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部分部分通假字是否應該更正為正確形式?

時間 2021-05-05 17:47:50

1樓:明輝華感子

很多字的出現不只是通假的問題,上古書很多字是有當時未造等諸多原因貿然改成現在標準恐怕不利於學生或者研究時體會當時的語言狀態

2樓:羊巨集飛

語文課本上只是借用乙個名字不來描述關係這個關係只需要抽象層面的...不考具體細節是假借古今還是異體...考的是什麼這個字在這個位置本應該是什麼字的意思。

所以無需糾結...這樣一來勢必沒有什麼規律可言...高中語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背...

因為你沒有時間系統學習。 那如果非要較真系統學習 6歲就開始讀四書五經了... 初中開始就要學具體意思理解文意以及自行閱讀經史子集了...

高中才有可能系統的學習因為所謂系統工程就是要抓規律的規律除了前人總結還需要自行摸索和理解。

3樓:歡樂英雄12315

先說結論:一般情況,應該更正!

一般情況,現代人看文言文,本來就是用來欣賞、品讀文字之美和蘊含之理,如果將其中的通假字及古今字,提前替換為現在使用的、正確的字,讀者看起來會順暢許多,不用為某些特殊用字,花更多時間辨別、研究,閱讀會更有效率!

如果看文言文是為了看更多古文,而且是未經修訂的古文,可以選擇帶注釋的原文版,便於以後碰到類似文字,能夠觸類旁通,就像輸入法支援模糊音,對通假字等更加相容,也能更好理解。

可是除了漢語言、歷史等專業人員,有幾個會看未經修訂的古文、原版書呢?而專業人士,繁體字、通假字等都是必學的內容,更不更正,對他沒有差別。

所以,對一般大眾來說,因對古文感興趣,願意花一些時間隨心閱讀,選擇更正版的文字,會有更好的閱讀感受!

4樓:圖南

不能一概而論說「通假字」。

最早的語文書裡注釋「某通某」的,很多都刪掉了。為什麼?因為過去的注釋把同源字,古今字,通假字,異體字全都算在通假字裡了,這樣不符合學術規範,對將來學中文的同學會造成誤導,現在注釋裡只保留通假字一項,把其他的刪了。

舉個例子,鴻門宴裡「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就是通假字通「早」,這種情況是用同音字來代替本字。

但是杜甫的望岳中「蕩胸生曾云」,中的「曾」字本身就是「層」的意思,是「曾」這個字的意思太多了,說以在表示「層」的含義上加了「屍」這個部首,寫成「層」,後來簡化成「層」了,所以杜甫寫詩用的是這個字本來的意思,就不能寫成「曾通層」。

再比如「景」和「影」字,「景」字的意思就是「日光」,後來引申為「日影」,因為「景」字含義太多,所以在表示「日光」的含義上加了三撇,所以兩字屬於古今字的關係,不屬於通假字,比如,杜甫的《閣夜》中「歲暮陰陽催短景」,中的「景」,要讀成「影」,但是不屬於通假字,所以語文教材上把這一類的注釋刪掉了。

然後,其他答案中,有人把造字法中的假借字和用字法中的通假字混為一談了。大家要注意區分。

舉個例子「花」,草字頭,肯定跟草有關,植物類的東西,但是「花錢」的花,是個動詞,看不出來跟植物有什麼關係,那麼「花錢」的「花」跟「鮮花」的花,就是兩個字,「花錢」這個意義上沒有新造字,只是借用了鮮花的花字。所以在另外一些作品中我們見到有寫成「化」的,意思是花錢的花,只有字音,沒有造出字來,而是借用乙個讀音相同的字來代替,這種情況在字典中要單列詞條的。就是我們看字典時,你會發現同乙個字,寫了兩遍,但是兩遍意思不一樣。

這種情況近代還存在,比如「公尺」,這個字是吃的,「大公尺」,「小公尺」,之類的。後來英文meter這個詞進來了,直接借用「公尺」表示長度。

這種情況是造字,是一種比較偷懶的造字法。

通假字是用字法,是在使用時臨時用甲字來表示乙字。

甲乙兩字的關係是,可能讀音相似,可能字形相似。臨時借用,用完就結束,在意項上不存在引申,類推的情況。

5樓:山中客

中學課本文言文只是基礎教育,是給以後各專業的人共同接受的公共課,通假字是古文化的一部分,文言文也是以後中文,考古等專業離不開的,你在這裡見過通假字,在別的文獻裡也見得到通假字,置換以後不是坑了這些未來離不開文言文的同學嗎?

沒必要換,既不忠於原文也沒那個必要。

6樓:朝陽客

通假字從實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將錯就錯的語言現象,而且出錯以後長期沿襲,有的通假字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啦,已成為歷代讀書人認可的正確詞語用法,所以就不存在所謂更正的問題啦。

7樓:千風

其實高中的大部分通假字,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通假字。高中統一定為通假字只是為了學習的簡便。

比如「由,誨女知之乎。」「女悉聽朕言。」中的「女」,高中教材說是通「汝」,其實是不準確的。

古代先有「女」字(泥母魚部),有「女性」「第二人稱代詞」等等很多義項。後來為了區分,把「女」意義中「第二人稱代詞」這個項單獨拿出來,用「汝」字表示(日母魚部)。「女」在後來失去了「第二人稱代詞」這個意義,所以嚴格地說,「女」先出現,它就是「汝」(第二人稱代詞)本來的寫法,「汝」是後起的字,他們之間是「古今字」的關係。

再比如「反,通返」,也是如此,本無「返」字,「反」除了「倒過來、翻轉」等意義外還有「返回」的意思。後來用乙個新字「返」把「返回」這個意義單獨拿出來表示。它們也是「古今字」關係。

此外還有「異體字」 「假借字」 「同源字」等等概念,它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常常都被統一叫做「通假字」。這是為了教學理解,此不贅述。

而通假字嚴格地說需要滿足幾個條件:1,通假字與被通假字在同一作品或同一時代必須共存;2,通假字與被通假字意義沒有關聯;3,通假字與被通假字讀音相同或相近。

通假字舉個例子,如「廉頗……一飯……三遺矢……」這個「矢」字,通「屎」。2023年語文高考古文中的「雁矢」,不知難倒了多少考生。

學界對通假字的產生原因分歧很大,簡單來說,清代學者的研究是通假字研究的濫觴。在之前的研究裡,受到許慎《說文解字》中對「假借」的「因聲求義」定義所限,通假與假借一直混亂使用。比較有名的是漢代鄭玄的「訛誤說」。

到了清代,通假字研究初見成效。

一派認為通假字的產生是為了「兼職」,這一派以段玉裁先生為代表,認為上古漢字比較少,當時的書寫者仿造古人「假借」的用字法使用文字。

一派以陳澧先生為代表,認為「上古用字不規範」,沒有明確的「正字」,所以河南人用這個字,江蘇人用另乙個字。因為地域、交通、政治等因素,同樣的語言形式和意義使用的文字元號卻不同。

當然,清代學者的研究有很多不足,今人的研究就不深說了。總之,通假字現象是文字由少到多、由亂歸正、由散入整的具體表現。不能因為今天不使用或今天看來是錯的就改掉古書中的通假字,這是對漢字發展的不客觀認識。

缺乏對語言傳承流變的考察,是對語言歷時性的不尊重。

此外,一些書中的通假字我們可以識別,但是很多古書中的通假字還沒有定論或者無法識別,修正通假字,可能會對以後的古書閱讀和出土文獻研究帶來困難。因為語言還具有共時性,出土的漢代文獻,就必須用漢代典籍來研究。如果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古代的文字,是缺乏共時性的認識。

試想如果過去某個朝代修正了通假,使我們不知「矢」「屎」相通,明日某處出土文獻中「矢」字何解豈非成了千古謎團。

8樓:百川學海

你的想法很棒,但存在即合理。既然他是錯的,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中國那麼多人,無數知名學者沒有人去做?又是什麼原因一直錯下去呢?

其實你之所以認為通假字是錯的不過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到現在把字型給簡化了,而你認為錯的那些字在當時是很可能是正確的,畢竟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容易得出你也很高大的結論。這就會遮蔽你的雙眼。

文言文中的步兵叫什麼?

簡要說一下吧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賦車兵 徒兵 甲楯之數。這裡的徒兵就是跟著戰車的步兵。漢書.卷二三.刑法志 齊愍以技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各國不同的軍事文化下,形成的不同軍種,大致也都是步兵。另外春秋戰國時,南韓還有勁弩,越國有君子軍等等。漢書 卷二三 刑法志 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於...

文言文中帶有「遂」字的句子有哪些?

君子 言既遂已,至於暴矣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其賊人多,故天禍之,使遂失其國家。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非...

如何看待部分高中語文過度重視文言文,不關注現代文的現狀?

艾文的日記本 首先並沒有過度重視文言文,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啊你仔細回想一下,書上到底文言文多還是現代文多?再觀察一下周圍有多少人可以無障礙閱讀文言文?文言文不是通用語言了,學起來有些難度,老師講的多一點也是正常的。更何況文言文是許多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很多古籍翻譯成現代文會喪失掉很多意蘊,學習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