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板固定器偏移量與滑行的聯絡?

時間 2021-06-03 02:03:26

1樓:奧瑪

先簡要的回答一下,因為正在編輯一篇長文,裡面也涉及到這部分內容。

先說結論,現在的雪板在設計固定器安裝孔埋置件的分布時,會根據自身效能定位的預留出了偏移量setback,也避免了過度朝板尾偏移。因此在正常的使用固定器孔位,不額外打孔的情況下,針對對應的雪板所使用的合理範圍內,是不會對滑行產生太大影響的。因此在安裝固定器時,無論是4*4,還是4*2的孔位,在保證合理的間距下,先盡量保持在前後腳固定器安裝孔位靠近中間的位置上。

然後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微調,微調的範圍通常用英吋來標註,換算成厘公尺是2.5~5cm之間(也有的用mm標註,通常是20~60mm之間),微調的方式:

1. No setback / shallow setback:從負數到小於1"(2.

5cm),這樣可以使身體的重量更容易前置,從而使滑行速度更快,這種stance setback適合於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的玩家,追求陡坡和高速的情況下設定。通常這也是雪板,特別是追逐板和競速板所給出的建議設定。

2. Normal setback:約1"(2.

5cm)。刻意的後置讓雪板產生出乙個能夠快速反應的硬尾短板效果,讓雪板轉彎變得更加靈活自如,更容易控制,同時也相應增強了粉雪中的浮力,對於Freeride雪板通常會有這種後置的餘量以便適應更複雜多變的道外雪況。

3. Deep setback:不大於2"(5cm)。

這是在深粉裡的最佳選擇,可以減輕板頭壓力,有效防止板頭因浮力不足陷入深粉從而翻倒過去,也更容易拉起板頭。但這也使轉彎更困難,彎道的控制和變化也變得更難實現。

以SG Force為例

我們可以看到對於這款雪板而言,是4*2 / 6 + 4*4 /1 的設定,而不是我們通常見到的4*2 / 5的設定,而那個4*4/1的最後兩個孔位的設定,是POW insert pattem,專門為粉雪準備的後置孔位,但是這套後置孔位,由於是4cm間隔的,所以不能用在mini盤上,而我在雪板上圈出的帶有SG標記的孔位,代表著官方建議的安裝中心位,對於165長度的雪板來說,官方建議的站姿間距是580mm,也就是紅圈之間的距離。

而對於這款雪板,中心的孔距應該是560mm,不考慮mini盤,以及錯孔安裝以及邊緣安裝的情況,在正常安裝的前提下,這些孔位可以支援最大680mm,最小480mm的間距,再根據比較符合人體工學的身高間距比例,即男子間距 = 男子身高*0.29 來回推,可以得出這個雪板能夠支援的身高範圍在2.3公尺~1.

66公尺之間。但我們通常都是根據體重來選擇長度,所以我們可以見到日本的滑手,雖然身高不夠,但也可以選擇比較長的雪板,而且站姿還會選擇較寬的間距。

有關站姿間距,以及偏移量的內容,也可以先參考文章:單板的站姿和角度 - 滑雪那些事 - 知乎專欄

偏移量增加帶來的浮力,在粉雪裡會表現的比較明顯,因此一些Freeride雪板為了全地形和深粉的考慮,會增加後置孔位。但刻滑的穩定性對於偏移量而言,還要考慮雪板的彈性分布以及雪板的錐度。對於定向的雪板,通常板頭和板尾到固定器區域的彈性也是定向的,板尾會比板頭稍硬,而且定向的雪板,通常都是有錐度的,繼續拿Force為例,165的Force板頭長120,板尾長80,這本身就造成了很大的定向偏移量,雪板本身還支援60的Setback,Force板頭寬304,板尾寬281,板尾比板頭要窄,這就形成了錐度,錐度是個雙刃劍,它可以更好的釋放板尾壓力,從而讓出彎更加迅速,也更容易,從而提高出彎換刃的容錯性,但也會影響雪板在彎道裡的穩定性。

雪板在刻滑時的穩定性,和實際接雪邊刃長度以及接雪部位的壓強有直接關係。接雪部位的壓力是有向心力以及雙腳施壓共同造成的。雪板立刃後想進入純刻滑的狀態,必須要讓雪板的彎曲和雪板的側切在立刃角度上的對雪面的投影一致。

關於這部分的物理原理,我正在編寫乙個長文來描述。簡單的說,雪板立刃和雪板彎曲要保持一定的數學關係,才能讓雪板有效的保持純刻滑的狀態。但由於雪板是有錐度的,那麼就會造成板頭板尾的壓強不一致,板尾就會失壓造成打滑。

因此除了要保證根據錐度來分布兩腳的位置,保持板頭板尾壓力的均衡以外,還要考慮調整板頭板尾不同硬度以滿足在不對稱的站姿下兩腳施力的一致性,因為板頭比板尾長,板頭稍軟一點,可以讓雪板受壓均勻形變後保持乙個對雪板側切在立刃投影時相對完整的數學關係,這樣會從理想的狀態下滿足純刻滑的基本條件。

因此,如果我們採用過於靠板尾的站姿,那麼雪板受壓形變很可能就會偏離雪板立刃時側切投影的理想形狀以及壓力分布,從而在純刻滑時出現側滑(Skidding),因此廠家在雪板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了站姿調整的範圍,從而對固定器孔位的分布做出了相對的固定。因此我們安裝時只要在這個範圍內進行合理的安裝,就基本不會對滑行造成太大的影響,同時每個人的發力也是不對稱的,我們也只能盡量的保持兩腳的發力均衡,但實際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我們也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微調來平衡,或者鍛鍊自己的技術來適應雪板。通常微調的範圍在2~6cm都是正常的。

在保證自己的習慣間距的前提下,先採用孔位盡量中置分布的方式來安裝固定器,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特點,進行前後微調,對於定向的雪板,板頭本來就比板尾長,不同型別的雪板,這種長度都是由雪板的研發設計者經過計算以及實驗確定好的,我們除了在合理範圍內根據需求微調以外,我個人認為沒有特別嚴格的定式去規定各種條件下具體在安裝固定器時的額外的偏移值,每個人的發力方式和時機,站姿習慣都不同,從標準中置開始多調節幾次,總會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單板固定器綁帶,包腳頭和包腳背各有哪些優劣?

奧瑪 1.包鞋頭的綁帶,後刃控制感更加直接,舒適度高,高立刃容易磨綁帶和卡扣。2.包腳麵的綁帶,腳趾的感覺稍差一點,而且腳麵容易產生壓迫點,舒適度稍差。但是高立刃,不容易磨綁帶和卡扣。3.高立刃磨綁帶以及磨卡扣的解決方法。對於那種可以相容綁鞋頭和綁腳背的綁帶,在Carving高立刃情況下,把後腳綁帶...

單板滑雪固定器的角度滑到什麼階段再進行調整會比較合適?小白可以從15,0開始練習嗎?

半空中的Eric 新手就從15 15開始是最好的,12 12也行。其實不光新手,很多大神也是這個角度。其他的外八角度還有18 12,21 9等。如果前腳確定了,以後專心滑行,改到一順也是可以的,可以先從21 9開始。 Jeffrey 我覺得15,15或者9,9這個站姿比較適合新手練習。原因以下幾點 ...

單板滑野雪時固定器用什麼角度好呀?

路小尚 如果是初學者對自己和滑雪不了解的情況下,建議兩腳尖向外各十二度。相比角度,更需要認真考慮的是兩腳間距。間距對於滑雪體驗和提公升的影響比角度更大。 不請自來。張小黑 都回答到點子上了 為了證明沒有絕對合適的角度。我的固定器前後腳都是正的,也就是妥妥的單向板站姿了。學的時候基本上所有教練都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