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板滑野雪時固定器用什麼角度好呀?

時間 2021-06-01 04:08:31

1樓:路小尚

如果是初學者對自己和滑雪不了解的情況下,建議兩腳尖向外各十二度。

相比角度,更需要認真考慮的是兩腳間距。間距對於滑雪體驗和提公升的影響比角度更大。

2樓:

不請自來。

@張小黑 都回答到點子上了

為了證明沒有絕對合適的角度。我的固定器前後腳都是正的,也就是妥妥的單向板站姿了。

學的時候基本上所有教練都是+-15°的固定器位置。為的就是在練習的時候能夠讓你習慣正腳反腳滑行的感覺。

自己上綠道藍道之後。滑的多了就會發現我的風格並不是那種正反腳都很經常滑的人,甚至95%的時間都是正腳滑。。久而久之固定器調教就越來越激進。

之前滑大山的時候+21 +6這種奇奇怪怪的角度都用過。。後來回國滑融創就調回了+18 +3。。之前為了教朋友還調成了+15 -3這種,結果就是那一天自己都不會滑了。。。

如果能有個幾天時間都滑大山,最好的辦法就是帶上螺絲批,滑幾趟,覺得不順腳就自己嘗試改一改角度。覺得順就啥都不要碰,直接拿去滑野雪,直到你覺得滑野雪站姿不順暢,想微調一下再繼續調整。因為野雪的地形多變,習慣的角度才是最好的姿勢。

運動並不是做1+1=2的那種數學題,沒有固定答案的。

3樓:張小黑

先說結論,沒有絕對的適合滑野雪的固定器角度。

首先滑野雪時對於固定器角度的調整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你平時用著舒服的角度繼續用就好了。我稍微猜測一下題主的意思應該是平時在道內已經有一定的滑行能力和滑行習慣的基礎上想嘗試野雪,所以有了調整固定器的想法。

那麼我建議你平時習慣什麼角度就用什麼角度。

剛開始接觸野雪,腳感,雪質,地形,滑行方式,重心位置,甚至所用的雪板都跟平時在道內時情況不同。要同時hold住這麼多變化,已經是一件很難得事,如果這時再改變固定器角度,等於給自己的滑行平添難度,甚至會產生危險。在逐漸適應了野雪的地形和滑行方式之後,可以再慢慢摸索相對可以改善野雪中滑行姿態的固定器角度。

那麼說回固定器角度問題,一般情況下,在野雪裡不用考慮反腳滑行,除非你想練藉著各種枕頭包起飛轉圈,否則反腳在野雪裡基本不會用到。然後,在粉雪裡滑行我們會遇到各種不確定的地形,樹木,石頭,甚至斷崖,裂縫等等。這就需要有非常好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但是應變需要時間,反應再快的人也不可能在突然出現的各種障礙前從容躲避。

所以觀察並盡早發現危險就顯得特別重要,也就是說視野越開闊,越有利於我們的滑行。

相比於單板,如果你看過FWT這類野雪大山的頂級比賽就會發現,雙板在野雪,特別是樹林裡穿行的速度明顯比單板快。除了單雙板本身的裝備差別之外,雙板始終面向前方,左右視野均等,這有利於提早判斷並作出路線選擇以規避風險。所以單板在野雪裡可以把固定器相對調向前方,這樣可以讓身體轉向板頭方向,獲得更好的視野,但注意不要相對於道內習慣的角度改變過大。

比如平時道內鴨式對稱15,-15站姿的話,可以把後腳角度調小,採用比如15,-9;15,-6;18,-3;21,0之類的角度。

話說回來,在剛開始嘗試野雪的時候,不要糾結固定器角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滑行技術的調整上會更有效果,在適應了新的重心位置,腳下雪感之後再去調整固定器角度就好。

4樓:慢慢-ErrOL

新手,初學者一定要鴨腳位入門,這個可以理解成基本功。

學會了鴨腳位的正常滑行,才有資格去在這個基礎上,深一步的理解單板滑雪的各種高階風格,選擇乙個適合自己的風格,才開始去逐步調整自己的腳位。

那個時候,其實也不需要再問別人什麼角度好了。自己挨個試一遍,找到屬於自己最舒適的腳位就對了。

5樓:

我在日本是野雪經驗較多,但這個問題首先是沒有固定值答案的。

每個人的身高體型,技術風格和裝備不同,最適合發力的角度一定會不同。

總的來說,你要多嘗試直到找到自己每塊板最舒適的間距和角度。

TWINS的全能板,滑行風格不太分前後腳的話,固定器鴨式站位較多。

而單向野雪板,滑行風格分前後腳的,固定器大多是一順站位。0、21算是比較常見刻度,視個人喜好+- 2個刻度,怎麼舒服怎麼來。間距可以比道內略長。

6樓:登登毛毛

關於固定器的角度,知乎專欄作家奧瑪有過詳細介紹,推薦學習一下,必會受益匪淺。

理論就不班門弄斧了,只談談鴨式站法的使用體會。

剛開始滑雪時,固定器的角度一般都是從前後腳對稱開始的,比如±12、±15…因人而已。在練習前後刃推坡和落葉漂階段,這是毫無問題的,沒有不適的感覺。等到開始練習換刃滑行時,就會感到彆扭了,彆扭的原因是重心靠後,特別是後腳非常彆扭,這時你只要把後腳的角度調小,比如從-12變成-6,你就會覺得舒服點,纜車站附近都有改錐,你可以自己調整。

固定器也絕對結實,不會整壞的。

為啥後腳調小就會感覺舒服呢,因為後刃滑行時後腿膝蓋需要內扣,腳外撇的角度越大膝蓋越不容易內扣,也就造成了後刃換前刃時非常彆扭。

調整後腳固定器角度的辦法雖然立竿見影,但沒解決根本問題,根本問題是重心靠後。

另外,不對稱的固定器角度雖然正腳滑行會舒服些,但是對高階的反腳滑行又增添了麻煩,而反腳滑行時你滑雪高階的必由之路,不會反腳滑行以後的平花和公園就可望而不可及了。

所以,個人覺得,固定器角度基本對稱對鴨式站法的滑行還是有好處的,強調一下,是基本對稱,不是絕對對稱。

單板固定器偏移量與滑行的聯絡?

奧瑪 先簡要的回答一下,因為正在編輯一篇長文,裡面也涉及到這部分內容。先說結論,現在的雪板在設計固定器安裝孔埋置件的分布時,會根據自身效能定位的預留出了偏移量setback,也避免了過度朝板尾偏移。因此在正常的使用固定器孔位,不額外打孔的情況下,針對對應的雪板所使用的合理範圍內,是不會對滑行產生太大...

單板固定器綁帶,包腳頭和包腳背各有哪些優劣?

奧瑪 1.包鞋頭的綁帶,後刃控制感更加直接,舒適度高,高立刃容易磨綁帶和卡扣。2.包腳麵的綁帶,腳趾的感覺稍差一點,而且腳麵容易產生壓迫點,舒適度稍差。但是高立刃,不容易磨綁帶和卡扣。3.高立刃磨綁帶以及磨卡扣的解決方法。對於那種可以相容綁鞋頭和綁腳背的綁帶,在Carving高立刃情況下,把後腳綁帶...

單板滑雪固定器的角度滑到什麼階段再進行調整會比較合適?小白可以從15,0開始練習嗎?

半空中的Eric 新手就從15 15開始是最好的,12 12也行。其實不光新手,很多大神也是這個角度。其他的外八角度還有18 12,21 9等。如果前腳確定了,以後專心滑行,改到一順也是可以的,可以先從21 9開始。 Jeffrey 我覺得15,15或者9,9這個站姿比較適合新手練習。原因以下幾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