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唯識10年以上是什麼體驗?

時間 2021-06-07 16:48:13

1樓:

1.因為唯識的名相極多。

所以學唯識可能的結果:「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摘自玄覺大師《證道歌》:「吾早年來積學問, 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 入海算沙徒自困,卻被如來苦訶責, 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 多年枉作風塵客。」

2.近代研究唯識名相的較多,依唯識觀法修行的少,具體唯識觀法不記得了。若依法修行,時刻不止,想必大道可期。

2樓:

無心乃無生,無生乃無滅。何來生死,一念心罷了。

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佛境界非是外境界有相。

佛乃自覺聖智之境界也。決欲知此境界。不假莊嚴修證而得。

當淨意根下無始時來客塵煩惱之染。如虛空之寬曠。遠離意識中諸取。

虛偽不實妄想亦如虛空。則此無功用妙心。所向自然無滯礙矣。

莫要激動。無心是道。山還是山,水還是水。日月河山,只是你的心而已。日月河山真面目,你沒見過。

古德有言。尋牛須訪跡。學道訪無心。

跡在牛還在。無心道易尋。所謂無心者。

非如土木瓦石頑然無知。謂觸境遇緣。心定不動。

不取著諸法。一切處蕩然無障無礙。無所染汙。

亦不住在無染汙處。觀身觀心如夢如幻。亦不住在夢幻虛無之境。

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謂之真無心。且非口頭說底無心。

若未得真無心。只據說底。與默照邪禪。

何以異哉。

3樓:齊天大聖

可以說對大乘佛教了解的相當透徹了,我認為唯識學用兩年-三年的時間就足夠了,重點是成唯識論。當然如果想深入學習,比如把俱舍論和瑜伽師地論都學完,那可能要的時間久一些,或許要再花三到五年的時間。如果可以把成唯識論,俱舍論,瑜伽師地論以及相關的輔助論著都學完了,那佛理方面就是北傳佛教的大成者。

不過當學習俱舍論以及瑜伽師地論的時候,很多的理論已經超出唯識學了,可以說大部分都是上座部佛教的理論,而單純講唯識學,依然是成唯識論為宗,學起來大概兩年左右,如果花了10年在成唯識論這樣的唯識學上,那是不值當的。

堅持10年 學英語是什麼樣體驗?

51Talk 有句話說得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十年,十年能改變乙個人,也可以塑造乙個人,十年是乙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時刻,51君見過很多學英語超過10年的朋友,不說直接提公升了人生階層,也是很大程度給人生提供了更多選擇。51君有個朋友,因為英語水平一直不錯,原本一直在外企工作,工資不太高,20K左右,後...

熱愛聖鬥士十年以上是什麼體驗。?

刺兒Ractia 呀 至今還是對劇情記得清清楚楚。進cos是因為聖 進語c是因為聖 進遊戲是因為聖 看電視是因為聖 學畫畫是因為聖 學唱歌是因為聖 去旅遊是因為聖 至今還記得喜歡的聖鬥士們的生日 雖說不上聖鬥士是生活的全部 但是只要看見與其有關的東西 便會激動得不能自已吧。至於體驗,結交了無數很厲害...

唯識學與心理學是什麼關係?

laozhang 看了一下其他答案,感覺與其問唯識學和心理學是什麼關係,不如問問和精神分析學有啥關係。現在還有心理學學者願意把自己和哲學攪合在一起麼?所以把哲學和 非哲學 對位,不如和 反 哲學去對位分析一下。當然有人不願意承認 唯識學 有哲學因素另說。 唯識學與心理學沒有關係。唯識學是用來了解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