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2015 年 3 月發布的全新 12 英吋 MacBook?

時間 2021-05-06 08:21:28

1樓:斌翔

三年後來回答,我的是15款初代產品,一直執行不錯,可惜中途有次不小心撒水了,然後就悲劇了,螢幕左下方有水印,但還好只是在白色的情況下比較明顯,其他情形下還行,然後就是電池,續航力感覺大幅度下降,上上網幹點事情,只能維持4個小時左右,在考慮是否要去蘋果店換電池,唉。。其他還不錯,畢竟進水了,用了三年也還正常,很給力了

2樓:William Wang

11月購買,7個月後系統更新居然主機板損壞。

因為ssd與主機板是焊死在一起的,資料都沒了。

(平時用icloud drive, 部分資料沒有任何備份)我反思一下,

1 之前的MacBook用了七年,和windows比起來軟體及系統沒有任何問題,硬體也就螢幕變暗、電池鼓包,沒有啥實際損失。對整合度這麼高的new MacBook掉以輕心了。至少我之前二十年使用的任何一台電腦從沒有壞過主機板。

2 電腦和手機還不一樣。很多資料都打算永久收藏的。不能迷信蘋果。new MacBook的主機板只有手機兩倍這麼點,又都焊在一起。硬體一點點的損壞,幾乎就是致命的。

還是自己沒有備份惹的禍。

3樓:

爵士在設計東西的時候有乙個習慣,會嘗試減少零件數量或者採用更緊湊的設計,目前的 New MacBook 可能是乙個臨時的解,也就是說他們的想法和目前的技術以及量產能力之間達到了乙個平衡,因此選擇推出這麼一款東西。

New MacBook 在以下元件中開始嘗試「簡化」:

風扇鍵盤

觸控板轉軸

甚至連 MacBook Pro/Air 系列標準的發光 Logo 也去掉了。這些都是傳統筆記本中可以進行簡化的部分,觸控板會因為結構的原因出現按不下去的問題;風扇會進灰;鍵盤會掉東西進去等等之類。New MacBook 都嘗試進行了完善化。

但是在效能方面這個東西真的非常難說,從乙個角度來看的話,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多人需要 Core i 級別的效能是乙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畢竟越來越多人用手機的時間遠大於 PC/Mac,New MacBook 只是為那些對效能需求不大的人提供 OS X 這個平台而已;另一方面,CPU/GPU 效能是在不斷增長的,也很難說過了一年或者兩年的第六代/第七代 Core M 處理器有了長足的進步達到了可用水準。

換言之,New MacBook 很有可能就是乙個展示蘋果設計團隊功力的產品,新的設計(比如新轉軸天線/揚聲器/新顏色)定下來之後會直接移植到 MacBook Pro 上。可以預見的是 USB-C/Thunderbolt 3 也會出現在 MacBook Pro 上,又省下了介面數量。

其實如果他們把以後 MacBook Pro 的鍵盤改成 iPad Pro Smart Keyboard 那種一體式織物+橡膠的鍵盤我也不會奇怪的。

4樓:

不幸的是我的NMBR 在沒跑任何除了系統和蘋果開機預設執行的程式的情況下螢幕突然黑掉所有鍵失靈接上外接電源還無法再次開機拔掉外接電源一會兒背部就開始發熱 85%的剩餘電量都用來發熱持續了3個小時最後本本終於涼下來的時候電量已經歸零

5樓:Tom Kwok

在MBA開啟輕薄超極本這一市場後 ,

NMB又再次開創新的門類:炫技本!

效能有限的Core-M,激進地只用乙個 USB-C port,乙個一片差評的蝶式鍵盤,沒有了引以為豪的MagSafe,還沒有了裝X的燈。差評一大籮。

先說USB-C port

一直都是阿婆引以為豪的一大優點,以前還在Mac & PC的ad裡面諷刺了沒有MagSafe而摔得半死的PC,現在竟然取消了,意義何在?不去繼承原有的優點不是更突顯了你的不足嗎?

Core-M呢.......

連一貫講的 Performance 都不說了就別期望太高了......

鍵盤沒有體驗過就不好評價啦。

路人甲:怎麼不看看他的買點啊,人家就是要追求薄!薄!薄!

我想起了可憐的MBA......

路人乙:但是有新的配色土豪金啊!裝X槓槓的啊!

我愉快跟您說一聲再見

那麼該如何評價這台NMB呢?

這是一本是給未來用的筆記本,但至少現在(對我而言)是 不能用 的。

這時美國良心國企傳來一條tweet:

So Last Year?別人是超越了幾年了好伐,美國良心國企你洗洗睡吧。

6樓:

新 Macbook 算是 Air 的公升級版吧,終於有 Retina 屏了

沒了磁吸介面、蘋果不亮有點遺憾

USB-C 比較激進,又可以帶動一波做周邊配件的要追求效能還是要 Pro,剛買了 14年最新 rMBP 的表示 Pro 才是我想要的

7樓:

沒有 MagSafe,似乎只有我乙個人關心?

MagSafe 電源介面關鍵的時候救命不說,日常用得也很爽:下班了,直接把電源接頭扯掉,乾淨利索,無需思考,就像瀟灑地合上筆記本蓋子一樣,別提有多爽。換成 USB-C 後,每次就得小心翼翼地拔掉電源接頭,幸福感下降。

也許我們可以猜想,去掉 MagSafe 介面是為將來的無線充電準備的?……

-2015/03/10 09:19 PM 更新:

很明顯 Macbook 是要取代現有的 Macbook Air 的,而且是同時取代 11" 和 13" 兩款 Air。

我周圍同事有不少使用蘋果筆記本作辦公用,其中大多數是 13 吋的 Air,少數是 Pro。現在 12 吋的 Macbook 出來之後,因為螢幕變小了,將來在辦公場景裡,可能更多人使用 13 吋的 Pro(根據 Macbook 的電池技術,下一版的 Pro 可能會變得更輕?)。

所以,基於現在的情況,以後可能是:Macbook Pro 更輕,保留較多的介面,包括 MagSafe,辦公和專業用;Macbook 因為更輕、更小,會更加偏向娛樂和家用,取代 iPad 的部分場景。

8樓:

1.壓感觸控是個很大的提公升。

在以後蘋果裝置上肯定會越來越多。 不過又降低了會出帶觸控筆的ipad的可能性了。(不支援觸控筆的平板也好意思叫生產力裝置?)

2. 鍵盤雖醜不過確實是一種創新。至少蝴蝶鍵盤在去掉剪刀腳後還能有提公升。

3. 便攜型的筆記本終於把排風扇去掉了。

4.1 只有乙個type-C供充電可以推動很多無線化的發展。就日常生活來說滑鼠硬碟耳機甚至顯示器等能外接裝置早就可以走無線化了。

現在直接就給你乙個介面,倒逼無限配件的發展對整個行業來說肯定是有推動性的。

4.2 usb type-c 的頻寬是可以驅動乙個dock的。所以在家實在心癢的想接一堆東西以後還是有辦法買個dock進行拓展的

不必對其效能有太大的期望,很多人ipad加個固定的藍芽鍵盤外殼都用的很歡。這貨就是ipad加鍵盤的高階版。

目前能想到的只有這麼多。

如何評價2023年3月發布的努比亞Z9 max和Z9 mini

我沒有用過你說的機型,但我用過z5smini,也非常了解中興公司的作風。我只能勸題主別買中興任何產品,廣告不可信,中興紅牛v5,努比亞,都是一樣的,表面風光背後陰。系統是你永遠離不開的痛,小毛病是長期折磨人的傷,偶爾來個電池鼓包,接受免費售後,心裡可能還會舒服點 葉昆 用過z5smini,2300m...

如何評價 2016 年 3 月發布的 Android N 開發者預覽版?

已登出 2017年3月 前Ios使用者,已經四五年沒用過安卓機了。臥槽這尼瑪是安卓嗎?流暢啊!不發熱啊!漂亮啊,用了這麼多年iOS說實話已經看吐了,早就審美疲勞,但是安卓真好看!另外就是我手機的原因螢幕太艷了。 萌遍神州萬里 安卓7.0真的很好,但是絕大多數非Nexus手機還是看看就好吧。因為第三方...

如何評價 2017 年 3 月發布的 Android O 預覽版?

支援 aptX 和 LDAC 了,超棒!穩定性不錯,目前為止除了 QQ 還沒遇到過崩潰 QQ 不知道搞了什麼么蛾子,選取圖片傳送時會導致系統崩潰重啟 Google Play 版的 QQ 詳見我的另乙個回答 今天連線上了手機的 Serial console,嗯.果不其然,QQ 導致了核心惶恐.具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