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p螢幕這麼模糊,為什麼1080p在筆記本端還是主流,還沒被淘汰?

時間 2021-05-05 22:58:14

1樓:雪色羽

760p和1080p差距有點大,但是1080p和2k差距沒那麼大,我顯示器2k的,但是我不覺得1080p有多麼難看,前者不過更精細一點,只有27寸的1080p才看到明顯顆粒感

2樓:

15英吋用1080p不是很正常嘛,如何看到顆粒感,難道要貼近螢幕嗎,可能我眼睛先瞎。

建議出8k的時候用光學顯微鏡,出16k的時候用電子顯微鏡,出32k的時候用腦補顯微鏡,反正分子之間也有間距。

3樓:科技始發站

我個人感覺1080p的螢幕用在膝上型電腦上已經足夠了。對於筆記本的應用場景來說,眼睛距離螢幕一般都在800mm左右,這個距離用肉眼看1080螢幕已經足夠清晰,至於你說的手機微距攝像頭拍攝螢幕顆粒大的問題,建議你換個老年機不帶微距的試試。

4樓:不器

自用的本子就是4k的

但是

系統不相容,開4k得開200%的放大不然看不清真的很小,開了吧程式不相容

然後最離譜的是2070s打遊戲沒幾個帶的動4k所以這4k要之有何用

然後還是低刷離譜!

5樓:蔡紀軒

4K 用手機拍一樣可以排出顆粒。但是用眼睛看卻看不出~

當然筆記本1080P沒被淘汰得原因很簡單。螢幕小~

4K 31.5寸視距60-80厘公尺是最理想得。你算算1080P 需要多大,然後視距是多少就知道了。

6樓:Merbx

原因應該很多,這些電腦商的產品和市場部門整天在算計為什麼使用者做產品更賺錢. 參考標準之一就是,多少人口袋裡的錢能支撐高解析度的需求.

7樓:Lanky 斌

因為你用電腦不是拿著手機微距拍電腦,然後再看拍出來的什麼樣。

現在15村的1080P是比較常規的了,雖然仔細看有顆粒感,但是在正常距離下暫不影響使用

這種解析度也是為了照顧顯示卡負載而逐漸達到的一種平衡畢竟科技總是在不斷發展的

13-14寸:2560X1440、15-16寸:3200X1800或者4K

在目前的作業系統加持下調整到200%比例。

8樓:划水

因為筆記本顯卡拉垮,4K帶不動。

尤其輕薄本,又有功率牆,15w的i7也照樣拉垮,

與其強上4K不如1080P流暢一點算了。。。

9樓:諸葛鐵柱

不同層次消費者是根據購買力水平來劃分的,1080p處於能用水平,技術成熟成本低,降低部分消費者使用門檻,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場。不管螢幕大小,解析度越高越好,說什麼小螢幕1080和4k區別不大的,都是紙上談兵,人眼是很挑剔的,看慣好的再去看差的,體驗下就知道差別有多大,技術是不斷進步的,等有那麼一天,更高解析度螢幕出現並普及,就又有人來問4k螢幕那麼模糊,為什麼4k在筆記本端還沒被淘汰了

10樓:即使天無雨

可能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吧?你感覺1080糊,但我會覺得1280*800的螢幕不糊,也很舒服。

家裡裝置多,一台27寸2k,一台13寸2k,一台12寸 4:3的800螢幕,實際體驗其實差不多(只要距離對)

11樓:加勒比海怪

主要還是windows對於高分屏的優化真的不太好

如果是蘋果,15寸上3K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windows就不行,15寸就算上蘋果的3K屏,經過蘋果一通優化,就覺得怪難受了,更不要說別的什麼品牌的3K屏了

12樓:宗宗

原本我以為1080P我還是可以堅持的

但最近買了yoga14s,2.8k的解析度和90hz的重新整理

讓我再用回1080P的時候,已經回不去了

13樓:Lotus

當然是因為現在主流價效比計算公式把螢幕這個變數前面的係數設得特別低,不只是螢幕,音響介面這種的係數更低,系統就更不用說了,能開能關就行那種。

什麼需求買什麼裝置,要是主流就是對的,世界就和平了。

14樓:

正常人大概率不會貼到螢幕上用電腦

高分屏費電

高分屏貴

高解析度意味著如果打遊戲幀數會比低解析度的螢幕低也就是說你需要更好的顯示卡和cpu 也就是說要加錢

建議用顯微鏡看 1080k都能看到畫素點就更別說1080p了

15樓:語法糖

1080p也不是不能看,在沒有比2k屏綜合體驗更好的技術前,市場上的配置主流還是1080p,加強版頂配版再公升級2K高重新整理率。

1080p等於乙個平民版,如果以後4k或者更好的螢幕在高階機上普及,那麼稍微次一點的2k就可能會進一步下放到中低端市場。市場才不會被1080p佔據主流。

16樓:掠光

最主要的就是1080p和2k的差別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尤其是15.6的螢幕!我視力表從下往上第二列能看清

看個手機,一般都是20到40公分,1080p沒感覺有什麼大果粒之類的,打遊戲看劇,都沒啥顆粒感

15.6寸螢幕,打遊戲看劇一般在50到70公分的距離,沒感到啥顆粒感24寸,打遊戲看劇一般60到80左右,1080p沒啥顆粒感,480p家裡的電視機3公尺開外也沒啥顆粒感

另外正經回覆,

大部分消費級顯示器都是給人眼看的,手機微距攝像頭拍,您平時用也湊那麼近?建議保持良好用眼習慣,切勿盲目跟風攀比!

17樓:

乙個問題完美詮釋兩類迷惑大賞:

1:無視需求無腦懟引數:螢幕拿微距拍,平時卻不把眼睛貼著螢幕看;配電腦非要烤機刷高分,平時只用來玩玩LOL;買手機非得盯著5G回來天天測網速玩,平時就聊個qq。

2:無視預算無腦懟效能:買不起4k問廠商良心何在;用上4k問1080p使用者追求何在;等全民4k,得了,又得拿個放大鏡來提問,」4k螢幕這麼模糊,我拿10倍放大鏡都能清晰的排出畫素顆粒,為什麼8k還不成為筆記本標配?「

18樓:劉延

所以,按照題主的邏輯是不是:

用手機微距攝像頭拍32寸4k的台式電腦螢幕都可以清晰的拍出畫素顆粒,為什麼4k還沒被淘汰。

當然,我們還能繼續擴大。

65寸電視差不多是4x 32寸顯示器。

所以65寸8k電視和15.6寸1080p的螢幕PPI差不了太多。

所以按照題主邏輯:

用手機微距攝像頭拍65寸8k的電視螢幕都可以清晰的拍出畫素顆粒,為什麼8k還沒被淘汰。

19樓:小心地滑

點距的概念了解一下同樣離半公尺元 50寸1080和15寸1080肯定不一樣

筆記本高分高刷對效能要求會提高進而提高功耗增加散熱負擔

20樓:好哥哥

啃饅頭幹工地打光棍那麼苦,為什麼不吃鮑魚下會所草嫩模呢?

十幾億人的市場乙個月賣幾十台的東西也叫主流了?

下面這種才是主流使用者用的筆記本,你就是給他免費公升個2k屏,人家帶的動嗎?

21樓:卡蓮

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22樓:Amazing Jia

一.Windows對高分屏支援非常拉稀。我筆記本插4K電視玩lol或dota,有時候字小的我需要從沙發上站起來,挪到電視螢幕裡面去瞅那小公尺粒大小的字。非常痛苦。

二.24寸液晶顯示屏如果是1080p,人眼能輕鬆感受到顆粒感。但是在15.6寸1080p的螢幕上,單位面積的畫素數目(ppi)還是很不錯的,顆粒感沒那麼重。

23樓:天下麵條

主要是成本控制。

因為成本控制,1080便宜

因為成本控制,大量軟體廠商不做高分屏優化

因為成本控制,想要高重新整理消電競級,費者需要買更好的顯示卡這個問題就類似,為什麼電影院24fps還沒被淘汰。乙個道理

24樓:酒醒霜寒

15.6寸的1080p螢幕ppi相當於20.8寸的2k屏或者31.2寸的4k屏。

淘汰這些螢幕的話,莫非你要台式電腦直接上8k屏?

25樓:SE董

1080P很糊嗎?

15.6寸的螢幕,用1080P的解析度,這個解析度放在27寸螢幕上面相當於3323×1869,只比4K的3840×2160差15%。

你這個要覺得糊的話,27寸的4K估計也沒多少能看吧。

更別提還有很多13.3寸的螢幕,用1080P的精細度等於27寸的3897*2192,這個甚至高於4K屏。

26樓:劉磊

因為沒有幾個人有手機微距的眼睛,也沒人天天趴在螢幕上看。

這麼愛釣魚的話,你應該這麼問,4K螢幕這麼模糊怎麼還沒有淘汰,畢竟用微距拍也能拍得到畫素點。

27樓:

1080P糊???

你是能買得起帶的動主流大作2K144HZ的筆記本還是見過4K2K解析度的B站愛奇藝了?

要是你買得起我就只能說皇帝問何不食肉糜

要是買不起呵呵

28樓:StevenGONG

道理很簡單:1080p沒有你想象的那麼模糊,至少遠遠達不到在正常使用距離下看出顆粒感的程度。

其次,高分屏對筆記本的使用體驗是個災難性的打擊。下圖:GTX1080在賽博朋克2077 1080p特效全開下的表現:

最低幀只有30多。現在還有一票續航還不錯,效能也比較高的輕薄遊戲本/Creator PC(XPS17,幻14等)。強行上高分屏,筆記本真的沒有效能表現好,續航又不錯(中度使用亮屏4.

5~6小時)的了,核顯帶4K屏桌面都卡。

29樓:

釣魚業障重

在正常的使用距離下,1080p的螢幕是看不出顆粒感的,甚至720p的螢幕也看不出來,只是會感覺很模糊

你拿微距鏡頭拍2k屏照樣也能拍出來大果粒你信不信?

另外,目前大部分手機也都是1080p的螢幕(2400左右×1080),有誰能看出顆粒感?

30樓:原來

廢話,因為1080p比2k 4k省電,現在電池瓶頸問題沒有得到解決,1080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你要是追求2k 4k,你買什麼筆記本啊

31樓:MaX

首先,桌面PC的話,24寸螢幕都還在用1080P,筆記本最多17寸的螢幕用高解析度顯得並不划算(比如15寸用1080P還得125%縮放,14寸用4K還得350%縮放),不過在手機這種更小的螢幕用上2K的情況這種似乎也不成了什麼理由。所以可以從其他方面分析一下:

輕薄本的話早就不追求1080P了,輕薄本上2K、4K比比皆是,因為輕薄本的定位就是文字工作之類的,對顯示卡的負荷並不大。

但到了遊戲本上,這種情況就惱火了,首先一直以來高重新整理率+高解析度不好做,其次筆記本顯示卡效能羸弱(去年最強2080S也就當個桌面版2070),想象一下你用2070帶個2K、4K屏打遊戲,特別是那種要求高幀數的競技類遊戲,那是相當難受的,就20系時代而言沒有這種需求市場也不大。

30系目前可以看到的提公升是80W的3080能殺115W的2060/80W的2070MQ,桌面版的極度效能提公升福利貌似也在筆記本端有所體現,已經有廠商在今年的遊戲本上規劃2K 165HZ螢幕了,今後顯示卡效能進一步提公升後,用上高解析度的遊戲本肯定不會少。但就現在來看,1080P的本子還是主流。

32樓:Caspar Cui

中低端產品(泛指6000以下的筆記本)1080p 夠用。

2K和4K耗電量較高,很多商業本追求續航不採用。

色域、材質和解析度不能取得平衡時,色域和材質(一般決定重新整理率和拖影)比高解析度更能提公升體驗。

很多程式對縮放支援不好,現在已經大有改觀。

今年的旗艦機都是 1080p 的螢幕,iPhone 下一代要想提高解析度的話該提高到多少?

房家安 如果螢幕尺寸沒有大的變化蘋果應該不會再改解析度 因為按照蘋果對retina display的定義,就是肉眼無法分辨單個畫素。在這樣情況下再提高解析度沒有任何意義。 解析度大小和螢幕尺寸有關,4寸屏720p足夠,5寸屏1080p才更合適,下一代iphone解析度大小和使用者對大螢幕的需求強烈度...

用2k螢幕手機真的比1080p的爽嗎?

dscaxz 相對於解析度,其實色彩表現,可視角度,亮度調節方式更加可感知。廠家宣傳的往往是那些不重要的,但是看起來又很重要的東西,真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外中國人已經給你做好了,你買回去用就好。 一丟丟山竹 目前來講1080P還是更穩妥的配置,相比2K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特別是目前電池技術下2K...

為什麼魅族pro 5用了5 7寸1080p的amoled?

我說是為了降低成本你信嗎?在我看來這是主要原因 我說這塊5.7寸1080p屏就是note3的庫存你信嗎?安裝上note4的5.7寸2k屏pro 5成本會飆公升 作為手持Galaxy S5的使用者,表示5.2寸的super AMOLED的1080p屏仍然能看得到字型的鋸齒,我不信5.7寸1080屏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