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深受儒家文化的東亞地區出生率反而是世界最低的?

時間 2021-05-08 09:54:02

1樓:果醬小熊

2樓:Josh

是因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嗎」?

一、全世界發達國家出生率都低,東亞中日韓也不例外。更

我們有種錯覺,東亞出生率世界最低(應該特指南韓)。其實是因為東亞地區起步雖晚,發展很快,

大家都知道,經濟越發達地區,生育率相對較低,父輩幾個子女,子女輩斷崖式一到兩個。生育反差相當強烈,記憶深刻。但並不能說明東亞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地區。

二、出生率和城市化(生育環境)有關,和文化缺乏相關性。

文化是基於經濟組織的人類交流表象,都必須服從生存法則。東亞要在全球化競爭中獲得優勢,必須建立分工明確,資訊通暢的經濟城市。這種大型城市群並不完全適合生兒育女,工作節奏導致照顧幼兒時間短,房價物價高企讓養育成本增高。

鋼筋混凝土森林破壞了宗親家族傳幫帶。城市化各種原因,都降低了生育率。在生存面前,儒家文化算什麼。

三、出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亞國家人群的社會壓力,也體現了人類脫離舊文化,追求個體自主性。

前文說了,東亞國家經濟發展快,有得必有失,東亞國家普通人社會壓力很大,而福利相對西方國家有所不足。出生率很低。

而且東亞社會是傳統農業階級社會(除了中國鬧革命後好一點點而已)。數十年經濟發展都未能改變階層狀態。能改變的是心態和生育意願。

出生率低,很多學術著作寫的很好。

而出生率低帶來的問題,中日韓三國似乎也不盡同。

3樓:任天涯

謝瑤那啥我在什麼節目裡看到說出生率這個東西和兒童死亡率是相關的。

多生是貧窮家庭應對高兒童死亡率的策略

所以一旦兒童死亡率降下來,那麼出生率也就降下來了。

這和什麼文化沒關係。事實上出生率最高的是非洲的尼日,但尼日近年來的出生率也在下降,隨之下降的還有尼日的兒童嬰兒死亡率,這是很說明問題的。

東亞地區相對富裕(日韓相對富裕工業化城市化程度高、而中國是人為干預),兒童死亡率很低,一般家庭完全沒有必要採取多生策略來應對兒童死亡,所以出生率低那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一般來說,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關係如下圖

第一階段,高死亡率高出生率

第二階段,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依然高

第三階段,死亡率趨緩,出生率迅速下降

第四階段,低死亡率,低出生率

也就是說對於一般國家來說(沒有實行計畫生育的國家),出生率和死亡率大體都會經過這四個階段,然後都處於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狀況。從圖表來看,高出生率是應對高死亡率的策略當沒有疑問。

所以並非是單單東亞才有低出生率的問題,發達國家都這樣。

而日本特別突出不過是因為日本屬於第一流發達國家,地少人多,工業化城市化程度高,人們對後代需求降低的更多而已。

回過頭來,注重生兒子這種東西和儒家文化是否相關,有待證明,但對傳宗接代的極度重視似乎和中中國人的祖宗崇拜傳統有關,日本並沒有祖宗崇拜的傳統,平民有姓氏都是明治天皇以後的事情,所以沒有像中國這樣的生育後代的衝動也是正常的。

目前世界上由於衛生水平的上公升,兒童嬰兒死亡率越來越低,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雖然沒有像中國一樣實行強制的計畫生育政策,但是其出生率卻也越來越低。

這個,只是個趨勢而已。

另外,從純理性的角度考慮,以中國為例,之所以中國自古一直非常重視傳宗接代,重男輕女是有實際意義的:生兒子是家庭延續的保證,農業社會男孩意味著勞動力,也就意味著老年的保障,也就是說在農業社會的中國,夫妻二人有乙個男性後代是有經濟和社會雙重意義的,往大了說,是父系社會往前延續的基礎也不為過。所以為了保有乙個男孩,考慮到當時的兒童死亡率和獲得男性後代的概率,乙個家庭有4-6個後代是很正常的策略。

但是到了工業社會,男孩和女孩對家庭的經濟意義的差別極具縮小,甚至進一步說,家庭沒有需要後代的經濟需求,因此生產後代的動力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簡而言之,工業社會由於後代對家庭的經濟意義弱化,因而家庭對後代的需求減少,同時,控制生育的成本極其低廉,而兒童嬰兒死亡率又極低,換句話說真想生孩子,生乙個基本就能滿足了,因此出生率必然下降。

東亞幾個儒家文化圈的國家為什麼普遍比較壓抑?

傳統政治文化?說實話的,這些地區的政治理念的核心都不太 現代 代價是一致地扼殺未來的可能性。我對所謂的 穩定 不能理解。不管對哪一方都感覺不到任何好處。也許在這裡人也可以異化為 資產 財產 故而,只有在這種情況下 穩定 才有意義。穩定 的環境下,財產 也就是人 才不會遭遇損害,也就是損失。下一階段就...

為什麼很多人批判儒家文化?

abc 批孔批儒,始於五六十年代,因為儒學是 四舊 的典型,反革命的象徵,剝削壓榨工農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所以,孔老二成為了臭老九的頭,黑五類分子石錘。一切都基於時代背景。有一本連環畫叫 孔老二罪惡的一生 看完就明白了 黑貓 儒家被批判錯並不只在儒家 在封建統治時期眾多皇帝獨尊儒術,儒家作為君主統治...

儒家文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落後文化的?

小王 當乙個學派未能成為當前政局統治和武裝的主流學派,他就會變成所謂的 落後文化 幾千年來儒家學派從先秦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到兩宋程朱理學的瘋狂,成為統治階級的文化工具,直到近現代西方思想的湧入中國人對封建腐朽思想的排斥,才受到了一定的衝擊。然而今天,仁孝禮儀這些精華文化仍然是根植在中國人心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