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知乎版後浪的言論「人生是一場接力賽」?

時間 2021-05-08 20:31:47

1樓:道兄請留步

這沒錯,但是這也不影響我們在某個階段把距離拉近點,或者突然爆發實現逆襲;

十年寒窗就一定抹殺掉別人三代努力,用郭德綱的一句話就是,這個是不成世界的。

2樓:風雨尋路人

玩過大富翁嗎?一開始大家手裡的錢是相同的,後來通過骰子來遇到機會,命運。最後你會發現擁有資源最多的通常會贏。

但同樣也會有概率因為機會和命運輸掉,但要是資源夠多,小的風險是不足以擊垮的。如果資源最多的那個人突然換了個玩家,即使這個玩家可能技術很菜,或者運氣不好但還是有很大機率會贏。

於是,我玩過的某乙個版本的大富翁出現了飛彈這種東西。就是玩家擁有飛彈可以指向另乙個玩家使其強制跳過兩回合。這個東西,你品,你細品。

無論時間怎麼變,世界仍舊是那個世界。只不過多了更多的玩法。有的人說何必跟別人比呢?

過好自己就可以了啊。讓你玩大富翁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沒有資源連乙個機會裡的罰款都可能直接讓你出局。

更不用說其他的了。不管怎麼說,世界是物質世界這個是客觀事實。怎麼活還得取決於自己。

3樓:烏恩文

人類歷史演進有兩條規律:第一條是稀缺的資源要由優秀的人來支配。第二條是更優秀的人出現了之後,稀缺的資源要能轉移到更優秀的人手裡。

接力的邏輯問題在於忽略了那個接力的人到底是不是優秀的人的問題。

4樓:克里奇·希珀

這個問題要釐清兩個層次的價值取向:

1. 是否承認資源承襲與階級地位代際接力現象的現實存在;

2.是否認可上述現象存在的合理性。

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反映的是不同人對「存在即合理」的立場。

5樓:回頭太難

錢和資產可以繼承,基因可以繼承,這都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你不能把機會也繼承了,把社會排位也順便繼承了,把父輩的一切都繼承了。

雖然人屁股都是歪的,都喜歡給子孫鋪路。但大不了就匹夫一怒咯!

我尋思把錢和資產繼承過去,比起廣大泥腿子起點也強多了,你父輩還來壟斷社會資源幾個意思。就算你從教育開始就和所有人都同一起跑線,可是還是比別人多出錢和資產。不知道知足啊!

社會排位,就不能搞搞能者上庸者下麼!

如果繼承一切是合理合法的,那麼古往今來各種皇帝權貴地主豈不是無辜的,人家也是奮鬥來的,你憑什麼說革就革了。

非要扯別人是剝削,要不要比一比誰剝削的更厲害!

6樓:葉子曦

財產繼承,基因傳遞就是人類社會最zz的行為。

乙個人的財產是社會給予他的勞動回報,不是給他孩子的。說白了,他孩子是個什麼東西完全是隨機事件,既然是隨機事件,一分錢也不給是理所當然。

乙個社會越是進步,越應該切斷這種繼承聯絡。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社會化撫養,出生就扔到嬰兒堆一起混起來。

需要依靠子孫遺傳才能激發奮鬥慾望的劣質基因淘汰了也無關緊要

7樓:Van靜石

健康的社會,乙個人憑自己本身的努力就能有打破階級固化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奴隸制、貴族制、門閥制一步步被打破的原因。

因為下層的奮鬥才是社會進步的源泉,另乙個角度也可以說,是勞動人民創造了歷史。

勞動人民越自由,上公升通道越順暢,歷史越璀璨,這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當然接力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並不是財富,而是教育。

隨著出生率的降低,以及教育資源的擴大,國內教育不均衡的態勢會逐漸降低,可以預想到,等二三十年後,國內高等教育資源可能會溢位,也會因此接收許多國外渴求高等教育的學子。

機會足夠多,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只要是和平年代,每個人的基本生活都可以得到滿足,都可以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

自己的階級只存在於自己的認知之中,心是自由的,自己就是貴族,心是被束縛的,自己就是奴隸。

8樓:怕獻世2020

長者:乙個人的奮鬥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歷史的程序。

當歷史程序到渴望公平時

本質是對自己擁有資源數量或質量不滿

翻一翻二戰後的歷史就會知道……

1.矛盾向外轉移

2.矛盾靠大規模補貼底層資源來維穩

3.矛盾靠……

國內很明顯是精準扶貧標準太低了,應該調高點。

換句話說是補貼底層資源不夠多。

還有乙個次要矛盾,很多精神中產認為自己輸在家境或競爭不公平。

實際上他們想過上他們的「中產生活」要依靠zf福利和zf福提供的崗位。

全國十二年義務教育和小班制能提供多少教師崗位?是不是好過去工廠流水線幹活?

有時候發福利真能穩定社會……

畢竟不發錢的福利都是變相的以工代賑。

北歐就是人口少和科技創新不大才穩定。

國內就是科技創新慢一下就……

9樓:Zwo

俺這人軸,結論講個普適性。人生是一場接力賽,祖上積累的資源就應該合法傳給後代;那麼合理推論,祖上奮勇殺敵做了首領,之外王位自然應該代代相傳萬世一系...這邏輯聽著可不怎麼中國,建議渡海移民:

) 另外,如果祖上積累後代就該享用的話上海灘多半還姓杜呢,微笑

10樓:57神針

這......

「也許這就是生活」的中國版本?

我想了想,照現在情況來看確實挺符合實際的。

從小家裡沒什麼錢,於是相比同學來說少了不少獨特的體驗。這也確實是沒辦法嘛。

不過,這句話不對,我應該想辦法推翻這句話。

11樓:老是改名王教授

大清的貝勒爺就是想不通:「人生是場接力賽,明明我的財富與土地也是祖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憑啥你革命黨人一代就想著反超?」

對啊,憑啥?

12樓:z y

看到這個就想到了」反對~,有本事別用支付寶」那個問題。

暫時想到兩類,利己思維的不會認為這種言論有問題。既得利益的因為涉及到自身也會拼命維護。

13樓:季翔

我祖父靠倒賣大煙辛苦了一輩子才買了幾十畝地。

我父親給人當狗腿子,人前馬後的挨了多少罵才將這幾十畝地變成幾百畝。

現在我把地租給你們這些佃戶,一年才收八成租,沒有我你們早就餓死了。

為啥收這麼多租?老子祖孫三代攢下來的地,多收你一點怎麼啦!你知道你們這些佃戶為啥沒有地,還不是因為你們又懶又滑。

現在想靠著一群土八路來分老子地,門也沒有呀!

14樓:盛夏的約定

人生當然是一場接力賽,反對這句話的人,很多都是自身情緒在作祟。

80、90年前有一輩人拋頭顱灑熱血,救中國於既倒,同時也有一些人逃到深山或者向敵人投降,前者的後輩比後者的後輩享有更好的社會資源不應該嗎?

個人的失敗實質上是接力賽整個的失敗,個人的責任其實很小很小。但是只要我們不甘於失敗,利用社會上提供的免費資源(不要說沒有,知乎就是典型的免費的社會資源)一點點改進自己,就有可能徹底改變接力賽的結果。

相反那些反對這句話的人,他們還在自己的情緒中不肯出來,對社會上的免費資源視而不見,對自身的責任視而不見,對改變自己的可能性視而不見,那他們的失敗不是必然的嗎?

15樓:項駿

問題是,中國從改開到現在也才一兩代人,好像你接了幾百手力一樣。

那麼如果就一兩代人的話,單純個人能力,如果高材生和富二代父母一樣優秀,高材生的兒子能不能過上富二代的生活。

16樓:清平悅

誰認同這句話誰傻。

這句話的本意不就是資本的原始累積麼?舊社會的家族門閥世襲的理論。

第一代當海盜,第二代開工廠,第三代搞藝術當貴族。

今天的很多房東,擁有大量的資本而本身不事生產,不為社會創造價值,因為別人一出生就不需要為社會做貢獻,只要你身在這個家,你就可以站著喝血吃肉。

每次的社會更替,就是活不下去的底層推翻世襲的家族和門閥,然後產生新的家族和門閥。

新中國開國領導者之所以評價為千年不遇,就是因為當時消除了這種門閥和資本累積,砸爛舊制度,打倒土豪劣紳,讓群眾之間平等。

如果中國人都認同這句話的話,地主的存在就完全合理了。

畢竟別人幾代人的累積,憑什麼不能當地主?憑什麼不能搞壟斷?你憑什麼嫉妒?

17樓:呆呆呆呆滯

「天道酬勤,好自為之」

抱歉,走錯片場了

接力賽裡,你的父輩跑得快所以輪到你這棒你就可以直接不跑了,甚至倒著跑了?

接力賽是公平的,就算你穿的是阿迪最新科技,我赤腳,想要前進也只能自己一步步跑。

資本積累不一樣,先積累的人靠剝削而不靠自己的勞動就能繼續積累,相當於你坐在轎子裡讓別人扛著跑

不過知乎主流是這種聲音?我怕不是上了個假知乎

18樓:李雲歡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各方面的物質條件精神水平與他祖宗的資本積累/資源囤積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但總體上,是把問題的乙個方面放大到全部。這起到熄滅大多數人從自我奮鬥到反抗社會不公的鬥爭意志的作用。

「人生是一場接力賽」,接力說的不錯,但它並不是一場比賽,因為它沒有嚴格的規則。

如何看待 B 站《後浪》在知乎翻車的情況?

顏子悅 恕我直言,b站的佐人居多 多少人曾記得當年在莫斯科的演說中對那些留學的年輕人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 但終將是你們的 這些話沒有錯,後浪的主體精神也沒有錯 我們無法體會前浪們在國家社會發生劇烈變革時期的心態同樣的,前浪也只看到了我們在光鮮的外表而看不到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什麼問題 他們羨慕我們...

如何看待知乎上黑陳平的言論?

一度憤怒的土豆娃 很簡單,我想給陳老師乙個月三千塊人民幣 如果他硬是要兩千也行 的費用,讓他來廈門這個二線城市 上海就算了不欺負陳老師 生活一年,唯一要求是他自行租房,當然我也可以提供個房間給陳老師 水電物業陳老師承擔 吃穿住行一概自行承擔,我每月十號準時給他三千塊,以此為證。他要是能幸福的 不借助...

怎樣看待知乎中物化女性的言論?

作為乙個直男,俺從不會物化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一直陪著俺,家裡跟俺家一樣在北京有五套房的妻子,俺會大多數情況上讓著她,從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制定下一步生活策略,但同樣的,我日過的在北京打工的外地小菇涼們,好看不好看都算上,一月一萬也罷兩萬也罷,在平均每套七八百萬的房子面前,她渾身最有價值的就是逼,所以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