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喬姆斯基的名句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

時間 2021-05-05 17:58:07

1樓:昔遠

這個句子常常被拿來作為例子來闡述生成語法學理論的語法生成模型「A模型」:

整個模型只由兩部分組成「基礎部分」和「轉換部分」,整個的流程就是先由「基礎部分」根據「語類規則(圖中PSR)」生成深層結構,再由「轉換部分(圖中TR)」生成表層結構。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的腦中有這樣幾條語類規則(拿漢語舉例):

(1)句子=主語+謂語

(2)主語=修飾語+中心語

(3)謂語=修飾語+謂詞+賓語/補語

有了這個規則,我們就可以生成這樣的深層結構:

「快樂的小貓吃大魚。」

這樣的結構就是「合法的」,而句子中的詞只是根據語類規則從詞庫中提取對應的詞來組合。「快樂的小貓」符合「修飾語+主語」的結構,因為「快樂的」可以充當修飾語,「小貓」可以充當主語,後面「吃大魚」同理。但這個規則對語義搭配是不予以限制的,所以哪怕下面的句子,也是「合法的」。

「方形的小魚喝綠貓。」

儘管看起來很荒謬,但在結構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也就是說,A模型對語義是不負責的,我們之所以生成的句子在語義上也合法只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經驗告訴了我們事物間的邏輯關係,和我們這種天賦的語法生成模型沒有任何關係。

上面的例子換成英文版,就成了喬姆斯基的這句話:「Corlorless green ideals sleep furiously.」

A模型的產生和喬姆斯基的這句話,只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語法研究是「純語法」的,不考慮語義研究,那時候的觀點就是「語言學=語法學-語義學」,所以語法和語義在當時是被分離得很開的。

2樓:

我覺得人類語言生成機制有應對現實中各種關係變化的潛能。這套faculty只負責產生合語法的句子,合不合當下情理,那是pragmatics負責去留裁剪的,但此過程不負責對於faculty的裁剪——萬一哪天世道有異,出現詭異關係,語言表達的潛能也得留著

3樓:小平兒

喬姆斯基是轉換生成語言學的開創者。他認為語言學的物件是語言能力,而不是語言行為,語言就是對語言能力的描寫。喬姆斯基的語法規則最初是古典理論,即包括有基礎部分和轉換部分組成。

他認為語言中的所有句子可以有一系列的規則推導生成。SP——NP+VP;NP——DET+N;VP——V+NP;通過這些規則可以產生一系列符合語法的句子。就如S=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是由NP(Colorless green ideas)+VP(sleep furiously)構成的。

這句話是符合語法的。但是這句話卻是不可接受的。從語義搭配角度來講,Colorless與Green相矛盾,Ideas與「顏色詞」不可搭配,Ideas與sleep不可搭配等等。

這個例子就如「石頭得了糖尿病。」這句話一樣,都可以說明只有規則是不可能生成完備的可接受的句子。由此在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開始引入了語義規則。

4樓:

他只是自己造了這樣乙個句子來說明他句法方面的理論簡單的說就是不是所有看上去合乎語法的形式都是有意義的比如說green是形容詞 idea是名詞雖然說形容詞可以形容名詞但是 colorless green idea就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有乙個人忘了是誰還曾經編了乙個故事來說明這句話也可以是有意義的

5樓:NullPointer

呃,這個句子準確的說是被Chomsky「構造」出來,而不是被他「說」出來的,用作為符合語法而語義錯亂不可理解的例子。

ideas-sleep(想法睡覺) 是違反常識,colorless green (無色的綠色)是矛盾,sleep furiously(憤怒地睡覺)是違反習慣。合起來:「無色的綠色想法憤怒地睡覺。

」就成了不可索解但符合語法的句子。

ps,大頭馬你是當成詩句來理解的麼?這其實讓我想到了羅夏墨跡測驗。羅夏測驗是提供隨意的圖案來喚起聯想。而這個例子證實任意的文字組合也有類似的功能。

但這恰恰可以區分高明的詩歌和低劣的仿製品——是作為某種任意組合糊出來,還是精心安排的暗喻系統。

如何理解安德烈 祖拉斯基的《著魔 Possession 1981 》?

小狸奴 海倫是安娜的反面,傑克能夠在她那裡得到一種和諧寧靜的柔情。這樣的女子同所有溫柔潔淨的女子一樣,能夠安撫和承載他的躁動,他的不安全感。可是他被安娜吸引,安娜任性,強勢,幾乎像他一樣怯於表達,以安娜的種種表現來看,安娜似乎在乙個感情裡是迴避型的,有過相似經歷的人都知道真正喜歡乙個人是會害怕得想要...

如何理解詩經中的名句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明天是另一天 這句就是最典型的 今義不同原義 範例!原義形容戰友之間的情感,今義形容男女之間的情感。並且今義被廣泛接受!文化的傳承有多個形式 有原封不動的傳承,有以訛傳訛的傳承,有望文借用的傳承。不管什麼形式,都在歷史長河中得到淬鍊,重新融入中華文化庫存。作為語言現象,本質就是 說的人多了,就是對的...

如何理解《佐渡洛夫斯基的沙丘》片頭那句「是什麼讓光必須忍受燃燒」?

關陳 看到這個問題簡直是一陣心碎,翻譯水平拙計的字幕真的是讓人欲哭無淚。這句話原話是 What is to give light must endure burning.Viktor E Frankl 這句話是奧地利心理學家 存在主義分析創始人frankl的語錄之一,大概是出自 人對意義地尋求 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