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用我國尖端科研力量對英特爾最高效能的CPU產品進行逆向工程,仿製出同等或更高效能的產品,可行嗎?

時間 2021-05-11 19:19:44

1樓:泡麵小王子

我覺得大各位太悲觀了,Intel和amd雖然領先,但是不一定有那麼厲害. 華為,龍芯漢芯,不夠能自己搞CPU了!不要過於悲觀. 今日不同往日了

2樓:雲天明

首先中國已經沒有集中舉國之力的能力了,所以這個問題其實沒必要問

但是你抄人家的東西拿去賣有用麼

你要是說拿來學習學習,那肯定是資瓷的嘛,但是你拿過來抄,沒有卵用

3樓:飛行機

即使假設這個方法是可行的,按照目前的技術,可能破解的話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甚至幾十年。到了那個時候,目前最新的cpu還不如幾十年後用在電磁爐的微控制器(純屬幻想)。綜上,研究這個無意義

4樓:

不可行。

因為看見樣子和造出樣子是兩個概念。

你把CPU拆開,一看,看見一排寬7nm的柵。但是你造不出來。

你把一塊鋼拿出來,分析成分,重新溶煉。效能沒法比,因為你造不出人家的晶相。

你把乙個機器拿來,檢視運動,但是你造不出來。因為你沒法加工出人家的精度。(也沒法造出人家的材料)。

只有軟體是可以抄的。所以人家會把關鍵的東西放到伺服器上。

另外,題主你的寶馬車呢?

5樓:py peleus

現在普遍情況是基礎工業能力太差,很多任務藝精度,材料強度都滿足不了指標要求,這邊差一點,那邊差一點,到最後就差的太多了,所以逆向工程不適合CPU這種和基礎工業能力依靠緊密的東西。

6樓:七弦

上面有很多說可以的,恐怕都是根本不懂微電子的人。就說乙個工藝,CPU晶元刻蝕過程中,經常是覆一層膜,光刻一次,洗掉,再來一層,光刻一次,又洗掉,中間可能來個離子注入什麼的,最後成品出來了你根本沒法知道過程是怎樣的。退一步說,Intel很多成品都是在實驗室十年前就搞定了的技術,難點是成本良品率。

這是乙個龐大的產業鏈,簡單說一下,也許實驗室在最嚴苛的環境下不計成本的搞100次才能出乙個成品,這你能工業化應用嗎?

PS:手機碼字,學校裡學的微電子專業,多年後好多東西都忘了,有些名詞可能根本不準確,意思到了,將就看吧

7樓:

雖然不懂CPU但是記得高中時數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小範圍可以推出大範圍,但大範圍不能推出小範圍。直接給你乙個實體的CPU,這是多大的範圍?讓你分解出各個元件的精確引數非常難!

另外,如果只考慮效能,龍芯在嵌入式和軍用方面還是可以的,但是涉及到民用,就要考慮功耗,穩定性,跨平台相容等一系列問題。另外PS一句,不要以為軍用就一定比民用厲害哈,他們不用考慮電費的。

8樓:王天祺

且不說i7這個規模的反向可行性,Intel又不會坐在那裡等著你超越,等你搞定i7時,人家i10說不定都快推出來了。而且一提中國產CPU,就會有一群人喊製程,喊光刻機云云的,但是CPU又不僅僅和工藝製程相關,除了CPU,橋片要不要做,協處理器要不要做?儲存介面,高速介面呢?

這些都搞定了的話,編譯器呢?基本的函式庫呢?各種驅動呢?

高效能CPU是乙個國家資訊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不是糾集一群專家攻堅克難就能搞定的,你孤零零把整個Intel的CPU設計組打包挖來,沒有相關配套的團隊和公司來配合,他們也不可能完成設計工作。前面4個饅頭都不吃,指望花式做好最後乙個饅頭,然後搞出乙個大新聞,這是不現實的。

9樓:雷電法王特斯拉

理論上完全可行,別被下面那些呵呵嚇到了。世界上不少的產品是這樣設計出來的。舉個例子J20戰鬥機,就是在吃透蘇聯飛機的基礎上的全新設計。

當然你說的具體方法錯了。現在我來說說具體過程。已我的行業為例子。

對手公司設計了乙個不錯的產品。你想超越,最簡單的辦法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把對手的產品買乙個回來拆解測繪。

這個過程並不是原樣造乙個。簡單原樣造乙個的後果多半是不能工作,因為你不知道除錯的要點。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分析對手的工作原理和閃光點。

一點一點的放在模擬器裡跑。再根據這些再設計出來,如果是商業產品還要注意迴避專利。當然這個過程很漫長,很可能短時間弄不出來。

10樓:Min Xu

據我所知國內確實有拍照後逆向繪版圖的研究。但你要說逆向乙個i7啥的就完全不可能了。且不說billion級的管子的工作量,光把那10+的 interconnec layers識別出來就是乙個很serious的領域了。

目前靠人工蠻力也就逆向一下某些模擬ic還行。

退一萬步說你解決了架構和設計並且不存在任何ip問題,就憑目前國內最好的SMIC 28nm你能和人14nm拼麼。。。中國產CPU在架構設計製程上都是全方位落後的

11樓:漆鵬

問題在於就算你做出了cpu了沒有授權你沒法賣cpu另外說個事 intel也推出過自己64位的cpu 效能架構什麼的都比x86好不過賣得不好因為無法向下相容x86 反而是AMD抓住了機會所以現在一般看到的都是i386 amd64

╭(╯^╰)╮

ps龍芯也在配合一些部門做些特定應用開發

12樓:老狗

工業技術水平達不到…硬體跟軟體不一樣,別說這精密的東西,一塊頂級的鋼材,中國怎麼復刻也弄不出來,更何況,軟體也沒見復刻的特別成功的

13樓:田佳樂

開玩笑呢……就那些各種各樣的專利和需要授權的架構介面指令集問題等也不太可能解決,很多任務業上的產品原理很簡單,但並不是說給你一張圖紙你就能做出來,涉及到很多基礎學科的知識,比如材料,數學等,中國在基礎學科的積累和發達國家還是差距比較大,所以不止在電子產業,很多任務業上的技術都比較落後,因為發達國家的技術很多都是在工業革命和上個世紀時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大量的經驗和資料,並不能夠通過什麼捷徑獲得這些,

14樓:

這世界還是錢驅動的中國暫時還沒unlimited budget works這樣的固有結界如果有恐怕也會有英靈intel穿越回來乾掉這專案吧:)

15樓:

我要呵呵你了,Intel並沒有什麼黑科技,所用到的技術、理論甚至都是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的。

就像你能把乙個作家的作品歸類整理,統計出來詞頻句子特點可是你仍然寫不出來

16樓:

典型被害妄想症,

建議了解可信計算(TPM)

貌似這個問題被挖墳了,繼續來抖個機靈哈

會抄作業考試會出貓就以為自己是學霸了?考試考壞腦子了的才會這樣想

為什麼從事尖端科研的研究人員仍然在使用計算機時代早期發明的語言?

科學匠人 一切都是因為成本 把老code改成C 研究人員要多花錢和時間招熟悉C 的研究人員,要多花錢 研究人員的薪水可能不如碼龍高,但是時間更加寶貴說研究人員懶的,都是外行 還有一句話,搞軟體的人自己常說,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有些人說fortran 沒法和cad 結合。無知,cad出現的時候c語言都...

我國從事科研的人是否在減少?

蝸牛賣燒餅 看什麼方向吧,研究生整體趨勢還是擴招,學生是搞科研的大軍。所以做科研的人會越來越多 從事科研人多少,跟國家投入資金多少相關 個人感覺目前來說沒有減少 緒風 毫無疑問會變多。現階段搞科研的門檻應該是大學生起步吧。從大學生的選擇方向分析。1 社會的勞動崗位需求趨勢遞減,大學生的就業率遞減,有...

在道家中動用意志力,刻意而為之的危害是什麼?

函和 危害就是墮入無明,被慾望所吞噬,有為則去道遠矣,從宗教角度說就會人生不得,說白了就是早死。當身體和意識都有慾望操控的時候,無論做什麼事都沒有好結果,此處的好結果是指從的道教角度所說的好結果,當然比如你創業,就想賺錢,由慾望驅使,可能會很成功,賺很多錢,這叫好結果但不是道教層面的好結果。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