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學和理學為代表的儒學在今天應該如何獲得新生?

時間 2021-05-10 16:34:36

1樓:雜然小品

不可能新生,重構儒學更不可能。關鍵是經學、理學都是儒學,都需要去學習,不學習怎麼能有人懂,沒人懂怎麼能重構,怎麼能復興。你談重構有可能你根本都沒學過儒學。

至於「儒學在今天所應該面對的問題和回應問題的方式是什麼?」所有的學術都是一樣的,搭建秩序、管理社會,當下面臨的問題就是你要什麼社會秩序,有什麼秩序問題需要你用新儒學來管理。

最重要的是儒學,還是要去學習。下附學習筆記一篇:

題目:定而後能靜

定在人心,靜在人情,出入真理,安于自然。定在人心,人心知理,靜在人情,人情知義。處於真理,有不變之道理,安于自然,有不易之康泰。

所謂道理,人之根本,在父子為慈孝,在夫妻為友愛。所謂自然,萬物之本,春寒知暖,夜靜知明。所以道理,人心之處,定在於此,能學禮儀。

所謂自然,萬物之處,定在於此,能知天意。定在禮儀,心不妄動,定在天意,心無雜念。無妄動,無雜念,君子可以為守,君子可以為攻。

可以為進,可以為退。知攻守進退,可以為人,知萬物度量,可以為政。何以為人,心有天良。

何以為政,心有天理。天良天意,在於此心,夫復何求!有所求則非禮,非禮不為仁,非禮不為義。

不仁何以為君,不義何以為臣。君不仁,臣不義,家國和所寄託。所以君子止於至善,所以君子知安靜處。

2樓:蔡玉志

無論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是半部論語治天下,擬或是千年萬年的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中國兩千年的治國經典,除了孔子的奴才思想之外,還有什麼是值得一提的東西?兩千年來,曾經有過任何乙個王朝,曾經離開過這種以忠孝為基本方法的治國方法半步之遙沒有?侏儒再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難得糊塗,難道能夠視兩千年的歷史如無物?

還是能夠改變兩千年血流成河的週期性迴圈的歷史?傳統是什麼?兩千年的老習慣而已?

竟然能夠愚蠢到妄想再建乙個兩千年的老習慣出來!中中國人還有本領穿越到兩千年以前,重新再造一次歷史不成?繼續使用孔子的治國經典,難道能夠改變兩千年使用這種東西的共同結果不成?

兩千年的愚民,竟然產生出這種一竅不通的「知識分子」,就這水平,還好意思沒完沒了的喋喋不休!侏儒們僅有的一點臉面都被丟光了!如果他們還有一點點面子的話!

3樓:「已登出」

老老實實按照漢學或宋學的路子讀經解經、修身致禮,奉行其道,自然便能新生,若一直處在理論的爭辯堆積上,而不為古人法,不去治學體道,則既使有長篇議論也無濟於事。

4樓:阿平

儒學從不曾離開過我們,又何謂新生?闢如街頭巷尾男女老少順口而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三人行必有我師,來而不往非禮也,爛泥扶不上牆,吃不言困不語…

5樓:晦明

用下棋來說明

研究前輩棋手的棋譜,了解背後的「所以然」,而不是照搬前輩的具體手段

前輩棋手的棋譜,就像歷史案例一樣,有很大價值,但是也要銘記,歷史案例不能復現

6樓:求索

自東漢劉氏失了天下,儒學的發展也陷入繁文縟節的困境,又因為司馬家得國不正更是重創了儒學引以為傲的禮教,加上佛教傳入快速傳播,以及道教的建立與發展,做了二三百年官學的儒學面對南北朝亂世束手無策,哪怕有屁股決定腦袋的皇帝做出姿態推廣儒學,哪怕是士大夫爭相自強,儒學恢復三教首位還得到北宋時期。

如今這個時代,沒有皇帝,沒有士大夫,就連社會環境也發生了巨變,儒學要想復興靠什麼?

網路上儒學之所以呼聲看起來很高,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民族加分。

新儒家的打算無外乎就是眼看社會道德敗壞物欲橫流向錢看,妄圖構建新的理論來填補當代道德缺失。

然而,修齊治平的都喊的理不直氣不壯,更別提身體力行,孔夫子說得好,聽其言觀其行。

另外,中國崛起,儒家出了幾分力啊?儒家復興搭的是民族復興的順風車,要始終明白自己的位置。

我是支援儒學復興的,但是新儒學的精神不能是厚古薄今的,必須是今勝於古的,極端的說必須取消孔夫子在儒家中聖人的地位,退一步講也要提倡周孔之學,而不是孔孟之道。

不能讓孔子成為儒學發展的上限,孔子的儒學是對周禮的推陳出新,後來人也是對儒學的推陳出新,要打破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思想怪圈。

7樓:

嚴格講,就算回到孔孟原典儒學,儒學本身的幾個要素(集體大於個體,尊卑等級,禮樂制度,三綱等)也是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這不是孔孟本身的人格或者水平問題,而是時代變遷後,生產生活方式變化太大,儒學的一些內容已經扞格兩難了。建議孔孟儒學最好還是回到學說層面比較合適,將其看做一種思想學說,一種解釋世界、組織社會的方式方法,供學者研究,供政治家借鑑,如此而已。

重構儒學的天下地位其實跟想成為九五之尊沒什麼兩樣,都是愚蠢的事情。

8樓:心仙.仙心

萬學源道。

華夏文明,天人合一。

心經,道德經。

身經,黃帝內經。

華夏文明第一層天。

萬學源道。

萬物根於人,萬物人為載。

儒學的本質:尊王一統,行同倫,華夷之辯

華夏文化,人人和閤家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華夏第二層天。

儒學名家

①周禮創始人,周文王。成就周禮。天下「序」統概念提出。

②金剛儒將法王第一人,管仲。成就尊王攘夷。維護周禮,推行華夷之辯。萬物皆兵,道兵家始祖。道法家始祖。道商家始祖。道學第一人。

③道學學派第一人,老子。成就心經,道德經。

④學派儒將儒文正左丘明。成就左傳。

⑤儒學問物第一人,墨翟。成就認知物性開創儒學新維度新天地數理化第一人。可惜1,道學儒學的關係沒參透,導致天志非命非樂矛盾被同時提出。

可惜2沒能聯手魯班把新維度新天地做大做強。可惜3儒學本質沒參透,導致墨家絕跡。

⑥儒學第一帝,秦始皇。開創帝國一統。維護華夷之辯。推行,書同文,行同倫。開創郡縣制大一統模式

⑦儒學法統第一人,商鞅。商君書,輔佐恩祖秦始皇天下一統。

⑧儒學宣傳員,曾子。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⑨儒學石匠,鄭玄。不問虛華一心志學。鄭玄乙個人就是一座圖書館。

⑩儒學農藝師,趙過。成就農耕力大幅提公升

11儒學金磚,許慎。系統識文解字第一人。

儒偏始於孟子。道學不明。民貴君輕

人本善惡雙性。儒亂始於荀子。性本惡。

綜上儒學是

「特定的物,人」在天地間的基本行為準則。以一統王,國,為公,以開智志學修身齊家為私。

儒學的推行,在君王「知」

知「道」禮,知「國」義,知「物」廉,知「育」恥

知「道」在身經,黃帝內經,在心經,道德經。墨家數理化。達

知天尺,知人寸,知墨毫

知「國」在知不能。在知厚積潤髮。

知道兵————————金

知「道法家」——————水

知墨毫————————木

知道家————————火

知行同倫,華夷之辯土

知「物」在歷史,在墨學數理化,在管子道商。對物史,物性,物流爛熟於心

知「育」,識天,知天,齊天,奕天

9樓:吃西瓜噴瓜子

儒學本是百家爭鳴的一支,因為皇帝的需要把他放上廟堂高高貢起,歷史證明了無論何種學派都不可能完美,偏聽則必暗。

是時候讓儒學和中華文化解除深度繫結了,讓他回歸當初的形式回歸百家的一支。百家都是中華文化並且相信現代人有能力獲取眾多思想種的精華以及自我思考能力,當我們思想多元化而且言行不再被所謂聖人束縛,中華文化才有更大的前進空間和潛力。

10樓:阿蘭那

不需要。因為儒學從來沒有消亡,中國也從來都是儒學國家。

新中國的目標建設和諧社會,和儒學大同社會指標或有差異,但精神內涵實在沒什麼區別。儒學以仁為本,新中國以人為本,都是乙個東西。

網路上大多數人認同的做人一定要有底線,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等等碎片化的個人修身準則,合起來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再深刻一點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天人合一思想等等等等。

對於我輩儒生來說,儒學這層皮在不在,消不消亡,實在是雞毛蒜皮之事。

只要,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一不掠奪,二不欺詐,堂堂正正崛起的中中國人還在,只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共情,共理的中國社會還在。

儒學就永不消亡。

11樓:教外私淑

樹立文化自信了,儒學自然獲得新生

儒學本身就是開放的,歷代都有不同,都吸收了當時新思想以為己用,秦漢魏晉雜合百家,唐宋吸收儒道,明清學習西學

但是為什麼那時沒有發生爭議呢?因為那時有文化自信,再變也是以我為主,自信消化後還是儒學,不會出現信仰危機

現在為什麼爭議呢?因為先有了信仰危機,所以才爭議,爭議儒家是什麼,怎麼才是正宗的儒家,等等等等;先是怕儒家不純,再怕學習新學不到位,或者祖宗如何,或者洋人如何,就是沒了現在的自己如何,沒有自己把握自己命運的自信,就前怕狼後怕虎,而不是取虎狼以為己用

當我們有了自信,既不用關心什麼是儒,也不需要害怕跟不上洋人被淘汰,那時做好自己、融入社會,追求自身與社會的圓滿,那時就是以此為學術使命的儒學,自然就復興了

12樓:999

儒學從來沒有消亡,何談新生。她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基因之中,並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枝繁葉茂了。你覺得八榮八恥是從哪來的呢?你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又是什麼呢?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眼熟嗎?每一句都可以在儒家典籍中找到對應的語句吧?

只能說先解決吃飯問題,再解決國家富強問題,最後是文化輸出問題。現在我們還在第二個階段,你的問題到第三個階段自然會解決了。

13樓:愚潛

儒學,很難得到新生,畢竟已經很完善了。從孔子的一以貫之到孟子的推而廣之。儒學問題不在儒學的本身,而在以儒學踐行為目標的人的本身。

克己履禮。有多少人能恰如其分地做得到?

無發之中。有多少人的解得透,踐得明?

知錯而改。有多少人能真知錯,並能改過?

太多太的無耐與無力而只形於聲色了,有過而必為之辭,無論古今都樂此不疲。

請不要難為「儒學」了,若真愛儒,請從自身踐行開始吧。

14樓:君子風

只要破除孔聖之名自然就知道怎麼獲得新生了儒家學流自漢後便無寸進至王陽明才又重新煥發生氣但是有什麼用? 孔丘聖人之名已植入每個儒生的心中盲目崇拜無視儒家之弊端見異便群起而攻之動不動就最偉大的至聖先師? 諸子百家誰又遜色於孔子?

中國之根基在道在一道裂為百今化而一非全儒學為百家大同

以天城文為代表的 abugida 和以阿拉伯字母為代表的 abjad 這兩類文字及使用它們的種種書寫系統各自有何優勢與侷限?

蛋蛋 覺得這個分類很落後,實際上是法定文字的形態不一樣,分出這兩個文字型係,阿拉伯閃族語言可以省略母音音位,梵文的母音比較少,所以表音字母文字在各個民族的脫盲熟練使用者那裡可以有部分母音的簡化。具體的字母文字分類,應該是純字母文字,字母變體文字,字母兼符號文字這三種。 louzhiguo0000 A...

以漢服為代表的民族主義的興起,在未來是否會成為主流?會造成什麼影響?

花知春 覺得太可笑了。你能定義中國文化嗎?中國文化一旦被定義一定是被政治所利用。中國文化發展到今天融入了中國各個少數民族文化,今天更是不斷的汲取西方日韓等文化不斷發展。中國文化無形無象,精深博大而又空無一物,現在提起的中國文化也僅僅是些中國元素,並且這些中國元素也根本代表不了中國。自古以來,中國文化...

同為儒學大宗,朱熹和王陽明在知乎的關注度為什麼差這麼多

郭昌鑫 為什麼王陽明在明末得到推崇,因為他可容易了,什麼實學都不用做朱子說天下的學問都是理,都有必要學 王陽明直接來一句 我不讀書,我照樣能光明正大做個君子可惜的是,朱子早死王陽明三百年,不然他照樣一句話懟死王陽明 是的,乙個什麼都不會的君子 什麼都不會的君子,和女人有什麼區別,問題敵人來了,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