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用固定器械真的比不上用啞鈴槓鈴的嗎?

時間 2021-05-12 02:07:40

1樓:

等你真的需要區分到這個份上的時候,你可能就不需要問這個問題了。

固定器械更安全,可以衝擊大重量,動作不會錯的太離譜。

啞鈴更自由,練的會更全。

每個健身房都會有史密斯架,龍門架,槓鈴,啞鈴。 因為這些東西經過大多數人的驗證,都是有效的。如果真的是固定器械完全不如啞鈴槓鈴,那他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實我倒覺得固定器械能更好的找到發力感,尤其對於新手來說,不會造成運動傷害。對於新手來說,我覺得說什麼都是扯淡,不要讓自己受傷才是第一要義。

2樓:你到底在幹什麼

槓鈴啞鈴屬於自由重量,特別是臥推深蹲硬拉經典的復合動作訓練肌肉部位很多,健身愛好者還是多做復合動作對全身成長快。而固定器械他的設計初衷就是為專業的健美運動員而設計的。職業的運動員可以用固定器械幾乎做到完全孤立。

所以普通的健身愛好者該用什麼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並不是完全不用固定器械。固定器械做一些輔助還是不錯的但是主要訓練手段還是要放到自由重量上面。

3樓:大只佬

健美領域只有適合你或者不適合你的動作,動作之中沒有好與壞之分,有人用固定器械就可以練的很好,有人偏愛自由重量訓練,殊途同歸,只要你的訓練感受好,用什麼工具都可以練的很不錯。

4樓:地五大道

從功能性上來說比不上。從純粹刺激肌肉上來說固定器械甚至更好。

簡單說,固定器械更多為健美考慮。如果你的目的只是刺激肌肉,不要運動表現,那麼只練固定器械也夠了。

比如我,我個人絕大部分訓練用槓鈴就完成了。乙個動作,如果能用功能性更強的動作完成,我會優先考慮功能性更強的動作。

健身房佔比最大的固定器械我幾乎不用,而佔比較小的槓鈴等確實我主要用的,我也苦惱呀。

5樓:方正

不要那麼絕對,健身這乙個行當裡,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無論時間過去多久,你依然能夠看見很多高手在使用史密斯機進行窄距臥推,用悍馬機進行推胸飛鳥(蝴蝶)機進行飛鳥等等。究其原因就是即使是固定軌道的器械,依舊有其用處並且不可忽視。

1)更簡單和安全

如果你腰傷了之類的,那麼腿彎舉和坐姿腿屈伸等固定器械就能夠讓你不費「腰」的情況下同樣能訓練到腿部,並且效果也不會差太多太多,總比停訓的好。

2)讓肌肉更為孤立

固定器械絕大多數都是固定軌道,並且阻擋了很多其他肌肉的參與,能夠很好的避免了某些借力的存在。甚至,相比於啞鈴飛鳥,蝴蝶機夾胸的效果普遍要好。對於固定器械,能夠給有經驗或者小有所成的肌肉訓練者,提供乙個完美的肌肉孤立的機會,去鍛鍊其薄弱的位置。

3)作為槓鈴啞鈴等自由重量訓練的補充

比如腿部訓練中常用的腿彎舉和坐姿腿屈伸,這兩個動作都是坐在/躺在固定器械之上完成的。尤其是腿彎舉,固定器械能夠完美的將股二頭肌孤立起來訓練,這是深蹲、健步走所不可替代的。

又譬如,小腿提踵。小腿力量很強而且僅僅需要一點點的位移,如果我們扛著很重很重的槓鈴這並不是太安全(也沒必要),很多時候都會採用提踵機來訓練我們的小腿。

又比如坐姿划船,有兩個版本,乙個是器械坐姿划船,乙個是繩索划船。相比於繩索划船,有固定胸部的器械坐姿划船更能將背部的肌肉練透,而繩索划船則更容易用「甩」配合「腰」去完成,借力明顯。

我想,這就是你這個問題的核心關鍵所在。也是新手最為疑惑的一部分,那麼我直接告訴你答案:

新手而言,用啞鈴或者槓鈴等自由重量來訓練,效率遠大於固定器械自由重量訓練大多都是復合關節的訓練,而固定器械大多都是單關節的孤立訓練,在我們說的所謂新手紅利期間,我們應該盡量的去使用自由重量訓練來增強的兌現紅利期,使得我們獲得更多的肌肉。

譬如槓鈴臥推蝴蝶機夾胸的對比,槓鈴臥推很多人做完以後,四肢痠脹胸部感覺卻不是特別大,而蝴蝶機夾胸,你能很快的將胸部練爆,幫浦感非常的明顯。但在新手紅利期時,你會因為所謂的這種幫浦感錯失了更多肌群刺激的機會。從整體增肌的角度而言,效率相對低下

所以,我在給一些新手粉絲安排訓練計畫的時候,我都會採用:自由訓練+器械訓練輔助的方式來幫助其快速增肌:自由訓練刺激大多數肌群,而器械訓練將目標肌群的力量全部耗盡,增加訓練強度

固定器械更簡單,更安全

容易找到發力感

軌道固定,不易受傷

但是這其實是乙個幌子,為什麼我這麼說?

因為固定器械與自由重量訓練的遷移性並不對等

比如,史密斯深蹲槓鈴深蹲完全是兩個動作。雖然史密斯機看似軌道和槓鈴深蹲軌跡一樣,但你會發現其中有很多細節完全不同,相比於槓鈴深蹲:

無需考慮如何出桿

無需考慮如何回槓

無需考慮站起時軌跡是否直(因為軌道就沒變過)

無需考慮軀幹是否穩定

甚至有意無意之間,你可能都沒考慮過用先屈髖來發力

這麼一看,無論你練了多久的史密斯深蹲,槓鈴深蹲對於你來說,永遠都是乙個全新的動作,因為其細節完全和sms深蹲不一樣。

遷移性很差導致了你不一定能從原來的固定動作中學會如何去做自由版的動作,當你採用固定器械的動作去做自由版的動作時,很多人都會受傷。而學習乙個動作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做它而不是找乙個更好做的動作代替它。

核心力量並不是只有你的腹肌,而是你整個控制身體穩定程度的肌群所提供的力量:腹肌、腰、髖等等肌肉協同作用下,你才能有乙個穩定的核心力量。

而不幸的是,固定器械運動很少有要求「穩定」的,因為其本身就是「穩定的」。如果有人一直沒有訓練自由重量,那麼他的身體穩定性自然不堪一擊。

方便、快捷的記錄下你當天的訓練內容自動計算當日訓練容量,方便與之前的訓練作為對比,找出自己的薄弱訓練環節,方便回溯自己的訓練

每組計時:每個小組都有計時器功能,方便統計每組的休息時間新增自定義動作:力量動作、有氧動作、以及自重運動;力量運動可以切換 kg/lbs 單位,並且會根據 kg/lbs 來分別智慧型計算訓練容量;有氧運動可以切換分鐘/次數,滿足更多有氧運動的需求;

訓練日記:方便的日誌功能,記錄你當天的訓練感受

指定動作的歷史訓練容量圖表,方便你分析。

分享當天訓練截圖,便於裝逼(其實這是3-4個粉絲這麼說的原話.....

資料儲存於雲端,絕對不會丟失等等,文後會說一些更新計畫以及感受。

6樓:demon08

沒有比不上。。。。這到底是比得上還是比不上?

自由重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訓練整體,劣勢也在於此,比如你某個肌群不達標,很有可能做不起來

舉個例子,槓鈴划船,大部分的人核心力量對比背部力量弱太多。這就導致了槓鈴划船很尷尬的境地:重量大了核心扛不住,重量小了背部沒刺激。

固定器械就避免了這種狀況,因為軌跡固定所以更安全。因為軌跡固定所以不需要穩定肌群大量參與,可以安心上重量對目標肌群進行刺激。

7樓:FreeWings

1. 動作標準

固定軌跡器械做錯了,基本看不出來,除非動作變形特別嚴重。自由重量、繩索滑輪器械做錯了,比較容易發現,從而得到糾正。尤其是槓鈴,標準槓鈴長2.

2公尺,任何細微的不平衡都會被放大得比較明顯。

任何水平尚可的健身訓練者,都是先做自由重量再做固定器械。乙個人如果只做固定器械,99%是小白。

2. 孤立發力

用固定器械來孤立發力一般比較簡單,更容易控制,可以放在訓練的最後作為補充,實現對肌肉的充分刺激:健美訓練者練到抽筋是很容易的。

當然用自由重量器材(槓鈴、啞鈴)也可以做孤立發力的動作,但是僅限內行——如果你是外行,我給你講清楚了,你的大腦能明白,但是絕對無法馬上做得比較標準,能比原來好一點都是協調性還凑活,幾天都學不會做不到的人也是有的。

健身工作室如何簡而精地添置固定器械?

蘭茶 小型工作室必須有自己的特色,不要和大型健身房混為一談比如說,你這裡是街健主題,那就弄上體操的一套如果是力量舉,那就多弄槓鈴 等等,你先想好,自己要圈的客戶群體,然後再加裝置,別異想天開浪費錢 陽陽傻傻笑2 250平方的場地,平常會用小工具帶會員訓練,主打功能性訓練加自由力量訓練。計畫添置 深蹲...

你們健身用多重的啞鈴?

古娜拉黑暗之神 這種問題沒意義。別人用的大小對於你來說都不一定合適。你要用心去體會你自己所能承受的重量,給你自己帶來多大的效果。一切以自己為中心。才是最適合你的。 虛若谷 剛開始用的是5千克和7.5千克還有10千克。看個人,用最合適自己的重量。自己極限力量的70 左右效果最好。大重量小次數,和小重量...

我今年16,每天晚上健身,用啞鈴練手臂,會長不高嗎?

十八君 並不會,首先手臂訓練的負荷並不能影響身高。影響身高的唯一原因是在骨骺線沒有完全閉合前進行大重量的負重訓練,導致關節骨垢線完全閉合。但十六歲的身體發育已經可以承受適當的力量訓練,所以大膽放心的去練吧。 私教老徐 首先強調下訓練肯定不影響長高。長高的原理在於骨骼裡面的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