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組列車(包括G字頭高速動車組)一般中途到站停留幾分鐘不等,為何其中某一站停留20分鐘呢?

時間 2021-06-07 13:54:27

1樓:

中國高鐵線路上執行的列車也是分等級的,G代表「高速」,D是「動車」,一般來說D字頭列車的等級低於G字頭列車。同樣是G字頭的列車,也有個預設的規則,數字位數小的列車在旅速上一般高於數字位數大的列車。以京滬高鐵為例,如下圖,在北京南到上海虹橋的G字頭列車中,G1和G3次列車是最快的,中途只停靠南京南站,而一般來說數字位數越大停站越多。

(也有例外,比如G21和G153。)

搞清楚了這種潛在的等級問題,來說說「待避」這件事情,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鐵路在單方向上大部分時間是雙向雙線的,也就是單方向只有一條鐵路線,那麼怎麼保證後發的高等級列車在低等級列車前到達呢?這就需要讓前面的列車在可以避讓的地方停車避讓,這個地方一般就是沿線的車站,由於車站有多條鐵路線,前面的列車可以在旁邊的線路避讓後方車輛。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可以在停車時看到旁邊有同方向列車飛馳而過的情況(說一句,300KM/H飛過身邊的感覺還真挺震撼的!

),低等級列車可能甚至需要在乙個站避讓多趟列車,特別是京滬高速鐵路上的僅存的幾趟D字頭列車,級別基本是孫子級別,各種G爺爺來了都得讓啊讓,於是就造成了停站十幾分鐘甚至20幾分鐘的情況。(以前有一趟車在徐州停了幾十分鐘,後來可能覺得不大好就把這幾十分鐘拆成了若干個十幾分鐘在不同站等待)。

以下圖為例:

D319次列車11:24從北京南發車,一路走走停停,到達濟南西是14:13,而G135在13:

06發車,濟南西14:47,這時候G135還在D319後面,但是到徐州東的時候D319是16:04,G135是15:

59,G135正是利用了D319在中間幾站的停站超越了D319,從圖上看D319在棗莊停車13分,基本是在這時候G135完成了跨越。

而G135和G3相比,在南京的時候G135還在前面,由於多停靠了丹陽北和蘇州北,所以到達上海虹橋比G3還要晚了5分鐘,G3基本是在這時候完成了跨越。

同樣的一條線路,G3只開了4小時48分,D319開了9個多小時,大部分原因就是走走停停讓讓造成的~

一般來說,高鐵沿線的列車停車3分鐘或者以下都是正常的停站,超過了這個時間基本是在避讓後方列車。

本人非鐵路專業人士,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乘坐動車組列車(包括G字頭高速動車組)的商務座是什麼樣的體驗?

小目標 由於還是學生一般出行方式地鐵和高鐵二等 昨天心血來潮想做商務座 本人從事機械相關專業,並且想去看看伺服電機那種平穩的方式 果斷買票,抱著體驗的心裡 假裝有分割線 上車時心裡很複雜但是還是假裝淡定先來一張我的車票吧不得不說這個0801A應該是最好的位置了由於不是京滬,什麼什麼的,西安這種三線城...

動車組列車(包括G字頭高速動車組)是如何做到一分鐘也不差的進站的?

果然你也在這裡 是電腦控制的,整個加速減速曲線都是電腦計算好直接輸出到列車執行控制系統裡的。司機按照相應的指示推牽引 油門 和制動 剎車 手柄就好。至於為什麼需要司機,和中國國情有關。運營線路太長,範圍太大,導致可能出現異常情況的概率大大提高,包括但不僅限於各種異常闖入的 人,豬狗牛羊 線路軌道出現...

目前動車組列車(包括G字頭高速動車組)越來越公交化,為什麼還不能實現站站停車?

加減速需要的時間比停站時間長多了,嚴重拖累行車時間 要達到題主的目的可以不同的車次錯峰停靠不同的中間站,當然這樣也會犧牲單站的車輛密度 果然你也在這裡 動車組加速減速也有個過程的,並不是一把牽引手柄推到底了 嗖 的就300km h了,也不是一把制動手柄推到底了車瞬間就 喔在這停頓 了。停站2分鐘的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