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錦瑟》,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

時間 2021-05-07 17:11:27

1樓:鹽選文學甄選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而言,以「悼亡」和「自傷」說者為多。

回望李商隱這一生,實在太可惜,太遺憾,太令人心疼。兒時,父親早逝,他飽嘗辛酸;中年,以詩人之心揣摩政治,釀成悲劇;後來,妻子猝然離世,更令他萬念俱灰。他才華橫溢,雖不能在官場施展抱負,卻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詩篇,歷史是公正的。

一、李商隱坎坷與無奈的一生

李商隱(約 813 年-約 858 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

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nóng]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的一生,就是乙個大寫的「悲劇」,充滿了坎坷、艱辛與無奈。

(一)家道中落,從天堂到地獄

公元 813 年,李商隱在河南的獲嘉縣出生,成為李家的第乙個兒子。父親李嗣是獲嘉縣的縣令,在先已有三個女兒,妻子多年沒有生育,在知天命的年紀獲此麟兒,狂喜萬分。

父親給他取名商隱,字義山,希望他以後能像秦漢隱士「商山四皓」般,德才兼備,待時而出,成為帝王之佐。

作為家族的繼承人,李商隱從小就被寄予厚望,在父慈母愛的家庭裡,安穩而幸福地長大。李父非常重視兒子的啟蒙教育,教他讀書識字,並早早接觸經書。李商隱也非常爭氣,「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天才之姿」逐漸顯現。

但天不遂人願,這種衣食無憂的生活,在他 9 歲那年戛然而止:父親因病去世了。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剝奪」了他的幸福童年,讓他扛起了養活全家的重擔。

李商隱 3 歲時,全家便跟隨父親到浙江做官。父親一走,他們家在浙江也失去了立足生存的條件,唯一的辦法就是回家鄉去,回到他們祖上的老家,鄭州滎陽。

從李商隱後來文字記載,我們得知當時的情況:乙個年近 10 歲的孩童,身穿孝服,手持丹旐(zhào),侍奉母親,帶領弟妹,一路悲悲切切、恓[xī]恓惶惶護送父親的靈柩,水陸兼程地走在回鄉的路上。

可是,回到家鄉,等待他們的是更難的生活,「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家產,也沒有可以投靠的親戚。這樣的人生困境,該如何打破呢?

(二)幸遇伯樂,人生依舊是一波三折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作為家中的長子,李商隱並未被困難壓垮。他在《祭裴氏姊文》中說:「及衣裳外除,旨甘是急,乃佔數東甸,傭書販舂。

日就月將,漸立門構。……」意思是,等到為父親服喪期滿,脫了孝服,最要緊的便是尋找生路來奉養母親(還包括養活弟妹),於是正式在鄭州滎陽佔籍,靠著抄寫文書或舂公尺稗販(指體力勞動)來掙錢養家,日子非常清寒貧苦。

苦難並不是財富,對苦難的思考才是。少年李商隱便深深懂得,對於他來說,讀書、應試、登科、入仕、為宦,是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的唯一途徑。恰好,李商隱有一位關係很近的堂叔,是個飽學的儒生,年輕時還入過太學,對五經很有研究,也樂意教導本家的子弟。

於是,大概從十一二歲到十六七歲這幾年,李商隱就跟隨堂叔學習,在經書、詩文以及書法等方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古體文、古體詩方面,並寫出了《聖論》、《文論》這樣的驚世佳作。

成功出師的他,決定去洛陽闖蕩一番。無奈時世弄人,晚唐創作的主流是今體文(駢文)、今體詩,這是科舉之路的敲門磚。但李商隱擅長的是樸拙恣意的古文、古體詩。

雖然他才華橫溢,但並無人賞識。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時候,意外結識了一名伯樂,即當時的駢文大家——令狐楚。一方面,令狐楚欣賞李商隱的才華,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擴充自己的後備力量,所以決定全面培養他。不僅親自教他寫標準的駢文,還帶他去參加各種高階的文學聚會,就連出差也帶上他,目的是增長他的見聞,提公升他的知名度。

對於李商隱的科舉之路,令狐楚也是親力親為,自掏腰包支援他參加科舉考試。在李商隱接連幾次都落榜的情況下,給他開了「後門」,終讓他高中進士。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令狐楚對李商隱的栽培,是為了擴充自己的朋黨力量。當時朝堂上,「牛李黨爭」鬧得轟轟烈烈,令狐家是「牛黨」的中堅力量。

但是李商隱卻看不透時局,愛上了政敵李黨派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měi]。王茂元也十分賞識李商隱的才華,並同意把兒女嫁給他。

(三)顛沛流離,成為最落魄的仕人

李商隱選擇了愛情,卻也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2樓:Tenten

人比錦瑟文如珠玉

錦瑟無端五十弦

非睹物聞樂,有古瑟弦五十,自況,稱無端,生就但不合時宜。

結合頸聯珠玉對映自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應知錦瑟珠玉乃全篇主旨。五十有類今時文青講六指。

一弦一柱思華年

弦柱華年更像是障眼法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平鋪直敘,年少迷茫懵懂,老來壯心不已。此身迷宦海文聲寄將來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借題發揮,文筆確實好,極寫不遇之感之情。

此情可待成追憶矜誇詩名好

只是當時已惘然於今徒惆悵

平生矜負寄文中

3樓:鑽石鼻子

錦瑟基姬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姬死無緣將笄射,一夕一朝話思憐。莊周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蝴蝶夢裡煽墳去, 杜鵑春心通此人。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千里東風花月雪, 長安擣衣萬重山。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商山隱義

商隱山陽合義真,隱義商山第一淫。太虛有夢荔枝肉,明明不覺玉環親。玉懷真陽

義山傷懷月隱人,玉懷真陽笑紅塵。天長地久有時盡,錦瑟彈亂葬花魂。

4樓:泅渡至彼岸

情緒是身體對行為成功的2113可5261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應上的評價和體4102驗,包括1653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行為在身體動作上表現的越強就說明其情緒越強,如喜會是手舞足蹈、怒會是咬牙切齒、憂會是茶飯不思、悲會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緒在身體動作上的反應。情緒是信心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信心中的外向認知、外在意識具有協調一致性,是信心在生理上一種暫時的較劇烈的生理評價和體驗。

情感是態度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複雜而又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情感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具體表現為愛情、幸福、仇恨、厭惡、美感等等。  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以往認為,乙個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乙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有時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水平。

那麼,到底什麼是情商呢?  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情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

因為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勵,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

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五是人際關係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_^

5樓:

「一篇錦瑟解人難」,從古至今,關於《錦瑟》到底講的什麼一直爭論不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蘇軾、黃朝英、王世貞等人主張詠瑟說,胡應麟、朱彝尊、錢良擇等主張悼亡說,胡震亨、陸時雍、吳汝綸、岑仲勉等主張寄託說,葉矯然、徐夔、徐德泓等主張自傷說,程湘衡、錢鍾書、周振甫等主張自況說。本人學識有限,不敢強作解人,唯恐貽笑大方,只列出古往今來諸家之解說,借花獻佛。

讀李義山詩,不可不讀今人劉餘二先生所著《李商隱詩歌集解》(1988)。此書作者在列出諸家之說後又發議論,認為不出「悼亡」「自傷」兩大類,又「自傷」為切入口分析。

這個版本年代久遠,字跡不清。

清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亦是一重要著作,馮說《李商隱詩歌集解》中亦有提及。

周汝昌認為「詠物」「悼亡」「憂國」「令狐青衣」「適怨清和」「自比文才」都是穿鑿附會,又說「我覺得如謂錦瑟之詩中有生離死別之恨,恐怕也不能說是全出臆斷」。

葉嘉瑩也有文章講這首詩,但與周汝昌相似的是,兩位其實都沒有給這首詩下斷語。

葛兆光否定了前人的種種猜測,到頭來也沒給出乙個具體的論斷。

馬茂元則贊同「自傷」說,「張採田《玉溪生年譜會箋》解為李商隱晚年追敘生平,自傷身世之辭,較為合理」。「義山《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之二有云: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錦瑟驚弦破夢頻。以之合本詩共讀,更可證追述生平說不謬。」

葛曉音教授則以為「詩中追悼的應是他早年愛過、後來死於湘江水中的一位女冠。」

金性堯先生難以斷定,只能存疑:「此詩前人解釋不一,以為悼亡詩者較多。恐也難以確定。疑是自傷身世,又苦於難以排解之作,但如滄海、藍田兩句,實在不易的解,這裡也只好存疑。」

周嘯天認為「此詩當是作者聞瑟興感自傷身世,懷舊傷逝之作,也可以用作序詩」。

施蟄存說「我們對李商隱詩中的典故,大致可以了解。但是,對於整首詩的涵義還是不容易明白。儘管馮浩作了大量的考證箋釋,恐怕還有許多不能作為定論的地方」。

6樓:風聞有你

引用王蒙的一句話,初讀便「驀然心動,覺得詩寫得那麼悲傷,那麼婉轉,那麼雅美。」估計這也是大部分人初讀這首詩的感受。淒豔、迷惘、傷感是《錦瑟》情感的基調。

《錦瑟》一詩,境界撲朔迷離,情感深長縮載,確實是乙個千古之迷。所以,至今還有很多學者把它當做政治詩來讀,並從詩人的經歷中尋找蛛絲馬跡,闡幽發微。李商隱一生,固然是在黨爭的政治派失意。

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歡,未必用這樣朦朧的詩歌來表現,不能硬把中國古典詩歌「香草美人的傳統」(以愛情隱喻君臣際遇)往這裡套。否則,李商隱那些寫愛情的無題詩,像「身無綵風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之類的,都可以當做政治詩來讀了。

我們認為,《錦惡》還是一首寫戀情的詩,是個垂落老人回首錦瑟華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淒美的歌。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以「錦瑟」起興,思憶青春年華,一種悅惜、傷感和無可名狀的情緒湧上心頭;第二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表現出對過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依戀,以及惆悵、迷惘之情;第三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寫才美不外現,或美好事物不能長在,寄予了悲傷悼嗟之情;最後一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從「追夢」中醒來,並知道那夢已遠去,並且當時就不甚分明,流露出無可奈何的情懷。

喜歡的人對我發了李商隱的《錦瑟》這首詩,他是什麼意思啊,求解?

棄名奔他鄉 瀉藥。你要搞清楚他認為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錦瑟 很多人認為是描寫愛情的。拿我來說吧,當時我看到這首詩,也是十五六歲。看到後也是很驚豔。拿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當了好長時間的QQ簽名。而既然是你喜歡的人,又是這種很曖昧的詩。挽起袖子上啊姑娘! 這首詩,是李商隱懷念忘妻所寫。甄嬛傳...

如何評價《山月記》?它都表達了哪些思想?

游泳池的飛行 山月記 是個日本天才作家根據中國文化所引發聯想而描繪的故事。文章乍看天馬行空,可事實上條條框框都有跡可循,引人深思。難以想象一位日本作家竟將中國歷史寫得如此深入,將史上以極簡文字記載的人物,賦予其如此深沉的思考 不安的懷疑 敢於否定權威和自我的勇氣,夾雜作者個人思辨,投射主觀情感和經歷...

三體表達了唯物史觀的思想嗎?

連心決 看了下面幾個的回答,感覺沒搞清楚什麼叫唯物史觀。唯物主義,也叫辯證唯物主義,首先要知道乙個東西叫辯證法。什麼叫唯物史觀,就是利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觀察歷史。辯證法是個什麼東西,任何東西要一分為二來看,乙個東西既有優點也有缺點,也就是乙個人優點和缺點是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是會轉化的,在特定的條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