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為什麼認為上帝「死了」,而不是認為上帝本來就是「不存在」的?

時間 2021-05-08 01:04:19

1樓:

上帝死了,潛台詞是說我不信上帝了,且我並不否定之前我信的,唯心的最大化,以自我為中心,我說啥是啥,上帝死不死也得由我來說才成

2樓:朱建豪

「上帝已死」在邏輯上的吊詭之處-神怎麼可能死?神應該是不朽的,不朽的存在不會死亡。

而對於有語言學專業的尼采來說,這個古怪的用詞是他蓄意為之的,尼采刻意玩弄「神不會死的」概念,也從本質上迴避了「無神論者」的這個頭銜。

尼采要探討的,不是上帝是否活著還是真的死了,而是要將這句口號導向乙個訴求:「信仰神將不再合理」、「宗教給予人的道德禁錮將不再理所當然」

尼采在他的著作《快樂的科學》中,將「上帝已死」藉由乙個角色說出,此人打著燈籠到處找神,結果一無所獲,村民都認為他瘋了!

接續著尼采的「上帝已死」之後世人所要面臨的課題-就是會進入那個時代在精神上、道德上、知識上全面的分崩離析,也就是所謂的「虛無主義」。

「如果上帝死了會怎麼樣?」尼采自問,而他的答案是:「這樣我們就缺乏道德的基礎了」。要是宗教賦予的道德沒了,彷彿人的內部靈魂也沒了,只剩下徒有肉體的空殼。

如此殘酷的事實,當然不是尼采的同代人所願意聽見和面對的。

尼采稱自己為「反道德主義者」,這不表示尼采心中沒有道德或支援做惡,而是認為人類必須超越傳統道德的枷鎖,可用尼采的一句著作來涵括-《超越善與惡》(亦譯《善惡的彼岸》)

對尼采來說,上帝的死亡為人類開啟了新的契機、精神的視野上開啟了另一扇大門的可能,這些機會對於世人來說既是害怕又振奮。

害怕的是,要是沒有了上帝,人將缺乏了安穩行走的道路,沒有安全網、沒有規則可循、也沒有生命的終極目標了;振奮的是,神的缺席讓一切變得可能,一切的限制將不再由上帝和宗教所賦予,人可以自由創造自己的價值觀,締造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與藝術品等價的人生。

尼采為什麼認為上帝死了?

松花釀酒 光明會的成員,當然會反對道德,否認上帝。他和卡爾 李特爾才是納粹的真正傳播者,Hitler上台後,試圖調解激烈的矛盾,支援和平,但是只要戰爭爆發,光明會的目的就達成了,一切都會在他們的計畫之中。 哲學為何p開頭 1 God is dead 上帝死了?2 上帝 G 本體不死不不死 末體人心事...

羅素是不是討厭尼采?為什麼呢?

Aier 我不知道誒,但是我是先看了 羅素的道德哲學 就放棄羅素了,而我當時放棄的原因是我感覺他行文中蘊含的感情太憤世嫉俗了,不論他筆下的邏輯是否理性。而我在對哲學史了解的更廣泛深刻之前,就決定接下來去看尼采和加繆了,不知是當時流行,還是直覺的吸引,那份艱深和悲憫,甚至形容為散漫的悲壯,都是深得我心...

為什麼小剝皮射死了旺旺而不是瓊恩?

深藏功與名 小剝皮做事的出發點只有乙個 折磨人。最後當著囧的面殺死旺旺,也是為了折磨囧。他相信自己單挑可以殺死囧,先折磨他,然後殺了他。 Applause 因為小剝皮是乙個會折磨人內心的 當時囧諾想去關心巨人就被小剝皮射死了 可以激怒雪諾要他和他決鬥 他沒有想到雪諾沒拿劍那個盾牌就能衝過來幹翻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