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早晨的航班(7 00)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7-15 14:00:14

1樓:日蓋樓專業戶

睡前所有準備工作做好,提前值機選座,電子登機。早晨五點四十起床,五點五十五點出門,六點二十到機場,直接過安檢登機。小機場就這點好,人少不用排隊。

疫情以後就提前乙個小時到,怕誤機

2樓:民航小哥

基本上6點必須到達機場,而且還是非常熟悉流程的情況下,我做過最早是6:30的航班。雖然我家離機場很近。但是4:30也必須得起床。乙個字就是困。

不過即便4:30起床往機場趕,也比在機場過夜要舒服一點兒。我今年3月份的時候,在大興機場曾經過一次夜。說實話,更難受。

3樓:Canaan

沒怎麼坐過7點的航班,但是經常飛7點的航班

哦對了這裡說一下,機票上的7點不是起飛時間,是「關機門時間」,所以大家今後坐飛機沒必要去機場特別早,7點關機門,櫃檯會提前15分鐘結櫃,也就是6:45。如果不需要託運行李且機場候機樓不大,6點到機場足矣。

當然,如果是首都國際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或類似的大型機場,還是早點去吧,畢竟從安檢口到登機口可能會很遠很遠

飛國內航班時,公司要求提前1小時50分鐘進行準備會。以7點關機門為例,也就是早上5:10分在公司進行準備會

算上洗漱換衣和路程時間,嗯哼,那就3:30起床吧~(如果想去公司吃早飯,就再早起一會兒)

洗臉梳頭換衣服,拉著箱子出門,抽根菸叫個車,打工人的一天開始了

5點進入準備室,跟大家問個好,開始航前準備。安全防疫服務問一問說一說,大概20多分鐘之後,進場登機~

過安檢上車進場,兜兜轉轉來到飛機下,這時在候機廳等待的旅客,隔著玻璃,會看到一隊空勤人員有序從廊橋側邊的扶梯上機

檢查裝置清點物品,全體空勤人員一起開個會,低頭看看表,快上客了

現場人員通知上客,風風火火恍恍惚惚

7點了!

乘務長:機長,客齊手續齊,可否關門?

機長:……

乘務長:……

機長:那個……等會兒吧,流控了……

乘務長:……

機長:沒有起飛時間……先等待吧……

噗通!機長:乘務長你怎麼了!快醒醒!

雷雨季,飛哪兒都容易延誤,如果旅途不遠的話,還是建議大家坐高鐵吧

4樓:細雨繁星

坐過一班早上7:10的航班,體驗就是再也不想坐這麼早的航班了困,真的超級困,家離機場還很遠,記得當時4:30就起了床,值機的時候人已經蒙了。登機以後坐在座位上就開始睡。

然而我坐的是波音738,還在發動機附近,不得不說738的發動機聲音是真的大,起飛以後一直沒睡著,就保持著半睡半醒的狀態一直到終點。

以後再也不想坐這麼早的航班了

所以我現在一般都選擇中午12:00左右的航班

5樓:Shinnnnn

乙個字:困!

想法就是,等下上飛機我要衝第乙個去座位上開始睡覺。

建議:有條件還是先睡一覺,7點飛機6點到機場就好了,CA這些的話最好多預留15-30分鐘,有託運行李需要走人工的話自己把控時間吧,前一天晚上早點睡,上飛機接著補眠。

別想著在飛機上看日出了,7點等起飛後那太陽能把人烤熟了。

以前讀書的時候坐過幾次六點多七點的航班回國,也試過通宵等到時間去機場,然後一路睡到目的地,中間醒了吃配餐,然後代價就是下飛機後腰痠背痛的。

乘坐 BART 是怎樣一種體驗?

龍崗第一百里守約 這個我要來回答一波了。2018年暑假在伯村度過兩個月,其間週末經常坐Bart出去玩。1.車廂老舊,年久失修,噪音極大。我基本上每次都戴著qc35,不然真的會耳鳴 2.沒有廣告螢幕,也沒有到站提醒,每次得自己在Google map上看準了到哪下車 3.線路有點迷,剛去的時候搞不清楚。...

乘坐春秋航空是怎樣一種體驗?

今天第一次坐春秋 讀大學加寒暑假兩次旅遊一年其實坐飛機十次左右在上海一直坐東航 浦東機場還沒起飛就有深刻體驗,取票口最機場最頂端,中間進去有點遠就算了 過了安檢竟然還得坐地鐵 以前我在浦東最多也就是坐擺渡車 進去了還走了好遠的路 過安檢了還走了2500步中間沒有閒逛 登機口是H180 真的賊遠 我是...

坐國航國際航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守夜者 2020年一月份坐的國航789 馬德里到北京九個半小時,實話說還蠻不錯座椅之間有個十幾公分寬度也夠只是全程空姐臉色有點差,是真的很差的那種 就幾個 就是窗戶鎖上了不可以隨便玩 還有一點要表揚國航近幾年食物好吃很多了 至少還吃的下 上圖 來往德國和中國大概有8年了。其中只坐過一次國航,當初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