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上有哪些有名的死對頭?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時間 2021-05-29 23:34:38

1樓:

維特根斯 vs 圖靈,說是:

維根斯坦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對老師不敬(如摩爾,羅素),對同輩戒備(如卡爾納普),對後輩蔑視。但和圖靈的對陣卻看出他對圖靈少有的尊敬。一般台下的人比台上的人更具進攻性——因為要表白,要搏上位。

經常聽到的有「請容許我代表亞洲人民」等等,台上的人被問得一愣一愣的。但在圖靈-維特對掐中,倒是台上的維特一直在企圖向台下的圖靈證明什麼,想得到圖靈的認可。圖靈乙個小破問題,維根斯坦的回答都是長篇大論。

從中我們似乎看出維根斯坦可能是滿頭是汗,而圖靈可能面無表情,但是不是想扔鞋就不知道了。來自「哲學笑話集錦」。

2樓:

Hume and Kant re theory of motivation?

Berkeley and Locke re abstract ideas?

3樓:海的歌兒

胡適和馮友蘭,針對老子和孔子誰是中國哲學史的開端吵得不可開交。

以下為引用

~胡適比馮友蘭大四歲,可以說是同代人,但在胡適和馮友蘭之間,這4歲不僅是年齡的距離,還是師生的差別。2023年,胡適到北京大學當教授的時候,馮友蘭還是北大三年級的學生,也就是說,胡適是他的教師。但他倆均師從杜威,從這點看,又是師兄弟關係。

~ 2023年,馮友蘭出版了他的《中國哲學史》上捲,由此引出了他與胡適的一段學術爭論,即關於老子和孔子誰前誰後的問題。胡適認為老子在前,而馮友蘭認為孔子在前。為此當時學術界曾發生過爭論,梁啟超也站在馮友蘭一邊。

但在這個問題上,馮友蘭的結論最終沒有能說服胡適。2023年3月20日夜,胡適曾給馮友蘭寫信,申說自己的看法,其中說:「你把《老子》歸到戰國時的作品,自有見地,然你的《中國哲學史》講義中所舉三項證據,則殊不足推翻舊說。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3冊第38頁)2023年胡適在給錢穆的信中還說:「我並不否認『老子晚出之論』的可能性。但我始終覺得梁任公、馮芝生與先生諸人之論證無一可使我心服。

若有充分的證據使我心服,我決不堅持老子早出之說。」(同上968頁)儘管論爭中的雙方誰都未能說服對方,但學術之爭還是平和的,胡馮之間的關係也很正常。胡適和馮友蘭的關係進入40 年代以後開始發生變化,這變化可能確有當年學術分歧中積下的怨氣,但這時胡馮之間的分歧主要不表現在學術上, 而是思想和人格上了。

當年在學術上和胡適有不同觀點的人很多,比如顧頡剛、錢穆等人,但學術的分歧並未影響他們之間的正常關係,而只有在對馮友蘭的關係上,胡適顯得很偏激,這其中肯定夾雜了許多非學術的因素。2023年 12月12日,胡適讀到了在貴州印行的由張其昀主編的《思想與時代》雜誌,他的評價是:「此中很少好文章。

」(《日記》第15冊)而該刊的主要撰稿人中就有馮友蘭。胡適接著說:「張其昀與錢穆二君均為從未出國門的苦學者;馮友蘭雖曾出國門,而實無所見。

他們的見解多帶反動意味,保守的趨勢甚明,而維護集權的態度亦頗明顯。」(同上)1950 年初胡適見到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的英文本,他的評價是「實在太糟了。我應該趕快把《中國思想史》寫完。

」(《日記》第16冊)可以說,從50年代以後,胡適對馮友蘭的看法就完全改變了,他已很難平靜地看待馮友蘭和他的著述,凡提到馮友蘭幾乎都帶有鄙意, 一反胡適固有的寬厚態度。2023年1月 24日的日記中說:「寫完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書評。

《TheAmericanHistoricalReview》要我寫此書英譯本《TheDeikBodel》的書評,我耽誤了半年,今天扶病打完。為此事重看馮書兩遍,想說幾句好話,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好處。故此評頗指出此書的根本弱點……」(《日記》第17冊) 在日記的最後又說「陳寅恪(審查報告 ——筆者注)說得比他清楚……」這裡胡適引了陳寅恪給馮友蘭所寫審查報告中的一段話,從語氣上說是借陳的話來否定馮友蘭。

陳寅恪先後給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下兩卷都寫過審查報告,而且評價很高,胡適也許是有成見,所以評價不夠客觀。從學術分歧的角度說,胡適對馮友蘭的態度是偏激了。人們也許會說,一向主張寬容的胡適,為什麼對馮友蘭這樣呢?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 這種評價中有胡適對馮友蘭人格的認識。50年代末,胡適在給嚴耕望的一封信中,再說到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反而平靜了,他說:「馮書最便檢查。

但不列原書所舉僧名,最為無識!」(《長編》第8冊3102頁) 從根本上說,胡適對馮友蘭的評價,是隨馮友蘭的變化而變化的,也就是說,愈往後評價愈低 ,而且是愈到後來愈從人格上加以評價。2023年胡適和錢思亮聊天,談到大陸許多朋友的近況,對馮友蘭的評價就很苛刻,他說:

「在天主教辦的乙個刊物上知道馮友蘭在那邊認過130次的錯,自己承認是無可救藥的資產階級。他本來是乙個會打算的人,在北平買了不少房地產。1950 年在檀香山買了3個很大的冰箱帶回去, 冰箱裡都裝滿東西,帶到大陸去做買賣,預備大賺一筆的。

他平日留起長鬍子,也是不肯花剃鬍子的錢。」(《長編》第10冊2556頁)胡適的這些話是和朋友聊天時說的,只能說表達了一種情緒,並不一定準確,查《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蔡仲德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馮友蘭沒出國,他是1948 年2月由美返國的,胡適顯然是說錯了。 可見胡適是道聽途說,再有說馮友蘭想回國做買賣發財,也太離譜了。

公平地說,離開大陸以後,由於馮友蘭的一些變化,使胡適對他的評價多帶有情緒化的色彩。反過來說,80年代初馮友蘭寫 《三松堂自序》的時候,說到胡適,評價卻很客觀,他說:「胡適的這部書,還有一種更廣泛的影響——胡適是在哲學方面用那個指頭比較早的乙個成功的人。

」(該書216-217頁,三聯版)他還說:「陳寅恪和金岳霖的兩篇審查報告都把我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同胡適的 《中國哲學史大綱》做比較。這是因為在當時,這一類的書,只有這兩部。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無論什麼事物,都是後來居上。這是因為後來者可以以先來者為鑑,從其中取得經驗教訓。無論如何,在中國哲學史研究近代化的工作中,胡適的創始之功,是不可埋沒的。

」(同上228頁) 從胡適和馮友蘭的相互評價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學術史上,因偏激造成的失誤也許是難以避免的,但我們應當盡可能在一切問題上都盡量發揮理性的力量,以便能使偏見少一點,馮友蘭晚年說到胡適時,基本上沒有偏見了。當然,胡適與馮友蘭關係和特定的時代背景有關,評價失當的責任並不全在個人身上。

4樓:康少林

莊子和惠子算不算呢?

他們的哲學觀點相異,不過應該不是對頭,相反生活中還是非常好的朋友。

至於有趣的故事嘛,「魚是否快樂」什麼的都知道吧。

科學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科學家死對頭?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科學家,死對頭,有趣的故事.這三個詞本身,段子化太嚴重.有多少是歷史的事實?有多少是年輕時的衝動?有多少是商人的身份,利益的衝突帶來的衝突?有多少是情敵原因?有多少是性格不合?打上科學家,死對頭的標籤,對這個職業並不好.當然,這也說明科學家越來越英雄化,平民有解構英雄的娛樂需求.類似問題應該有 但幾...

科學史和哲學史上有哪些精彩的寓言?

檸檬LED 妄自尊大的發光二極體 LED和兩個電阻夥伴前行,遇到了一塊電路板,上面的LED閃爍著。LED 你們不要做跟屁蟲。電阻 我們可以保護著你!LED 不,沒有你們,我照樣可以發光!他們一邊走一邊爭論著。遇到了檸檬,檸檬正在發電並且點亮了乙個LED。LED很得意,對電阻說。LED 沒錯吧,沒有你...

哲學史上哪些思想讓你有探索哲學的慾望?

馬克思主義佛教徒 人的本質。我通過否定非我而成為我 薩特 我通過將 自在的 我作為物件而成為 自為的 我 馬克思 從人類自身的視角出發去描述人類自身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朱七 笛卡爾做了個夢,夢裡上帝讓自己用理性來追尋真理。笛卡爾醒過來,開始懷疑聖經裡的一切,以前的世界,千年的中世紀,聖經代表著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