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F1這麼重視對賽車阻力的減小,為什麼不像飛機座艙一樣在駕駛室外面加乙個透明的整流罩?

時間 2021-05-06 18:04:35

1樓:吃土豆吐出香蕉皮

我認為主要還是安全,因為加罩子以後如果發生車禍,萬一打不開罩子逃生,豈不是很尷尬?

我記得有誰說過,當今F1的一切設計的前提是安全。

2樓:阿貓阿狗

F1如果在一根幾十公里長的筆直賽道上,或者乙個圓形賽道上比賽,所有的賽車必然是流線型。

但實際比賽是在有各種彎道的賽道上比,過彎之後的加速度非常重要,在動力足夠的前提下,輪胎最大摩擦力與下壓力成正比。

為了增加下壓力,同時兼顧減小空氣阻力,就設計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3樓:zbh

大多數人說這個阻力不是個問題也沒錯,但f1能達到那麼強的效能也就是這幾十年的事,最開始應該有乙個空氣動力學剛興起但效能還沒有那麼優秀的時候,而開放式座艙也就是那個時候定下來的。原因就是方便車手在事故時逃生

4樓:櫻桃大丸子

顧名思義,整流罩的作用是調整氣流的作用。就一般民用車而言,它帶來的好處主要有兩點:1. 降低風噪;2. 降低空氣阻力,提公升汽車在高速行駛時的再加速效能。

F1賽車其實是有整流罩的。比如根據F1技術規則:車隊在主要車身的表面和前鼻翼之間可安裝一塊板(也就是整流罩)來隱藏階梯式的鼻翼。

不過F1確實不太感冒整流罩的使用,比如F1賽車就是採用的裸露式輪胎。究其原因,和整流罩無法帶來視覺衝擊有關。

還是拿此條款來說,按規定,板材上的非結構性整流罩不能比參考平面上的任何點高過625公釐,座艙靠背前超過1950公釐以上的車體不能比參考平面高過550公釐。為的就是減少遮擋,增加刺激感。畢竟F1除了追求極致速度外,還是乙個商業聯盟,滿足消費者的觀感需求也很重要。

最後我們有必要說說風阻的事情,其實F1賽車的風阻係數非常大。風阻係數是通過風洞實驗和下滑實驗所確定的乙個數學引數,用它可以計算出汽車在行駛時的空氣阻力。

對於F1賽車這種超輕型競速賽車而言,決定極限速度的並不是風阻,而是是抓地力。因為發動機動力足夠強勁,就看動力能不能轉換為動力了,這裡的「轉換」,核心就是抓地力。

那F1賽車的風阻係數有多大呢?它可以達到1.0Cd。

作為對比,一般帶尾翼的效能車的風阻係數在0.4左右,民用轎車的風阻係數0.25Cd左右,所以整流板在這裡的作用就不那麼明顯了。

5樓:

很多人沒答到點子上,其實減阻肯定是必要的,但是減阻和增加下壓力不矛盾。

本質上沒有加蓋有如下原因:

1、當前FIA的規定所限:四輪裸露的敞篷單人賽車;

2、安全性,在發生災難時能否及時逃生。

6樓:

對空氣動力一竅不通,理論上的考慮參考大神的解答。

但是我覺得不搞封閉座艙的原因不在於空動或安全的考慮,起碼不是主要原因。F1從誕生到現在一直都是開放式座艙,從來沒有過封閉式座艙。開放座艙、open wheel是其外在公眾形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雖然還有其他賽事也是開放座艙和open wheel,但是說起這類外形的賽車,一般人第乙個想到的估計都是F1吧。其實就跟有歷史的企業不輕易換logo一樣的道理。

7樓:守望者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就是F1的阻力非常大,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小,賽車用增加的這一部分阻力來增加下壓力,同時讓車子不因為一些空氣東西方面的效應產生的負面影響。再說一下你的問題,關於F1減小阻力不使用封閉座艙也是組委會的規定,F1之所以叫做F1是因為他有一本很厚很厚的規則,各個車隊都需要按照這個規範來造車參加比賽,而在這本規範當中就有要求車手必須在發生意外的時候多少秒內必須完成逃生,封閉式座艙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而且好像也不允許,所以就沒人這麼做了。【整理】F1 2023年技術規則與2023年對比(2) 這些規則有多細緻你可以感受一些,這個是別人翻譯了一些片段,你可以看看,如果比較空你可以去找找全文,裡面更詳細。

8樓:天國的502

只要推力大,板磚也能飛上天巴特·奧斯本

F1現在根本不缺動力,如果能讓F1在低速彎角的時候速度保持在200,這幫車隊能認你當祖宗

9樓:「已登出」

誰告訴你F1重視阻力減小的…?F1追求的是極致的圈速…圈速差別最大的是在彎道裡,彎道速度越快的車圈速就越快,要提高彎道速度就要提高抓地力,最簡單提高抓地力的方法是增加下壓力。所以F1的氣動設計幾乎都是圍繞下壓力設計的,而不是減小阻力

相反,增加下壓力會讓賽車阻力增大。阻力會影響直道速度,為了提高直道速度,所以才有了DRS…

至於開放式座艙和開輪式設計的原因,是因為賽會要求。F1,一級方程式賽車,方程式,指的就是限定規則。

10樓:籃子

不不不……重視的是空氣動力學,將空氣阻力轉化為對車輛的下壓力,而不是盲目的將空氣阻力的減小,F1的空氣阻力比家用車還要高很多,因為要以極高的速度去過彎,所以需要極高的下壓力才能將車子狠狠的按在地上,不然真的就飛了……

家用車空阻小的原因是因為用不上那麼快的速度去過彎,而且空阻大了會影響車輛油耗,家用車追求的是實用,要考慮油耗,空間等等一系列問題。而F1呢,只追求一點,那就是圈速!其他的都是以此為目的來服務的。

至於為什麼不增加整流罩,這個嘛,大賽規定不讓,誰都沒辦法……

11樓:Crazy22

其實之前f1就因為駕駛員安全問題考慮過封閉式座艙,但是後來又因為封閉式座艙蓋可能會有雨水或者前車油汙汙染而造成視野受限取消了,後來才使用了現在halo人字拖。

12樓:Dink Lv

題主可以參考一下最新一期(2023年2月)的Racecar Engineering雜誌,講的是IndyCar Aeroscreen的研發。風洞資料來看整流罩的風阻還有尾流特性和開放式頭盔差不多,採用整流罩更多是為了避免橢圓賽道碎片高速擊中頭盔。IndyCar(或者說所有開輪方程式)車身上半部分的氣流結構和F1都有不少相似之處。

13樓:JIUQIANSHUODAO

F1的發展目前其實一直沒有追求風阻有多低,而是複雜空氣動力學去提高圈速——一切為了圈速,即使排量降到很低依然比以前快。

如果有一天真的要提公升f1的極速,那麼GPX是很好的參考標準:

駕駛艙會逐漸向全封閉演變,載入人工智慧和變形技術,允許boost模式(fe已經有了這種模式),駕駛艙不一定要玻璃,用很薄的高強度高分子樹脂就行,至少我覺得安全性方面應該有保障,但要考慮到火災後不能影響逃生,應該加入某種安全設定比如新增一些材料在高溫時能迅速降解這個透明罩子

參考GPX的設計

14樓:Alex那個b

作為乙個時不時關注F1的不算資深的車迷,我來強答一下這個問題。

別的回答主要專注於空氣動力學的角度,我專注的是別的方面。

首先是安全角度,目前的halo出現,直接原因是比安奇的事故,或者說更早馬薩被螺絲爆頭的時候就有很強烈的建議說要把座艙改成封閉的。

這樣確實能更好保護車手的頭部,但是,如果在一次嚴重事故中,座艙外罩嚴重變形,導致無法開啟,或者碎裂導致碎片造成二次傷害。

像戰鬥機一樣做成自動拋離的外罩?也是不現實的,戰鬥機故障需要彈射的情況中都會留給飛行員足夠的反應時間,但是在F1裡面,絕對不夠。

目前F1座艙裡,方向盤幾秒內可以拆掉,安全帶旋轉一圈就可以解開,為的就是車手能第一時間逃出座艙。如果加上外罩,只會增加車手的逃生時間。

再就是,碰上雨天怎麼辦,難不成配個雨刮器?

還有就是現在的F1座艙,配合車手頭盔造型,已經把空氣阻力做到了非常小的程度,每個車隊在空氣動力學上下的功夫,不比研製戰鬥機的小,風動實驗室很久以前就已經成了F1車隊的標配。

最後就是規則限制,從第一場大獎賽開始到現在,所有賽車都沒有用過封閉的外罩,這已經成了一級方程式最獨特的標誌之一,暴露在外的座艙也就成了一級方程式和方程式賽車最基本的規則

15樓:瑜懷瑾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安全問題。在面對衝擊、飛片時整流罩是最有效的隔絕方式,但如果發生了翻車、火災,車手需要第一時間逃離賽車,此時整流罩的就面臨嚴重的問題了。

而且整流罩也面臨光線折射,雨水積汙等問題,對駕駛影響較大。

同樣是為了安全設計,儘管在視野上有巨大劣勢的Halo能夠脫穎而出就是因為逃脫容易,設計簡單。

次要的就是,賽車的阻力確實是影響速度的一大關鍵,低阻配置在直道上有明顯的速度優勢,但在因為失去了與阻力共存的下壓力,彎心穩定和出入彎時間上都有劣勢。所以不代表阻力大不好。

結論:1、不使用封閉式座艙是為了安全。

2、F1是需要阻力的,如何通過空氣動力學套件,底盤設計平衡大小就是一門學問了。

16樓:徐慎行

俗話說,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F1賽車很在意低阻力嗎?恐怕不是。一般的家用車風阻係數大約在0.

3~0.4左右,一般的GT賽車風阻係數可以達到0.6~0.

7,而作為賽道中速度最快的F1賽車,風阻係數可以達到1.0,遠遠高於一般的家用車了。剛剛過去的2019賽季,我們已經看到,在當前的規則下,前半賽季傾向於低阻力設計的法拉利完全無法和傾向高阻力高下壓力的賓士賽車同場競爭。

賽車重視的是綜合性能,這不只包括直道中的速度,在彎道中的速度尤其重要。對於賽車來說,足夠的空氣下壓力能夠保證賽車在彎道中的穩定性。但是,下壓力意味著要將空氣往上揚起,這勢必給賽車帶來更多的阻力。

所以一般來講,賽車要考慮下壓力和阻力兩種因素的平衡,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低阻力。

----2020.2.11.----

我的意思是說,賽車並不是那麼追求低阻力。當然封閉座艙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阻力,但是那畢竟是賽事規定,而且即使是真的採取封閉座艙設計,賽車的設計也不會按極端的低阻力去設計,最終設計出來的賽車阻力未必會變小——研發團隊或許會選擇因此去壓榨更多下壓力出來。畢竟只要不是像蒙扎那樣的賽道,賽車的主要的陣地就還在彎道中。

什麼型別的燃料用於F1賽車?

海己天鄰 2020年版F1世界錦標賽技術規則,第19章對燃油有如下規定 歸納起來就是擁有以下屬性的汽油 辛烷值不小於87 這裡的辛烷值是研究法RON和馬達法MON的平均值,國內的汽油標號只是RON 氧含量不超過3.7 wt 氮含量不超過500mg kg 苯含量不超過1 wt DVPE 幹蒸氣壓當量 ...

F1賽車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這麼費錢為什麼還要舉辦,有何意義?

鯊魚 這不廢話麼?為了宣傳啊 你看f1近代冠軍拿得比較頻繁就賓士和法拉利了吧?你看人家的賓士的amg系列和法拉利超跑系列賣得銷量 這影響最起碼的 陳仙客 F1賽車本身就是乙個各種技術的結晶,屬於最尖端技術的實驗成品兼試錯樣本。方程式賽車的水平代表乙個汽車企業乃至乙個國家工業界的最尖端的科技水平。當年...

勒芒原型車1組的賽車快還是F1賽車快。?

zhou ye 跑單圈肯定是F1快,但是lmp1可以開24小時,並且慢的不多。按誰的規則跑誰贏,當然F1賽車之間差距也蠻大的,車手差距也蠻大,威廉士的車加Latifi,跟豐田的TS050加阿隆索,如果是在勒芒賽道上,可能單圈也有的一比。 HarryDuan 極速的話LMP更高,但加速度和操控性F1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