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禪修?

時間 2021-05-05 19:07:10

1樓:我佛愛你

禪學是停留在學術層面,研究層面,它沒有去驗證,沒有去修證。

禪修是由學術到修證這個層面,就如同乙個人永遠搞學術理論,搞研究,但並沒有身體力行地去嘗試。

真正學佛的人,你必須拿自己的身心去驗證,不能停留在學術的層面。你有了學術,從理論到行願、到實踐,把它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你才能知道學術與理論是不是通達的,是不是具備指導意義。

如果你的學術和理論,在日常生活中、在修行中行不通,說明你的禪學知識、理論知識層面是不夠圓滿的。

圓滿的理論一定能夠用於現實生活中、工作中、修行當中,否則它們是脫節的。

佛法到了某乙個高度,見地就是修證,修證就是見地,它們是一體分不開的。

如果你不會研究這個理論,不懂得修證,它們永遠是分開的,合不到一塊,是二不是一。

甚至,當你上公升到乙個高度,在日常生活中,經商也好,當官也好,為人處世也好,更能檢驗出你修行的功夫。

如果你認為你的修行功夫很高,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經商、當官、為人處世行不通,不夠圓滿,大家接受不了你,說明你修行也出了問題,更不要說你在理論上出了問題。

禪學、禪修、禪商是一步一步落實的。可以說禪學指導禪修,禪修指導禪商。

這個「商」指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能不能起大用,能不能起妙用。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起妙用,不能起大用,說明你修行也錯了,更不要說你的理論層面。

這三個看上去,禪學是禪學,禪修是禪修,禪商是禪商,其實是分不開的一體。

就如同你很會讀書,一考試就一百分,到了社會上一做事又做得很圓滿,說明你把書讀活了,掌握了書裡面的知識,更學會知識層面的應用了。

——摘自《萬行大和尚開示:事事皆是修行》

萬行大和尚簡介: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9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23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23年倡行每月1次公升國旗;2023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23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2樓:程式設計老師李富榮

坐在那裡。

選定乙個物件, 把心安放在那裡。

這個物件, 可以是呼吸, 可以是聲音, 或者是念頭, 或者是身體感覺。

不需要一分鐘, 你就會發現, 心其實很難安放在乙個物件上。

念頭紛飛的時候, 不去淨化, 就讓他們飛吧。

當你有意識的時候, 一次次的把心安放在最初選擇的那個物件上。

看看能否這樣坐著3分鐘。5分鐘。10分鐘。時間不重要,未必越長越好, 但你可以嘗試, 不同時間, 是怎樣的不同體驗。

堅持每天練習一次, 一周之內用同乙個物件。 下一周換乙個物件。

這樣幾周之後, 你就了解, 不同的物件作為你禪修的」工具「, 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你就能做出你自己的選擇。

站起來的時候, 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 睡覺的時候, 拉屎拉尿的時候。

未必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但看看能否有意的了知, 此刻你的身心發生了什麼?

對啊。吃飽沒事幹,去練「了知」幹啥啊。

不,了知不是我們練習的意圖。

練習了知是為了看清自己的偏見。看清那個隨時準備衝出去的怪獸。

看清怪獸也不是為了打敗怪獸。只是看清。

看清怪獸。也看清怪獸睡了的樣子。

你不是怪獸。你也不是禪修。

你便知道,哦,生命還可以這樣自由!

有經驗的老師會在你需要的時候, 給你恰當的引導。 但在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下, 我們很難分辨, 誰是具備能力的禪修老師。要小心選擇你的老師。

仔細甄別老師說的話。

懷疑他的說法。

懷疑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個人對你毫不客氣, 那個人可能是你的老師。

如果你暫時沒有找到這樣的老師, 你只能靠自己摸索。 雖然可能會麻煩一些, 但這些」麻煩「也未必是彎路, 未必沒有價值。

你可以從《八周正念之旅》開始。

如果對佛學有興趣, 可以先從《正見》開始。然後,再從南傳佛教的禪師的書中學習如何禪修:《觀呼吸》《八正道》《深度禪修》

佛經方面,《圓覺經》《壇經》都是不錯的經典, 經常讀一讀, 可以幫助你不會跑偏。

不用讀太多書。 因為從讀自己的「心」這本書, 你將更受啟發。佛學不是學更多知識。

3樓:

什麼是正確的禪修心態?

What is the Right Attitude for Meditation?

Ashin Tejaniya 著

1.禪修是輕鬆地認知和觀察當下生起的任何身心現象;無論是愉快或是不愉快的。

2.禪修是以覺知和智慧型來觀察和耐心等待。禪修不是要體驗某些你曾經讀過或聽過的東西。

3. 就注意當下好,不要沈迷於過去的思維中.也不要被有關未來的思維牽著走。

4. 修禪時,應讓身心感到舒適。

5. 如果身心越修越累,這意味著你的修行方式出了差錯,是檢查你禪修方式的時候了。

6. 修禪時不要那麼用力地注視,

想要獲得些什麼,想要某些現象出現,想要終止某些正在發生的現象,檢查看這些其中的心態是否存在。

7. 修禪的心應該是輕鬆、平靜的。當心緊張時,不能修行的。

8. 不要太用力注視,不要操縱,別強迫或約束自己。

9. 不要想製造些什麼,也不要抗拒當下發生的事情。就覺知好了

10.要製造出些什麼,這是貪;

抗拒當下發生的事情,這是嗔;

不知道當下在發生的或已停止發生的事情,這是痴。

11. 觀察的心越少貪、嗔和急,禪修就越容易

12. 不要期待什麼,不要想得到什麼,不要著急,因為如果存有這些心態,禪修就會變得困難了。

13.自己的工作不是要使事情隨順自己的要求,而是要如實地知道正在發生的現象。

14. 心在做什麼?在想東西?在覺知?

15. 心在注意那裡?裡邊(即身心)?外邊(如別人)?

16. 觀察的心有沒有好好地在覺知,或只是膚淺地覺知?

17. 不要帶著一顆想要得到什麼或想要某些現象發生的心來修行。這樣做只會累壞你自己。

18. 是好是壞的體驗,都需要接受和觀察它們。只想要有好的體驗?連最微小不愉快的體驗都不要?這樣不合理,法的行道不是這樣的。

19. 得仔細檢查自己是以什麼心態來修禪。一顆輕鬆自在的心讓你能夠修得好。有正確的心態嗎?

20. 不要覺得被思考之心干擾,修禪不是為了阻止念頭,而是在念頭出現的時候,認出並接受它的出現。

21. 不要排斥注意到的任何物件(object)。讓自己去認識相關於這物件而生起的煩惱,並且不斷地審查它。

22. 注意到的物件並不那麼重要;在背後覺知的觀察心才是真正的重要。要是以正確的心態來觀察,任何物件都是正確的禪修物件。

23. 有了信念或信心(saddhā),精進力才會生起;有了精進力(viriya),正念才能持續;正念(sati)持續時,心的穩定才能建立;心的穩定(samādhi)建立了,你才能開始如實地了解事物;當你開始如實地了解(paā)事物時,信念就會加強。

4樓:心靈樂園

我們的意識,是可以修煉的。即使沒有信仰的人,也可以每天靜坐一會兒。不思憶過去,不迎接未來,把當下的所有雜念都放下來以後,人就會進入一種非常平靜的狀態。

這種狀態和光明很相似,但實際上卻不是光明。在這個狀態當中停留下來,叫靜坐、禪坐或禪修。禪修一方面可以減輕壓力,同時也可以提高智商、消除疲勞、控制嗔恨心等等。

雖然這種禪修進入的狀態還不是光明,還沒有突破無明的障礙,但也是很好的。除了佛教以外,印度很多古老的宗教,包括心理學中所講的靜坐,都是指這種內心進入原始無明狀態的層面。當然,這只是普通的禪定。

當我們坐好靜下來以後,就全神貫注地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呼吸不能刻意加快,也不能刻意調慢,保持正常、健康人的呼吸速度即可。然後去數呼吸。

也可以用一緣專注法:在自己的前面放乙個物體,一支筆、乙個礦泉水瓶子、一粒公尺或任何乙個東西都可以。兩隻眼睛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鎖定在眼前的物體上,內心不起任何念頭,讓心靜下來,這樣保持幾分鐘。

禪修的時候,雖然我們的意識就像波紋一樣,會有一點點運動,但無明自己卻感覺不到。當乙個人忙了一天,突然間靜下來以後,會感覺非常輕鬆,沒有煩惱。內心越是煩躁,人越痛苦,越不開心,靜下來以後,自然而然會出現一種快樂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叫做禪悅。

很多人會對禪悅上癮,體驗過禪悅的人,隨時隨刻都想打坐。

佛經裡面,講了身姿的七個要領。對剛剛開始修行的人來說,內心與呼吸和身體的姿勢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姿勢還是很重要的。

佛教的打坐,必須突破禪悅,突破無明的層面,要設法進入光明的層面,但不學佛的人就不需要這些,只需心靜下來以後進入原始無明的狀態即可。在佛教當中,這種狀態也叫藏識。印度梵文叫做阿賴耶識、阿賴耶。

為什麼叫「藏」呢?比如,我們過去做過殺生、偷盜等惡行,從表面上看來,這些事情都已經結束了,沒有留下什麼痕跡,但實際上不是這樣。雖然事情結束了,卻有乙個能量儲存在最基礎的意識當中。

在這個最基礎的意識當中,有著好事、壞事、好的念頭壞的念頭等各種各樣的能量,就像乙個倉庫,所以叫做「藏」。

佛教承認輪迴,認為人死了以後,雖然肉體消失了,但意識最基礎的層面卻永遠不會間斷,而會遷移到另外乙個身體當中,就像電腦軟體從乙個硬體移到另外乙個硬體裝置當中一樣,所以,很多人的脾氣、性格,都與藏識帶來的上一世的資訊有關。

通過打坐。可以開發神通,也即所謂的特異功能。譬如說,天眼,就是通過禪定改變了我們的眼部結構,雖然這種改變,並不是能看得到的物質結構的改變,而是在物質結構之外附加的一種眼部結構。

有了這個結構以後,就獲得了一種特殊的力量,能看到普通人看不見的東西,比有了顯微鏡、望遠鏡等等還厲害,不但可以看到遠處的東西,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細微物質,甚至可以看到過去與未來。

另外,打坐也可以改變不良脾氣,解決生理上的一些問題。譬如,八成的抑鬱症患者,會有自殺傾向。絕大多數的抑鬱症,並不是吃不飽、穿不暖造成的,而是心理問題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身體有自癒的能力,通過藥物,就可以讓傷口癒合。如果身體沒有癒合的功能,則再多的藥物,都無法癒合創傷。同樣,心靈的問題,也要通過心靈去解決。

有些很暴躁、很浮躁、很空虛、很悲傷的人在修禪以後,可以變得越來越開朗,越來越開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同時,打坐還可以適當地減少煩惱,但我們要知道,通過這種方法,只能控制煩惱,而不能從根本上斷除煩惱。因為這種打坐裡面沒有智慧型,只是內心很平靜而已。

禪修者如何禪修打坐禪定?

zcq 末學親證 廣超法師著述的佛陀時期 定慧之路 禪修法門,是普世之法,可以讓諸多不同根器的修行者很快證得禪定 值得修行人了解下!在QQ搜 定慧之路 禪修QQ群,群裡有諸多證得禪定的師兄可以請教! Aaron 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

如何更好的禪修?

白寶蓮童子 你不學習就開始打坐嗎?這麼多問題都是最基本的常識,你都不去了解下?就算乙個坐墊的高矮都會嚴重的影響打坐質量,那還有坐姿呢?調心,調身,調氣息,調飲食,這些也是打坐的內容。更有心境上的問題,知見等,是一整套理論,不是簡單的兩腿一盤就OK的,要全面的了解,不然你怎麼區別是在打坐還是在打妄想?...

心有雜念的人如何修禪?

心靈樂園 心靈演變的規律,是乙個自然規律。它不是由上帝 造物主 萬能神在控制,也不是由其他鬼神在控制。釋迦牟尼佛也不是規律的創造者,而僅僅是發現者,他只是發現了這些自然規律,發明了相應的調整方法,並將其推而廣之而已。我們心中的各種各樣的雜念,都叫分別念。在一般的情況下,通過禪定可以達到 無念 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