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維摩詰居士是如何修梵行?

時間 2021-05-09 14:08:02

1樓:普波居士

我們佛法修行居士都修諸菩薩梵行,這很平常的。居士有家室也是正常的,這不影響修行。

看來你對佛法了解的不多,梵行是指清淨修行,要發菩提心,勤修六度萬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離一切相。修證如來清淨自性,這就是梵行。

簡單的說,乙個修行人居家生活,不影響戒除殺、盜、淫、妄、酒等惡業。方便的說,乙個人能嚴謹持戒,就是梵行。

2樓:童卡

這問題只能維摩詰本人回答,外人都沒資格。

大乘佛法,指次第中微細因果的修行,也稱輪迴,現代說法謂維度。大乘佛教,指佛陀關於大乘方面的修法、教言、各種介紹的匯集。

眾生皈依大小乘,只能說個人的偏愛及趨向性,正如學習目標,而非進入。

3樓:閒人

應邀《達摩血脈輪》:

見性之人即是有淫行也不會被淫行所染,更何況僅此於佛智慧型的維摩詰大士。

淫慾本自空寂,你可識得?若識得(明心見性),縱是後宮三千佳麗又有何妨。不識空性,未悟佛性,就算自宮也常常被美色汙染。

4樓:五道十地功德悉圓滿

維摩詰居士是佛菩薩再來,他的境界不可思議。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示現而已,他的行為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效仿的。我們凡夫還是的按修行的次第,一步一步來吧。願吉祥!!!

推薦您看看鳩摩羅什吞針這個公案。

5樓:珠露明秋

佛給你一顆菩提的種子,你將種子種在肥沃的土壤裡,或將種子種在貧瘠的土地上,只要悉心澆水,時間一到都能長成菩提樹。

菩提心就是那顆佛給你的種子,肥沃的土壤就是清淨之地,貧瘠的土地指五濁惡世。不管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重要的是護住自己的菩提心,而不是選擇在什麼地方成長

維摩詰居士其實是佛來到這世間為我們表法,他想讓我們知道,真正的佛法沒有任何區域限制,也沒有任何的禁忌(不要和這句話槓,看不懂的算我沒說),主要是不論身處何地,都要時時護住自己的菩提心,如果能做到如此,在哪都一樣,都可成佛。

6樓:護法居士

大乘菩薩的戒律和二乘人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對二乘人來說是犯戒、放逸的行為,在大乘菩薩這邊卻是真梵行。原則上菩薩隨順世間度化眾生,如果這個世界的眾生有老婆孩子,那麼菩薩也可以示現有老婆孩子,行隨緣度化之事。

菩薩一切要以菩提心為根本,不能過度脫離「人民群眾」,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中成就眷屬,度脫眾生。

你還要理解「離一切法相,是真梵行」。菩薩在「世俗生活」中,常思惟無相,不見「男相」「女相」,觀一切眾生皆如一子,大慈大悲,這就是在梵行!即使外在可能表現為「吃喝嫖賭」,也未必不在梵行中。

維摩詰經是虛構的嗎?

若堅信 有意思,現在有說 地藏經 是偽經的,有說 楞嚴經 是偽經的,有說 普門品 是偽經的,有說 占察經 是偽經的,有說 僧伽吒經 是偽經的。現在開始輪到 維摩詰經 了嗎?我好奇,啥時候輪到 華嚴經 和 大般若經 差不多整個大藏經已經被刨乾淨了,還想來點啥? 獨行者 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就是有引人入...

維摩詰的語默不二與佛陀的拈花微笑是否本質上是異曲同工的?

soulray 二者本質上沒有區別,均是在更高維度的交流。任何事物都是全息的,佛有萬千像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這個世界因為維度較底,一次只能顯示一種狀態。比如現實中的三維事物如果投影到二維平面上,一次你只能是投影一面,正面或反面。同樣的從佛菩薩的更高維度無法向我們一次性展示更多的東西。所以佛也說自己幾...

《維摩詰經》眾生品中舍利弗與天女的一段對話,愛好者們可否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

wwbld 道非修成,修成還壞。這是般若經系統對佛法的統一口徑。舍利弗問解脫法,天女答並無此法,若有此法,即不解脫。所以歸於無所得。在 阿含經 中須深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須深問比丘,何等是解脫勝法?比丘說你問題不對。須深復問佛陀,佛陀答,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所以涅槃非 法 既然如此,涅槃無 法 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