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儒學應成為世界的資源 這一說法?

時間 2021-07-10 03:20:52

1樓:carbon

推薦讀讀李零先生的《喪家狗》。理解儒學,首先要理解孔子及其言行,回歸儒的原教旨主義。後來的所有發散哲學,從宋儒到明儒,清儒,只是基於先秦的借屍還魂或掛羊頭賣狗肉而已。

2樓:TX-月落筆

呃呃呃,感覺不太好,畢竟儒學雖然的確是中國古代影響力最大的學說,但也僅限於古代了,畢竟君權神授之類的思想,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實在沒什麼用。當然這個學派還是很好的,畢竟它強調大一統,也頭一次打破了貴族階級對知識的壟斷,而且在古代對於可以繼位的皇子來說從小灌輸,德治,仁政等思想,對於王朝來說也是好事,再況且就算君權神授這招沒用,但也有灌輸君臣父子這些,而且還有君子六藝以及四書五經等書,也可以適當的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

但也僅限於此了,畢竟一開始孔子創立儒學的時候,做出了適當的改變,如果想走的更遠,就得做出更大的改變,既可以融入這個社會,又不會喪失原本的理念,說實話很難。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支援批判,但希望不會挨罵

3樓:下雨天

儒學本身就是世界的資源,說「儒學應成為世界的資源」本身就體現出了自己狹隘的眼界與自以為是的小肚雞腸。作為世界文化的乙份子,儒學、佛教、伊斯蘭文化、非洲文化都是世界的資源,但不同文化的影響力存在著差異性,文化之間應該本著平等的態度相互對話,這樣才有助於推動文明的程序。在我看來,「儒學應成為世界的資源」想表達的意思是在世界範圍內儒學應具有廣泛影響力。

但是這種服務於政治任務的儒學還能否儲存儒學的本質,這是很值得懷疑的。

4樓:軲轆軲轆當

儒家代表作論語旨在讓自我覺悟的君子去讓世人感悟聖人之道,不是西方文化的快餐文化,中國人已經丟棄本意,白話文版論語傳出去只會讓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成為笑談

如何看待儒學?儒學應不應該復興?如何復興?

吃西瓜噴瓜子 明明引領國家復興的是馬哲毛概鄧論,偏偏要拿幾千年前靠愚民統治國家的思想復興。有人說現代人思想缺失,儒家思想理想中的禮教社會幾千年間正真實現過麼?沒有,因為太過理想化,所謂儒家大興的宋朝也只是在士大夫中大興和普通民眾沒有半毛錢關係,因為他們要突出儒家就是比普通人高貴。鄧論裡提到實踐是檢驗...

如何看待「儒學」和「奴性」的關係

末原燒 沒有人會喜歡當奴隸的,抖m是少數人,要真有這麼種思想能人都甘心當工具人,早就遍及全世界,也不會存在什麼奴隸社會必然被推翻的社會理論了。一般人的所謂奴性,就是從眾心理而已。儒家還是很務實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引導百姓還是要多告訴他怎麼做,道德則是灌輸給官僚。 史思明 從孔子的 不義而富且...

如何利用外國朋友這學英語的資源?

陸小鹿 所有此類問題都可用跳脫乖離的思路配合荒誕不經的執行力來解決。我跟你說吧,有這麼乙個故事。我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有個朋友,我們姑且稱之為李。李需要在學期末進行最後的雅思考試,他很焦急。因為他口語不好。他跟題主一樣,有一群歐洲人室友。他就想啦,這麼好的資源,不好好應用怎麼行呢?他是個細心且有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