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落後文化的?

時間 2021-05-07 09:36:18

1樓:小王

當乙個學派未能成為當前政局統治和武裝的主流學派,他就會變成所謂的「落後文化」。幾千年來儒家學派從先秦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到兩宋程朱理學的瘋狂,成為統治階級的文化工具,直到近現代西方思想的湧入中國人對封建腐朽思想的排斥,才受到了一定的衝擊。然而今天,仁孝禮儀這些精華文化仍然是根植在中國人心中的核心文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之道也仍然是奮鬥者們的指南,甚至詩和遠方,不都是誠其意者不自欺的表現嗎。

落後的不是文化,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是學而不思則罔。

2樓:「已登出」

儒家文化其實就是中國文化世界觀,或者說是中中國人的世界觀,這是中中國人區別其他文化,其他民族的乙個基本特徵。

世界觀沒有落後與先進之分,只有積極與消極之分,在大清朝中中國人世界觀就挺消極的。如今這西方世界就和大清朝一樣消極。這距離他們打敗大清朝才過去了170年。

大清朝的消極是因為在一百多年裡,沒有誰能打敗他們,而西方人消極也屬於此。

所以儒家文化,告訴所有中中國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聽你就要完蛋。而歷史證明這句話就是對的

3樓:旁行不流

儒家文化並未落後,落後的是我們使用儒家文化的方式方法。希望上千年前產生的儒家文化能解決以後的一切問題,這種想法就錯了。儒家文化產生有其生產力基礎和思維水平基礎,時代變了,我們需要根據生產力和人的思維水平變化而變通。

不能把我們自己不能變通的鍋甩給上千年前的古人開背。

4樓:荒唐

落後只能是個人主觀吧!不一定是既定事實!雖然現在沒有那麼熱衷和推崇,但其實儒家文化早就沒入到我們每個中中國人的形形色色的生活細微處!

5樓:吞吐潛形

統治者想要穩固統治便需要立規矩,而儒家經典便是《規矩大全》。

隨著世事的變化,有些規矩不再適宜,也就是落後,但要立規矩的思想仍是正確的。

落後的是規矩,而不是要立規矩的思想。

同樣,我們現在說儒家文化落後,落後的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環境下的一些舊有的表現形式,而不是儒家文化本身。變強的方法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變強的念頭是沒有問題的,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便是繼承先賢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精神的同時不固守陳規而是根據不同環境制定不同策略。

飯菜在不斷更新換代,但飯還是要吃的。

6樓:

從這個社會變得少廉寡恥開始。

不守信義,不重情義,無底線的感官歡愉,無底線的物質崇拜,卑劣盛行的社會風氣,一言不合就能辱及全家的網路氛圍,所有人都習以為常。

私以為這個社會進步的只有物質,而已。

人之所以易於禽獸者幾希?

7樓:yum

儒家文化從他出現的那一刻,就成為了落後文化,從他出現的那一刻就不再是純粹儒家文化,他不斷與其它思想文化(法家,道家,佛家等等)交融,蛻變,進化。

雖然目前他還有乙個儒家文化的名字,但其實早已不是春秋那個儒家,也不是宋明的儒家,他只是目前主流思想屆所解釋的儒家。今天,這一秒的儒家文化(非那個名字)不存在落後性,他能存活至今必然有其合理性和優越性,否則他必然不會還是當前的顯學。

但下一秒,比如明天世界大戰(如戰國時代)開打,法家也許又會成為顯學,大戰結束後,為休養生息,老莊一時又成為顯學,這兩個時期會顯得儒家沒什麼用,彷彿是落後的。但當政局穩定,儒家也許又出來了站在c位,可是這一回成為主流顯學儒家和上一次的儒家還是乙個家嗎?如果其實都不是乙個了,就無法談起從什麼時候開始落後。

所以我們不必在什麼家中找解決方案,歷史就像乙個篩子,什麼家該登場,什麼家該換個什麼馬甲登場,是雙打登場,還是單挑登場都是博弈關係決定的。是人和人,人和國,人和自然的多維整體博弈決定的,合適當下的文化思想就顯得多一點,不合適的就顯得少一點,他們會自然均衡在某個比例上,動態變化,相互消長。

金國的國教是什麼時候開始由佛教變成儒家?

濊人哥 都不答,還得我來。首先,我認為整個東北亞最後乙個佛教國家是東夏 東夏分出去本身也和六鎮起義一樣是反抗儒化漢化 隨著元朝直轄東北和李氏北韓代王氏高麗 整個東北亞的佛教的生態位就被儒教所取代 高句麗滅亡是佛教開始衰落的標誌,而渤海國的滅亡和後三國的統一則使東北亞佛教國家第一次大規模減少 只剩下乙...

茶文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盛行的?又是如何發展的?

卓夫有話說 從最早的神農時期,神農以身試藥,茶這種植物,可以作為藥用 最開始 可清熱消暑,暢通腸胃,起到舒緩人們身體不適的作用。之後,在眾多實踐中,人們開始將茶從發病藥用,轉向日常飲用,用於保健強身。到了西周時期,四川生產的貢茶聲名大噪,進貢入朝廷。但是直到漢代,飲茶的文化才漸漸在普羅大眾之間普及開...

養老焦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趙小動 有養娃焦慮的人基本是從有娃開始,別人的娃沒法感同身受 有養老焦慮的人基本還沒到自己養老的時候,自己的父母卻老了,自己非常有感受。當自己的父母身體健康,退休金不說優渥至少可以自給自足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是沒有養老焦慮的 當父母的身體不再健康,或者退休金不夠用,需要子女貼補時,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