前一樣簡簡單單就能忽悠的人把全家財產都投入到寺廟了,寺廟...

末法時代只是指對佛教而言的是嗎?

江先生 我並不覺得這是末法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大量資訊你都可以在網上查到,只要有人翻譯,你可以看到遠在千里之外的異中國人的想法,普通人亦可以追尋心中那個涅槃的境界,只要他想 笙歌散盡遊人去 也不是,雖然末法時代是佛教說法,但道教也有類似的觀點,自清朝時期開始,皇室以信佛教和薩滿教為主,道教得到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