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

時間 2021-05-11 04:30:56

1樓:高科

如果心無所住,就不需要降伏,不僅能見諸相非相還可以而生其心。

如果心有所住而不懂實為非住,那就要降伏其心。

感覺解釋有些多餘,關鍵還是得練。

2樓:文蒼

神擋殺神丨佛擋殺佛

你又會因為分不清真假而苦惱困惑

那不如把他們都當成假的

無中生有(自能降有)

3樓:

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認知修正才算降服其心

前一句是因後一句是果

我們不能知道一句話就算做到了呀

4樓:世有仙

降服其心的前提是如實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見如來也就是開悟,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之後自然會發現,實際並無心需要降服,亦無真實的六塵境界為障礙。

皆因一切因緣所生法,不僅無常,亦如幻化。

明心見性後,發現每個生命都本來具足的如來覺性,自然具備了無所住一切相的能力。

是故菩薩非因愛慾而入世間,於生死中,常在涅槃。

至於開悟前的降伏其心,則是止觀修行,息妄心以顯清淨覺性。不因修行,難顯無修之覺性。

5樓:老牛行千里

「降伏其心」,是須菩提的問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佛說,佛答。

因果、前後順序幹嘛要反過來呢?

證到,認識到,諸相非相,你說能不能降伏其心?

6樓:碩小碩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指的不住於修行中的各種「相」,條條大路都可達修行的本質:生清淨心。

降伏其心的目標也是指引眾生,生清淨心。

7樓:張和

《金剛經》是大乘般若部綱領性的經典,非常非常深奧。大部分篇幅佛陀都在直指心性。

實修中能領悟《金剛經》精髓的修行人都是上等根基。上等根基之中也有頓、漸之分。我們都知道六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頓悟,這就是上等根基裡的利根。

如果當下不能頓悟,就是上等根基裡的次第根基,需要次第修行,要「降服其心」。

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

這是須菩提的祈請。我們不能當做這是須菩提的疑惑,我們要認為這是須菩提在為廣大眾生而祈請佛陀開示。

然後佛陀慈悲開示「應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宣說了菩薩六度。這是次第修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是直指心性。是針對上等根基中利根者的教言。

兩者並不是矛盾。應眾生根基不同,所以佛陀教言不同。

8樓:無名之樸

因為我們現在的心是執著於相的,是認為所有相都是真實的。而修行就是用「凡所有相,皆為虛妄」來降服我們現在這顆心。當我們發自內心認為「凡所有相,皆為虛妄」的時候,我們才會真正放下,才能真正成佛,這就是: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9樓:帶頭大哥

金剛經開頭是須菩提先問的發菩提心,應該如何應住,如何降伏其心。回答是不應住心,不應降服心。因為菩薩行於布施,如果住色生香味觸發生心,即不是菩薩,所以不應住心。

因為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心相同於諸相,本來虛妄。不應降服心。

10樓:傳蕙

南無阿彌陀佛

沒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我們為什麼有礙,因為我們清淨圓明的本覺心性被我們的習氣煩惱所障蔽,而為了找到這個本具的光明覺性,我們唯有降伏自心。

降伏自心又是需要我們醒夢一如的懺改各種各樣的習氣毛病(比如以十善業為學處--身不造殺生、偷盜、邪淫,語不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不起貪、嗔、痴)。

《華嚴經》說:「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

《解深密經》說:「若不了知無相法,雜染相法不能斷」。《大日經》說:

「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文字選段摘自如下鏈結)

徐恆志老居士:這是學佛的具體內容,也是學佛的根本宗旨

傳蕙:佛教的「觀空」為何?「放下」又為何?

佛教說我執法執,請問什麼叫執?

如何破「我執」,什麼又是「我執」?

祝願有緣看到這個答案的大家,新年平安健康,善根增長,善緣具足,積極發心、精進,新的一年獲得學佛修行路上新的超越和進步!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11樓:碧水淡如

這句話是給你一把鑰匙,降伏其心的鑰匙。

但是光理解了這句話還不夠,得自心切實觀到「諸相非相」的實相,才能體驗到心本無心,亦非斷滅的實際。

是名「降伏其心」。

12樓:普波居士

大概你沒讀懂《金剛經》,《金剛經》是大乘般若經典,般若基礎差的,肯定會錯解如來真實意的。

在《金剛經》開頭,須菩提問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修行,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須菩提是聲聞眾,尚存有一法可住,有一煩惱心要降服的思想,這是法執,是不正確的。

故後來佛後面總結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更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說明不要著於法相上,起人法二執取,這樣就能見如來清淨本性,也就是見性了。

不知道我講的你能不能懂,如果不懂就先從基礎慢慢學吧。建議多看《地藏經》《阿彌陀經》《十善業道經》,這對初學幫助很大的。

13樓:「已登出」

這樣一說的確是有一點不好理解

降伏其心的方法是什麼?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菩提心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這樣也對應後面的結論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所以一切都是不可說的東西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也沒說降伏其心不是虛妄

降伏其心既是虛妄的也是真實

沒有問題

不矛盾語言這個東西若要去合理化

不比數學有那種很順暢的一致性

什麼樣的說法都可以連線起來

即使狗屁不通也是一種說法

既然經書是這樣寫的

我也只有這樣的理解能力

它對我個人而言效力只有我所理解的這些

遇到混亂就是失去了效力而已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思考

14樓:我的一生

可以看作「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果;「降伏其心」是這個果的因。

不能顛倒了~

金剛經第三品,是以布施為例,講不住相布施,也就是「降伏其心」的方法。

明白了不住相布施,也就明白了不住相持戒、忍辱、精進等等。

明白了這些,佛才說「凡所有相向,皆是虛妄」的句子。

明顯題主這個問題是顛倒了原文順序,顛倒了因果。

15樓:

「降伏其心」是目的

「凡有所相皆為虛妄」是「降伏其心」的方法

比如,你在路上被人罵了,按原劇本,會對吵,對打,引發受傷,賠錢,等等一系列不好的後果,對吧?那碰到懂得修行的人,就要「降伏其心」了,告訴自己不要生氣。但是對方素質挺低,還在罵罵咧咧,讓人恨不得抽丫的,這個「心」降伏不了,怎麼辦?

就用到「凡有所相皆為虛妄」了,他不可能啊吧啊吧罵一輩子吧?罵也是個各個詞語組裝起來的而已,嘰嘰喳喳的音節而已,一會就消失了對吧,這都是虛妄的,沒有意義的,萬事萬物都這樣看的話,真沒啥好計較的,這樣就降伏其心了,那不好的後果也就不會產生了。修行成就get

當然了,認識到「凡有所相皆為虛妄」,還得找到永恆的無相的真心佛性,也就是常說的明心見性,見性了之後就更能體會到什麼是虛妄了,就更不會計較這些得失,降伏其心就會更給力了。

16樓:智力低下善護念

我的淺見是,金剛經分成兩部分理解

1.須菩提的問題,和須菩提聽到佛說後的回答2.佛說

須菩提的問題,並非佛說,所以拿佛說的其他闡述,去思考須菩提的問題,有時候會發生牛頭不對馬嘴的疑惑

要降服其心是須菩提說的,佛回答這樣那樣做,但是佛是不用降服佛心的,是須菩提

就像孩子說肚子餓,你說去買東西吃呀,但是你是不餓的,如果孩子是你,餓的問題是不存在的

17樓:安真

相在心上為想,此相非指世間現象,而是心上迷相,不良染相,角度相,偏見相,凡心俗相,

凡心俗相,浮淺偏狹,不覺真相,如浮雲變幻,故為虛妄

修行是破除不良迷相,回覆空性無相,這就要降伏其心,糾正不良毛病,除不良思想相,清理妄想貪婪相,方得以回覆清淨:惟清淨中,覺照真相

18樓:漁夫

凡所有相,皆為虛幻。

這句話側被人理解虛幻一樣,如果認為虛幻的應該在自己臉上打兩下,看看痛不痛,虛不虛幻,在大街上去飯店食飯不給餞,看看別人要不要你付錢,對街上的人看看是不是虛幻。幾天不食飯,看看虛不虛幻!

在達摩祖師傳里,乙個禾尚不就在達摩祖師面前說這句話,為什麼達摩打他的頭後問他虛不虛幻呢!虛幻真的這樣理解就不會叫你降伏其心呢!就不會修呢!

那你又食飯幹什么?還工作幹什麼?虛幻是這樣理解嗎?

19樓:王樂

你不先降伏其心,怎麼去體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先安住,不被撕扯,你才能看清所有相和自己的心都是虛妄啊。

我心裡住相,早就被帶著走了。

20樓:花雨鴻雪

自問自答。

這個問題其實最終等價於: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其實修行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這裡需寫明一點:

「凡相虛妄」 應是乙個《金剛經》裡描述的客觀事實,不是所謂要達到的心境。是可以當下接受的,所以被用來作為「云何降伏其心」的答案。

簡單說就是,明白了一切皆是夢幻泡影,心就可以安住,達到空靈的一種狀態。

我想這不僅僅是修佛,修其他事也是一樣的。

但是,反過頭來問,一切如幻,幻中修行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圓覺經》中其實也說了,就是:

遠離諸幻,獲得覺悟。

(這個遠離的過程,被比作是鑽木取火,木盡火滅。)那麼幻又是什麼?為什麼要遠離?

對我乙個凡夫俗子來說,就太難啦。

21樓:趙俊

因為眾生心裡都是有乙個固定的概念執著,比如所謂的真理,法則,鐵律。

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則告訴你所謂的真理,這些概念都是你腦子意識裡的虛妄想像而已。

所以所謂的降伏其心,就是不去執著這些所謂的真理,法則等等的虛妄意識就可以了。

實事求是就可以了。而不是執著乙個固定的概念(模式,境界等等)。

22樓: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實相。但作為乙個凡夫,你虛妄得了嗎?你明心見性了嗎?

你能行住坐臥都在定中,不被境轉嗎?你死時能把握自己的去處而不隨業流轉嗎?答案是,當然不能,否則就不是凡夫了。

所以要降伏其心,所以要修行。虛妄不是你會說就成了的,實證才算數。

23樓:aassd61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

南無阿彌陀佛!!!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教導佛法修學人,如何認識、如何證悟佛法第一義諦——真如心的,所以我們首先必須要「降伏我們的虛妄、幻化、狂妄、而四處攀緣、奔流不息的心」從而才能夠找尋到我們的「本來之心」正是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如果我們修學佛法,首先要求證佛法第一義諦,就必須「降伏其心」如果能夠在這個時刻「豁然醒悟——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就能夠真正的走上了「菩提大道」了,進而就走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了。

24樓:智禪

乙個是結果是答案,是畢業後的水平

乙個是學習過程,學到心不再刻意降服,看只是看,聽只是聽,不起一念,不起雜念,永遠正念常住,明明沒有入定也沒辦法出定,卻念念清楚

既然「凡一切相,皆為虛妄」,那麼何必執著於齋戒清修,如此著相?

OneLife 一切相皆是虛妄沒問題,問題是你是著相的。那佛陀還說有實相呢,人們為啥不說一切相皆是真實。你要先稱為非你,你才能成為你。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吃肉吃素確實是相,這沒錯,問題是你有習性和輪迴意識,我讓你別喝酒,放下人類對肉類對攻擊的執著,你控制不住你自己啊!你活...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是什麼意思?

彩羽苑 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都是語言文字構建的,而語言文字是人創造的。你看到一朵花,覺得花很美,這個花美的相就是虛妄的,因為花的概念是人創造的,這個世界本沒有花只存在叫花的東西,美醜的概念也是人創造的,並不存在美醜,你問乙個腦袋裡沒有美醜概念的孩子,被叫做花的東西它美不美,孩子肯定會愣住。人類建立了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幸福和痛苦是不是都是相?導致幸福和痛苦的原因是不是也都是虛妄相?

幸福和痛苦都是相。但是凡夫卻認為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所以這幸福和痛苦就成為真實的我的痛苦和幸福。至於幸福和痛苦的原因,這個解釋起來比較麻煩。簡單點解釋是 因緣生,唯識變 芥舟 凡你所執著的,你未了解的,你放不下的,都將真實地讓你痛苦。無論它的名稱叫做虛妄亦或實相。凡你如實了解的,洞徹苦的本質,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