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知乎中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現象?

時間 2021-07-09 03:35:58

1樓:阿可

因為有些人在現實生活中過得很不如意,到處受挫。所以他們需要乙個能裝逼和吹牛的平台,來滿足自己被高看一眼的虛榮心。然後這些人就在知乎上通過抬高自己,貶低他人來安撫自己在現實中受傷的心靈。

同時,在知乎上狂妄又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吹牛也不易被發現,更不會被懲罰。那有些偏激的知乎使用者當然喜歡眼高手低,這何樂而不為呢?

知乎上眼高手低的例子太多了,最讓我無語的就是學歷造價和收入造假。在中國總人口的本科率只有4%的情況下,知乎上居然可以人均985?這不是在搞笑嗎?

我來說說在真實生活中考上985有多難。我生活在江蘇的乙個縣城,總人口43萬,全縣一共有4所高中(包括一所職中)每年參加中考的學生有2900人左右。而每年最終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也就1750人左右,分散在3個普通高中。

你猜我們全縣在2023年只有多少人考上985院校?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只有16人!!這16人中,還包括了2個高二的學生,他們被保送到中科大少年班。

也就是說,在2023年有2900人參加中考的情況下,2023年最終只有14人通過高考考上985院校,你說這比例有多低?!所以啊,考985絕對沒有知乎上吹得那麼容易。

甚至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我們能考上一本,就已經是同齡人中前15%的精英了,我們全縣2023年高考一本總人數417人,當初可是有2900人參加中考啊!而且我們這個小縣城,中考好生源流失地很少,出國留學的孩子很少,藝術生和體育生也不多,因為大多數孩子想通過普通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民風很淳樸。

關於知乎上的收入造假,我覺得也是一種眼高手低的體現。之前我看過南京大學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展示的資料為2018屆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年均收入13.91萬元,研究生畢業年均收入14.

39萬元,博士生畢業年均收入16.23萬元,這和大多數人比起來已經不算低了!畢竟南大的學生綜合實力已經很強了吧?

但剛畢業,一年掙十幾萬也是常態。結果呢,知乎上的一些使用者動不動就年薪百萬,少則幾十萬。這年頭,掙錢哪有那麼容易?

不是人人都可以進摩根斯坦利,也不是人人都能進華為的,請拋下倖存者偏差!!

最後吧,我覺得知乎上的正直善良的人很多,但吹牛、眼高手低的人確實不少,我們就理性看待唄~

如何評價生個女孩吧裡普遍存在的反智主義現象?

木色倉茫 你真以為大家都在真情實感逼逼嗎,都是裝作一副不得了的樣子敲鍵盤實際上大多數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想笑,全是戲,又在演又在當觀眾大家一起演出好戲一起嗨,認真你就輸了! 哈。hhy我一般都看看訊息 感謝只看樓主功能 自動無視各種開課。吧務也過濾了不少愚蠢帖子 知乎現在每天乎傻帶節奏 安利 怎樣評...

如何看待國產劇中普遍存在演技尬的問題?

司機巴拉貢 有演技的往往沒人氣,有人氣的沒演技,投資者需要人氣支撐投資的電視,受眾群粉絲為主。流行不流行,這個另說,主要是粉絲多,為了看愛豆,一遍一遍的刷 向風而歌 電視劇集也是一種商品,所以它也有自己的目標和定位,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流行電視劇集的模式裡核心競爭力不是演技,而是能不能踩中流行熱點和...

普通話中普遍存在的「ni」到「er」的發音變化是如何產生的?

Daniel 舉個例子,二,上古njis s在中古變成去聲,音節總體變成i,而後變成,而後是子音母音翻轉,變成,而後母音低化至變成,後來末尾的不再成阻變成了,最終音節整體變成了也就是,但是在北京話中,去聲的進一步低化變成了。這個路線跟很多人認為的不同,但是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麼在很多地區 二 讀作l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