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商隱《錦瑟》被選入高中教材

時間 2021-05-07 17:11:27

1樓:張磊

錦瑟適合具備基本文學素養的各種層次的讀者,中學生可以看,可以看不懂,但千萬別死考。讓中學生看懂又看不懂就對了,真正體會頂級的美好和迷茫。不是床前明月光那種,而是我死在裡面出不來也不出來了。

2樓:牙先生

樓上有答者的回答我比較認可,就是中學選取教材的原則之一許是為了普及名家名篇錦瑟一詩,個人認為完全是唐詩top5了,所以通過中學教育讓廣大國民有機會欣賞如此美妙的一首詩我認為非常合理。這是其一,其二你自己也說了古詩賞析首先要逐字逐句翻譯,旨在培養學生對古文賞析的基本入門技能,既然是逐字逐句翻譯,那它朦朧不朦朧又有什麼關係呢?作為乙個中學生,理解到它每句每個詞的意思,引用了什麼典故就已經夠了,而至於其他,一首錦瑟解人難,從古至今多少學者前赴後繼撲倒在這首詩的研究上,至今沒有定論,所以這種程度如何教乙個中學生完成?

3樓:刻薄的有司

我來歪題。

搞得好像換上寫實的詩就能理解了?

詩詞鑑賞就跟現代文閱讀一樣,詩詞默寫更不需要你懂。

你要真想懂詩,去買箋注看,要麼找名家(至少葉嘉瑩周嘯天那個層次的),把蔣勳奉為圭臬,那能怎麼辦。

4樓:剃鬚刀丟了

中學課本有乙個普及的功能。也就是說像《錦瑟》這樣的詩,作為乙個上過高中的人,不應該不知道。至於這首詩究竟如何,詩無達詁,那是文學研究的事,中學課本只完成推廣普及的任務。

5樓:空浪Minnesinger

錦瑟也沒那麼難,李商隱的東西是有痕跡給你看的,即便你很難說主旨是什麼,卻很容易感受到感情的走向,而且其實也有寫明的地方,比如追憶二字,至於追憶什麼,是美人,是年華,是功名心,自己體會會有不同的見解,但是不至於整個情感基調完全體會錯。反而說這種隱晦一些的詩,多讀一些能夠對詩的脈絡有更進一步的理解,由區域性審美走向整體的品味,在一體中咀嚼各部分的差異,其實是好的。

6樓:

學詩本來也要各種風格流派都接觸一點,我也覺得高中生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這首詩真的是一首很值得品味的愛情詩,記述的是單純的愛情和迷茫的青春期,放在高中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滄海明月」、「藍田暖玉」令人遐想。淚水和青煙,時而飽含情感,時而又琢磨不透,就像乙個少年一般。

尤其是最後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從乙個中年人口中說來十分簡單而又平淡,但這情感卻十分深厚悠長。

7樓:江南才子

二者實無必然聯絡。

教學過程中,逐字逐句翻譯是建立在學生文言功底較差的前提下,倘若學生都能看懂詩的字面意思,這一環節大可省略。而就中國目前大部分中小學生文言基礎而言,這樣逐字逐句的翻譯看似笨拙,其實並不失為一種正確的教學方法。

而題主所言《蔣勳說唐詩》中說「李商隱屬意象派詩人,其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語,就我個人而言,我其實是部分支援的,什麼叫部分支援呢?就是我支援李商隱有部分詩是存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概念的。《錦瑟》亦在其中,從古至今,關於這首詩的主題眾說紛紜,因此有「一篇錦瑟解人難」一說,此處更不多做贅述,題主對此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查詢相關資料。

回到正題,上文中說到關於《錦瑟》的主題至今猶未分明,因此讀者在讀這首詩時是沒有乙個確定的思路的,我們無從得知李商隱在寫這首詩時內心的真實寫照。而將字面意思了解後,我們會發現這首詩的總體基調是偏灰暗的,是「悲」,是「愁」,儘管我們不能知道他為何悲,為何愁,卻亦能從其詩中感受到這種悲愁。

因此,從根本上來說,逐字逐句進行翻譯和我們理解這首詩並無衝突,其實前者甚至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充分和合理地得到後者。

換個角度來想,這樣一首李商隱的代表作如果沒有選進教材,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或許足以使我們感覺到可悲,可惜。

李商隱的《錦瑟》,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

鹽選文學甄選 錦瑟 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 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而言,以 悼亡 和 自傷 說者為多。回望李商隱這一生,實在太可惜,太遺憾,太令人心疼。兒時,父親早逝,他飽嘗辛酸 中年,以詩人之心揣摩政治,釀成悲劇 後來,妻子猝然...

喜歡的人對我發了李商隱的《錦瑟》這首詩,他是什麼意思啊,求解?

棄名奔他鄉 瀉藥。你要搞清楚他認為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錦瑟 很多人認為是描寫愛情的。拿我來說吧,當時我看到這首詩,也是十五六歲。看到後也是很驚豔。拿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當了好長時間的QQ簽名。而既然是你喜歡的人,又是這種很曖昧的詩。挽起袖子上啊姑娘! 這首詩,是李商隱懷念忘妻所寫。甄嬛傳...

如何評價方錦龍?

燭影搖紅vidivici 藝術商人。琵琶彈的怎麼說呢,基本功沒法和真正的名家比,甚至連央音演奏專業碩士都比不上。至於對意境這種抽象東西的理解我也沒發現他有多優秀,包括你去看他網上的片段會覺得這個人很浮躁。同一段六么對比於源春,你會發現他用華麗的編曲掩蓋了自己指力軟弱聲音虛浮的缺點 會玩很多樂器也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