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詩真的是詩歌復興的時代嗎?

時間 2021-05-10 15:25:48

1樓:玄袂臨風

如果經常創作詩歌,就會發現這樣的乙個瓶頸。不管你想輸出怎樣的一種情緒,用什麼樣的技巧,最終辛辛苦苦寫出的文字。

會發現類似的作品,幾百年前早就有人寫過了。而且寫得比你好。

所以無論是清詩還是今人,想寫出可以超越唐詩宋詞的東西,難如登天。

但是寫個差不多的,或者類似的,在Ai技術的幫助下,也沒有多難。

比如「兩個黃鸝,一行白鷺」這個句式。就是動詞名詞形容詞量詞的組合。

通過資料庫篩選,在文字應用上,寫個水平差不多的不難。但難的是超越他。

在唐詩的地盤上,想用同樣的方法打敗最巔峰的技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清詩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孕育出了一定數量的千古名句。可惜這個時候寫詩已經沒有唐朝那個條件,成為主流文化了。

比如我最喜歡的「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想不到吧,這是李鴻章寫的。

第二喜歡的,是慈禧太后寫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三喜歡的,是張大炮的「一戳一蹦躂」。

這幾句詩,在流傳度上,可能會遠遠超過很多清代名家的作品。

所以從文化的傳承和普及上看,寫詩不再是職業文人的專屬技能。

不信我們從唐朝隨機抓一百人,清朝和現代隨機抓一百人,寫不出來就槍斃。按照一定標準品評,最高分十分,最低分0分。

平均水平最高的,一定是今人。其次是清朝,水平最差的是唐朝。

呃,這之間的差別就在識字率上。

詩不是高雅文人的藝術追求。

而是所有人的共同心聲。

所以清朝並不是詩歌復興的年代,當下才是。

我曾經說過,唐朝詩人的標配,是吃飽了飯滿地圖浪。這八個字,道盡了盛唐氣象。

因為我們已經活成,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樣子啦。

只需要等著Ai技術再進步個幾百年甚至幾十年,什麼李白杜甫唐詩宋詞,通通秒殺。

這是窮盡技術手段之後的必然結果。

未來的人們,只有面臨詩中描繪的意境時,才能明白原來要光憑腦袋,寫成這個樣子,需要多麼大的努力。

只是再也用不上這種低階的技術手段了。

2樓:魚千里

清朝的詩人很多,如何客觀評價清詩的成就是乙個非常龐雜的問題,這裡是另乙個相關的提問,夜小紫的回答也許會對題主有幫助。

怎樣從詩歌發展史的角度評價清詩的成就與地位?

我提供一點讀清詩的個人經驗吧,也許能幫到題主,當然難免會有偏頗之處。(▽`)

向宇答主其實已經說到點子上了,就是讀清詩要有和讀唐詩不一樣的閱讀期待。這很好理解,看問題描述,題主是有底子的。那麼應該可以理解,在特定評價標準下,宋詩不弱於唐詩。

題主對「清詩不遜於唐詩」產生質疑,其實這和唐詩宋詩的對比是同樣的道理。

錢鍾書在《談藝錄》裡說過一句話:「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問題描述裡一直在強調清朝某某詩人沒有唐人風骨,是因為你一直在用你習慣的唐詩的審美體系去套清詩。

想想看,如果固執地拿唐詩的審美體系去評價宋詩,去評價魏晉詩歌,甚至於評價古詩十九首、詩經、楚辭,那麼自然也會覺得「一點風骨都沒有,只是讓人覺得寫的好而已」。

也許題主可以先從宋詩入手,畢竟相當一部分清人都是唐宋兼宗,而宋詩的好處和唐詩比也相對分明一些,讀的時候更容易拋開腦海中固有的唐詩的審美體系。如果題主能體味到宋詩不同於唐詩的質感,那麼清詩自然不在話下。

其實對於我這類不求上進的票友來說,是否如嚴滄浪所說「立志須高」、「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並不那麼重要。因為我確信哪怕清朝的三流詩人都能輕鬆甩我幾條街(*︶*)。宋詩清詩比不上唐詩,但確實比唐詩好學,這也是為什麼寫詩的人更喜歡安利清詩。

比如那條著名的學詞路徑「問塗碧山,歷夢窗、稼軒,以還清真之渾化」,碧山的確沒有稼軒清真厲害,但我們也不能上來就勸新手學他倆對吧……

最後引一段話吧,出自《輟鍛錄》,「學人之詩」「才人之詩」「詩人之詩」這三個概念也是清代批評家對詩學批評的乙個重要理論貢獻。作為後來人,我們自然可以空降在在詩學的頂峰,放言「只有詩人之詩才配叫作詩」。但無才無學,何以成就詩人之詩呢。

有詩人之詩,有學人之詩,有才人之詩。

才人之詩,崇論閎議,馳騁縱橫,富贍標鮮,得之頃刻。然角勝於當場,則驚奇仰異;咀含於閒暇,則時過境非。譬之佛家,吞針咒水,怪變萬端,終屬小乘,不證如來大道。

學人之詩,博聞強識,好學深思,功力雖深,天分有限,未嘗不聲應律而舞合節,究之其勝人處,即其遜人處。譬之佛家,律門戒子,守死威儀,終是鈍根長老,安能一性圓明!

詩人之詩,心地空明,有絕人之智慧型;意度高遠,無物類之牽纏。詩書名物,別有領會;山川花鳥,關我性情。信手拈來,言近旨遠,筆短意長,聆之聲希,咀之味永。此禪宗之心印,風雅之正傳也。

3樓:Mephisto

清詩總體水平還是相當高的,就整體水平上看甚至可以說是歷代最高的。

清詩的悲哀和無奈在於,沒有出現李杜和蘇黃那樣的光耀百世的人物;當然,這不是清人的錯,因為在宋代之後,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你說的清詩沒有給你很大的震撼感,應該也是說沒有發現大宗師級別人物的意思吧。

但是,我個人覺得讀清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它集歷代詩之大成的特色。其實清詩作家中也是不乏鉅子的,而這些鉅子的詩作無一例外地都體現了博收綜攬、熔煉百家的個性。

清初,錢謙益。特別是《有學集》中的詩歌;清代中期,厲鶚;清末,陳三立

4樓:年華不染

對於清詩我只愛龔自珍的,其他的只能說一般,比起清詩我更喜歡清詞,特別是納蘭容若和陳維崧的兩人寫的詞我都很喜歡,但是清詩清詞和唐宋一比的話真的是拍馬都趕不上。

5樓:陸三蛋

因為若是能把題目中的「詩歌」改成「古詩」或者「詩詞」,就好了。現代詩歌和古詩古詞本就不是同一種東西。我還是蠻喜歡現代詩歌的。

至於說,顧炎武之後的詩詞沒有風骨。那麼「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這句詩好不好,能不能稱得上有風骨?

是的,這一首詩出自清朝蘇曼殊。「滄海龍戰血玄黃,披髮長歌覽大荒。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整首詩氣勢之雄,放在古詩鼎盛的盛唐,那都是其中翹楚。

而此詩中,「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更是我心目中的千古絕句。

這真的是孩子寫的詩嗎?為什麼孩子的詩那麼有靈性?

謝月憐1005 我覺得孩子們是最有靈性的,隨著人慢慢長大,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慢慢地有了很多的顧慮,失去了最初的天真。我的大女兒三歲七個月,前一段時間家裡的小電扇在馬扎上搖晃,她說,電扇在跳舞。她三周歲時,我和她趴在窗戶上,看到遠處有人把小亭子的頂裝修成了紅色,她說,媽媽,你看,那個小亭子戴了一頂紅...

後鄧肯時代的馬刺真的是強弩之末嗎?

阿哲的ser 馬刺的本賽季的問題出在進攻端上,馬刺的防守效率仍然高居聯盟第二,但他們的進攻端效率太差僅僅位於聯盟倒數第二。更為關鍵的是他們缺少了乙個終結點,往往看馬刺的比賽,無球跑位,空切什麼都做的很好,戰術執行的很好,但就是終結的時候差這麼一點。也許帕克和禿子偶爾可以來一下,但沒可能在指望他們做的...

這真的是說唱的時代嘛?

颺欹 怎麼說呢 因為某個節目說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不過現在整個中國社會對說唱認可度還不夠高我覺得應該還不算吧就是希望剛剛接觸說唱的朋友可以多聽一些real hiphop比如歐美的像j cole lamar這些大佬的國內的我比較喜歡西奧還有劉聰法老這些人的東西還是很棒的反正多聽歌這樣說唱慢慢的才能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