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廠商嘗試給筆記本裝兩個 CPU,乙個標壓的,乙個低壓的

時間 2021-05-12 22:58:14

1樓:覆土生

題主你把標壓U的PL1調低不就相當於獲得了一顆低壓U了嗎?

費那麼大勁放兩顆U幹嘛?除了在極少數條件下能夠並行運算大小核交火,實在沒有好處嘛。

2樓:馬基雅沒錢

已經出現了啊,英特爾的lakefield了解一下,四小核+一大核,首發在三星的Galaxy book S上。比起其他用高通的競爭對手,其優勢是可以原生跑很多ARM跑不起來的64位程式。

3樓:CATIII

手動艾特Intel SpeedStep

這個功能的出現,就可以代替題主的想法了

處於低負載的狀態時候,cpu降頻降功耗,也就是「節能模式」(續航增加)

高負載的時候,頻率提公升,功耗也隨之增加,也就是「效能模式」(續航降低但是可以處理更多的、更複雜的任務)

4樓:蕭亮羽

你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古老的伽利略先生,1磅的鐵球和10磅的鐵球綁在一起,到底是1磅的鐵球拖滿了10磅鐵球的下降速度還是總重量上公升會有更快的下落速度 ?

5樓:

整體切換cpu就沒意義了,整個機器不是用低壓的就是用標壓的,那用乙個調出兩個模式不就行了?

手機大小核的設計是不同頻率的核心共同使用,對cpu要求高的程序放高頻核心,要求低的程序放低頻核心,程序在中途對cpu的要求改變還可以進行轉移,某個核心沒有程序當然也可以休息。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如果放在乙個核心,如果兩個對cpu要求不同的程序放進去cpu必須照顧要求高的程序開啟高頻,要求低的程序也必須在高頻下執行,消耗的能量也會增加;同時,高頻核心降頻執行能效也不如低頻核心,所以不如直接使用低頻核心。

所以,如果筆記本要兩個cpu或者也是大小核,標壓低壓的同款cpu放進去不如乙個高頻cpu乙個低頻cpu,比如i7配atom之類的,然後還必須有一套完善的程序排程方案來在兩個cpu之間排程,整體轉移是不可取的,能效不一定好,還會卡。

6樓:ch5li

扯犢子,安上標壓的處理器,沒事的時候本來就會自動降壓的。標壓和低壓的區別就是散熱,散熱好了,你樂意低就低,樂意高就高,超頻只要不燒了沒人攔著你。

7樓:千於千夜

華碩幹過類似的想法。現在的話intel有大小核心設計的Lakefield。還不如靠7NM強壓功耗,需要續航直接節能模式鎖低頻就行了,

8樓:畢月烏

為什麼廠家不嘗試給筆記本裝八個CPU

乙個單核心的,乙個雙核心的,乙個三核心的乙個八核心的根據任務負載程度呼叫相應核心的CPU

豈不是更省電?

9樓:艾迪

CPU 睿頻加速技術就是幹這事的。筆記本上的標壓CPU 也不是一直處於高效能狀態,閒置時期大概也就5-10w的功耗,這個可以通過 Intel Power Gadget 軟體檢視,包括CPU 功耗、頻率、溫度。

Intel CPU 溫度檢測軟體 Intel Power Gadget

這是我MacbookPro2016款標壓CPU在寫個答案時的截圖,如圖僅4.76W。根據我的使用經歷功耗可以最高到40W左右。

10樓:flti

首先,目前乙個標壓cpu和低壓cpu的結構可能完全一致,比如4800u和4800h。。。4800u只是功耗限制更嚴格的4800h,如果散熱夠好,4800u還能在高負載下超過4800h。。。

第二,雙cpu的排程問題,這個也比較常見,現在只有伺服器用多路cpu,因為伺服器要的就是任務並行效率,多cpu帶來的排程問題不明顯,然而家用平台程式並行化程度不高,需要處理器核心協調配合,這就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你看amd模組化設計都能招致使用者的不滿。。。

11樓:yyqq

沒有這個能力,因為Intel和AMD不出這種架構,所以沒有筆記本廠商能搞這種東西出來。

現在Intel出了個五核的奇葩U,就是這個思路,模仿手機CPU的大小核。

12樓:工光軍

前天看到這個問題,本來想點舉報不構成提問的。後來想想,可能不了解CPU工作的原理才會鬧出這個笑話,今天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CPU其實是乙個流水線

整個電腦其實是乙個巨大的工廠,我們往小的說吧,工廠就做一件事情,比如是編草鞋,那麼,我們就需要乙個編草鞋的流水線。這個流水線只有乙個雇員工作,這個雇員就是CPU。

有人找我?

2、流水線怎麼生產東西

你想要獲得草鞋,CPU就要準備草,把草從倉庫(硬碟)搬出來放在自己身邊(記憶體),然後開始編,編好了乙隻就放下乙隻在自己身邊拿草繼續編。這樣生產(運算)就算開工了。

3、那CPU能編的多快?

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甚至有時候老闆只要讓人坐在草蓆攤上等著就行,實際上不編草鞋也沒問題(待機狀態)。

4、怎麼計算劉皇叔的工資呢?

當然是做多少草鞋發多少工資呀,當然只是來上班,不編草鞋,也要發乙個基本工資(待機功耗)。你要玩了命的編草鞋,不僅要給他大量工資防止他罷工(大規模供電),還需要匹配良好的福利待遇(優質穩定的供電和散熱),甚至還要有寬廣的腳邊空間(大記憶體)才能把活幹的又快又好。

5、再僱乙個小工不好嗎?

因為劉皇叔的工作已經是「按勞分配」了,不需要他幹那麼多活的時候,他自己會偷懶會刷抖音打王者。多配乙個小工,小工不僅要熟悉工作環境(額外的電路配置),而且流水線乙個時刻只有乙個人幹活,你要嫌小工幹的不快,還要請他先下班再把劉皇叔請回來(重啟切換CPU),浪費巨量的時間,而且兩個人都是你的雇員,都要交五險一金(生產成本上公升),還不如劉皇叔自己自覺的去偷懶呢。

本質上現在的CPU都挺能偷懶的,不需要乙個小工來值班

13樓:王佳磊

手動降頻降壓不就行了,省電模式就是這麼做的,cpu的頻率和電壓都是可以調節的

你要能接受面積和散熱的體積就能加,就是這腦迴路有點清奇啊

別人雙cpu主機板是提示性能的你還換著用

14樓:老衲好羞澀

低壓U的乙個問題是發熱,限制TDP也是為了控制發熱,從成本考慮,發熱低就可以用更便宜的模具,進而使用更輕薄的機身。

如果想要兩個模式切換,其實只要放開TDP就可以,但是由於散熱的限制,很快就會撞溫度牆,效能釋放不出來。

如果在輕薄機身下做到了優秀的散熱,同時還需要搭載一塊合適的顯示卡,那麼這個就是輕薄遊戲本了,你說的那種模式本質上就是遊戲本的省電模式而已。

15樓:

因為低壓CPU不是給使用者省電的,主要考慮在電池節省、主機板供電節省成本、散熱節省成本。

如果要配套標壓CPU,這些硬體都需要更高的配置才能支援它的供電,大幅增加了成本,再安裝一枚低壓CPU就是浪費了。

16樓:DracoS

多乙個CPU,你就要多一套散熱和其他配置,佔的空間就更多了,那這樣這機器肯定更貴,也會更重,就談不上便攜了。便攜性還不如還不如買個高效能本,帶根電源線。

17樓:ANTI-NOIR

我認為技術上說不是不可行,而是沒有意義,因為兩顆CPU不能同時工作和熱切換;而且有可能需要設計兩套硬體,成本高體積大。

廠商不會做這樣看起來就虧本的東西吧。

18樓:你怎麼不吃魚

筆記本最大問題是功耗,一般也就15到45瓦的cpu功率,這個是由散熱導致的,基本沒啥提公升空間。

所以目前用的睿頻,短時睿頻,長時睿頻等東西就已經可以起到平時節能,需要效能時提高功耗增強效能的效果了

19樓:逗豆俠

很難,難在哪呢?(注意,目的是實現續航和效能的雙贏,只要一項不符合,這個途徑就不成立)

是一遇到高負載的情況就切換嗎?還是保留一定的餘量設定一定的延遲呢?

與手機(多異構處理器)以單應用為核心的應用場景不同,桌面端的任務情況很複雜,你可能要在多個任務之間快速切換,因此怎麼平衡負載?

PCH能不能承受得住這種快速的切換?

記憶體、顯示卡在CPU切換的時候到底聽誰的?

與CPU相關的協議經過了很多年的修改,如今大多成熟,都按照既定的軌道前行。如果要改成「主從CPU組」【我亂取的:-)——「主CPU」乾重活,整合北橋,「從CPU」幹輕活,負責省電】,其他協議怎麼辦呢?

其他廠商要重新和CPU廠商坐下來談?

CPU在主機板上就是個大電阻啊,你只能確保「無謂功耗」能小於「節省功耗」,意味著你的「從CPU」在幹一些活的時候功耗必須非常非常低。

以Intel 和 AMD 的U系列處理器為例,它們在低負載狀態下的執行功耗可以已經可以降到個位數。意味著你需要拿出比這個功耗低得多且還能把本職工作幹好的處理器,難度可想而知。

緊接上一點,如果能拿出功耗和效能了得的「從CPU」,為什麼不把這個架構用在「主CPU」上呢,那不也更能降低功耗嗎?那既然降低功耗了,還要「從CPU」幹嘛?除非「從CPU」能降得更低,那既然「從CPU」……無窮無盡的套娃

雖然說了一堆,但是剛剛說到問題都可解決,實在解決不了也可以變通。但必須回到終極問題上——值得嗎?

因為只要CPU的變頻和變壓技術足夠出色,一塊CPU就可以模擬成兩塊。所謂的標壓、低壓處理器的架構設計、晶圓、工藝製程不是共享的嗎?區別就是電壓和頻率的設定不同。

設計成本相對較低(這大概是廢話),不用考慮「主從CPU」的架構差異、頻率差異,也不用費盡心思設計PCH之類的主機板控制晶元,更不用費盡口舌和其他廠商談判。

intel Rocket Lake不已經躍躍欲試了嗎。少才是王道。就像手機後攝,終究還是要回歸乙個的。

或許啊,我們忽略了筆記本效能和功耗無法雙得更重要的原因——電池:-)

20樓:愛摺紙的拉菲

想法很好,但不切實際

筆記本空間寸土寸金,兩個CPU肯定會占用更多的內部空間,外加更強的散熱模組,這部分空間我覺得增加電池容量來增加續航更實際。

另外,兩個CPU排程也是個問題,多顯示卡交火是乙個例子,許多情況下,因為軟體排程的問題,多顯示卡交火和單顯示卡效能上沒太大區別。

21樓:

第一,多乙個CPU至少要多三個成本。乙個是CPU本身的成本,乙個是因為擴充套件這個CPU所帶來的硬體軟體研發成本,乙個是隱性的維修成本(越複雜越容易出毛病)。

為了提公升這點續航要付出這麼龐大的成本,廠商必然不會幹。況且,既然有這樣的成本,為何不直接投入到電池上去?

請記住,續航的最大瓶頸不是CPU,而是電池。

直接增加電池容量它不香嗎?

第二,正常狀態下,只要是拔掉電源用電池,CPU的TDP就會受限,其實這跟低壓U的功耗差距並不會差很遠。再不行,直接研發乙個第三方軟體在使用電池時大幅度限制CPU TDP,效果不會差太多。

所以,直接對現有的晶元進行電源管理即可,沒必要為此增加乙個低功耗晶元。

為什麼膝上型電腦廠商都不給機器裝光線感受器?如果膝上型電腦能像手機那樣自動調節螢幕亮度的話,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是既節能又保護視力?

徐亮 我的macbook上就有,大家說說都說沒啥必要,實際使用中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廠商真正為使用者考慮而且拋開成本真正追求好產品的話,就會知道筆記本也是移動產品,為什麼要讓使用者費心自己調節呢? 1.是因為手機經常處於變動的環境中,而電腦環境相對固定。2.手機作為移動裝置,續航能力顯得尤為重...

為什麼雙屏筆記本沒有市場?

阿布里 雙屏很雞肋 移動辦公,不需要雙屏。如果需要雙屏,在固定地點搭建即可。例如我辦公室需要雙屏就搭建在辦公室,家裡需要就搭建在家裡,或者兩處都搭建。在固定地點搭建雙屏什麼好處呢?室內面積大,不需要考慮移動而縮小螢幕。資料表明,一台23寸的顯示器,效率比14寸的筆記本顯示器,效率高一半以上。在家裡或...

用什麼筆記本裝黑蘋果好?

已登出 不建議裝黑蘋果,有各種各樣的驅動問題,還有令人難受的小bug之類的。個人覺得題主不要羨慕蘋果系統優雅的使用者介面設計什麼的,蘋果電腦的效果是自家軟體和硬體相結合的產物,其他硬體執行的蘋果系統不一定會令人滿意。 Elymac macOS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沒有Windows實用的 特別是遊戲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