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在哲學 哲學史上有什麼樣的討論和結論?

時間 2021-05-09 06:31:01

1樓:我徂東山

在自殺的哲學思考中,其中乙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自殺是否意味著自己的永恆消失?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痛苦和問題隨著自殺永恆消失,那麼,自殺就不失為一種痛苦的明智的終極解決之道。

但是,如果答案是否,理性的人就要重新評估。

世間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憑空消失,總是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靈魂也是。

人活著本來就不是來享福的。活著就是修行自己的生命。 生命,無處可逃,除了修行一途,你必須認清這個現實。

自殺,是逃避問題、逃避痛苦,是把問題、痛苦往後退,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生命(不僅限於人類),是乙個問題,然而,自殺,不是終極解決之道。

2樓:森 賤太郎

翻了翻所有的答案,我認為支援人有自殺的自由或者反對任何自殺行為的兩派,基本是無法互相說服的。因為根本出發點不一樣

基本出發點:生命到底屬於誰?

這個問題非常玄學,基本上無法通過科學證明求得其解

那麼,有的人選擇姑且認為生命屬於每個生命個體自己

有的人姑且選擇人的生命尚有高層次的掌權者管理(比如神?理性?天道?)

這只是乙個價值趨向的不同

然而,遇見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就開罵,想把所有異己意見都操翻的,你們幾個意思?滿懷戾氣出口成髒,好意思上知乎?

點到為止

至於我的意見麼,我覺得人在一些方面的確不是完全自由的,比如,你的出生,是你的意志能夠選擇的嗎?人類絕對自由,絕對把控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句謊言。自殺的現象,就是對這個謊話最好的註腳

所以,打著自由的旗號,來談自殺問題,是文不對題,你有活著的自由,未必有死的自由

然而,誰又能絕對的下乙個論斷呢?以上

3樓:之乎教你怎麼做人

沒死的人有資格談自己的想法,但不能代替死者說話。

沒有死過的人,不懂死的滋味,但也不是不能想象。沒有被火燒過的人,難道就不能想像被火燒的滋味嗎?想像的權利是不可剝奪的,至於這種想像到底有幾分靠譜,的確很難說。

在這個意義上,生與死的界限,在存在論上是存在/虛無的界限,在認識論上是可知/不可知的界限。

不建議年輕人(小於或等於30歲)過早接觸自殺話題,不管是閒聊、閱讀還是學術研究。

4樓:西伯利亞的小熊

人本身就不是乙個生活在哲學中的生命體,而是柴公尺油鹽最平凡不過的生物,如此簡單的生物終結自己的生命,為什麼要用哲學來強行解釋呢。原諒我譴責的你提出這個問題的立場,少一些憐憫,多一些感同身受

5樓:沒人疼

「They don't want to die, they just want to stop the pain. 」

6樓:student

感覺沒意思,對現實的不滿,對死亡的崇拜都會促使自殺。

乙個遊戲不好玩了刪號很正常,卻鮮有人正視自殺。

人生就是一種真實度近乎於100%的遊戲。

如果永生了,會不會自殺?不自殺的就是傻子。

即使是神,為了躲避無聊,也會去長眠。為了營造新鮮感。

7樓:安amber

赫爾曼黑塞《荒原狼》【第一次回答寫錯名字也是神蠢】「在本質上可以列入自殺者的人當中,有非常多的人,也許大多數是實際上絕對不會對自己的性命下手。「自殺者」並不一定是全都活在對死特別強烈的關係中。只不過自殺者的自然特質是他感覺到自己的這個「我」,是特別危險的、絕望的性格的胚芽。

」「(自殺者)前往死的道路隨時都為自己敞開的想法,並不只是青春期憂鬱的幻想遊戲而已,並且還從那想法中建立起了安慰和支柱。」

「每一次收到衝擊和痛苦,每一次陷入惡劣的生活狀態,他(自殺者)立刻就會喚起想以死來解脫的願望。不過他慢慢從這個傾向中,創造出對生有用的哲學。」

所以內,了不起的自殺者。

8樓:李愛國

人是自由的→我可以掌控自己→我可以自殺→我自殺傷害了別人→我太自私了

人是社會動物→人要有責任感→不能過於自由→我不能自殺→對我自己好殘忍→社會暴力

9樓:Palud

嘻嘻這個問題難度太大我不敢正面回答,於是推幾本書吧。

弗洛伊德《自我與本我》 在弗洛伊德和大多數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裡,人有另一種本能與性慾即愛的本能相對立,即「強制復原原則」。大意是講每個構成生物的有機體都會產生一種回覆或堅守其本來狀態的興奮,這種衝動會要求所有的後期發展受到抵消。這種興奮在不受自我壓抑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導致自殺的心理因素。

加謬《西西弗神話》:說實話這本書我看的不是很明白,讀解可能錯誤。加謬是反對自殺的,他認為,自殺是與荒謬相毗連的乙個結果,緣於實在與顯像、意志與存在的懸殊,生活的環境形成了乙個不可掙脫的荒謬。

而人在其中唯獨承認並且遵循這種荒謬才有可能獲得快樂和生存的價值力量。而荒謬的對立面有兩個極端,乙個是沉淪於絕對實在不思自拔的生活激情,即是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另一種是以消極狀態躲閃這種荒謬,就是哲學性的自殺。

加謬認為,荒謬是人類社會的本來屬性,要想以人的形式存在下去,就必須認識並且認同荒謬。這本書比較薄,但內容很大。

柏拉圖《裴洞篇》:蘇格拉底臨刑前與艾比克拉底的對話。雖然沒有直接涉及自殺問題,但卻很直觀的反映了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古希臘哲學家對生存、永生和靈魂本體論的看法。

個人認為可以作為後期宗教性自殺的起源來參考。

10樓:朱建豪

尼采《黎明》-114

「在極端痛苦中,乙個靈魂為了承受這份痛苦,將會發出嶄新的生命光輝。就是這股潛力在新生命裡的發揮,使人們遠離在極端痛苦時燃起的自殺念頭,讓他得以繼續活下去。

他的心境將別於健康的人,他鄙視世人所認同的價值觀,從而發揮昔日所未曾有過的最高貴的愛與情操,這種心境是曾體驗過地獄烈火般痛苦的人所獨有的。」

科學史和哲學史上有哪些精彩的寓言?

檸檬LED 妄自尊大的發光二極體 LED和兩個電阻夥伴前行,遇到了一塊電路板,上面的LED閃爍著。LED 你們不要做跟屁蟲。電阻 我們可以保護著你!LED 不,沒有你們,我照樣可以發光!他們一邊走一邊爭論著。遇到了檸檬,檸檬正在發電並且點亮了乙個LED。LED很得意,對電阻說。LED 沒錯吧,沒有你...

哲學史上有哪些有名的死對頭?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維特根斯 vs 圖靈,說是 維根斯坦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對老師不敬 如摩爾,羅素 對同輩戒備 如卡爾納普 對後輩蔑視。但和圖靈的對陣卻看出他對圖靈少有的尊敬。一般台下的人比台上的人更具進攻性 因為要表白,要搏上位。經常聽到的有 請容許我代表亞洲人民 等等,台上的人被問得一愣一愣的。但在圖靈 維特對掐中,...

如何評價黑格爾在哲學史上的地位?

索緒爾是結構主義的創始人,現代語言學 符號學的創始人。他精通 研究多種語言,歸納出了他的語言學。通過聚合軸,我們知道符號在場是靠其他所有符號的不在場才呈現出它的意義 通過能指鏈,我們知道能指指攝所指的無能為力。而這些效應,在黑格爾那裡已經被發現了。從主奴辯證法裡,就有著上述效應的應用。其實黑格爾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