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七零後,很遺憾到了這個年紀我依然無法平靜的與父母相處。所以我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之一?

時間 2021-06-03 16:45:57

1樓:無處

同款媽,一模一樣,我從小聽他們吵架有心理陰影,所以寧可自己辭職帶孩子也不用他們。我公公婆婆,更別提了。我自己帶兩個孩子,大的孩子是大隊長,年年三好學生,還總說我懶,糊塗。

他們自己初中都沒畢業。

2樓:夢無跡

距離產生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70後。如是說,在身邊照顧老人的,出力出錢應該的,自己安慰自己不要抱怨。在老人眼裡你就是樣樣不行,做的多錯的多,無法接受你,不在身邊的反而是香餑餑。

3樓:Jennifer覓芽

這個是普遍現象。

我是80後,咱們基本上處於同乙個背景下長大的孩紙!

父母那一輩是最苦的一輩,咱們國家從抗戰到解放,從解放到文革,又從文革到現代化。這經歷的變化是我們體會不到的!

父母的小時候談不上教育,更談不上散養,那是疾病、挨餓和擔驚受怕長大的.他們固有的思想就更不容易被改變,也不容易接受新事物。

4樓:喵喵喵

害應該是普遍現象吧,您應該跟我父母差不多年紀,我媽對我爸(後爸也是老實人)也是這樣的態度。我奶奶(後爸的媽)對爺爺更加嚴重。如果您父母身體條件還可以的話我覺得也不用非要住一起,可以在家裡放個攝像頭以防萬一(我家就是這樣)。

或者住在近一點的地方,一棟樓裡呀或者乙個小區,這樣子離得近也不怕照顧不方便嘛。

5樓:

這個我想回答,不過我是90後的。

這個問題我也沒想明白,遇到無法和父輩交流的問題。

最後總結出的原因是:

他們放棄了學習,放棄了思考,漫長的人生經歷,已經把自己的成見固化下來,所以隨著時代的變遷,就會和當前的思想有點不融。

我認為這個問題幾乎無解。要改變現狀相當於要重塑他們的思想。然而他們很大程度是不願意改變自己,這就成了死迴圈。

社會發展中,人的經歷千差萬別,一部分人把自己的一生經歷當做了自己對世界理解的視窗,你說這算「坐井觀天」嗎? 好像不算是。因為他們對世界理解在當年可能算是主流。

或者是有那麼一群人,無論是同村,同城,同市還是在一起生活過,他們認為「我身邊的人都是這麼個想法」,所以「我也是這麼乙個想法」。

然後開始固化自己的思想,生活中的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只要自己認可的觀點,或者聽從了某種「權威」,就給事物下乙個定性。

比如:他不愛我。只要我心中有了這麼乙個想法,我在某次觀點或者「權威」中把這想法固化下來,最終無論他做了什麼,對我多好,我的想法都是:他不愛我。

以前確實沒有教育科學,沒有教育「控制變數」,沒有教育「多角度思考」,也不理解「大資料」,不懂「倖存者效應」。他們放棄了思考,取而代之的是堅持自己靠經歷形成的觀點和相信某種權威。

另一方面,我認為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首先我不是心理醫生,沒有學過心理。但我認為一定存在可以解決的途徑,可能是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去引導他們改變?要去構築各種場景引導他們思考?

還是通過強硬態度去逼迫他們?刺激他們

改變?我不懂。但可以諮詢專業人士。

然而我覺得,逃避可能就是實用的辦法,因為這個放棄對大家都是有利的,父輩不想改變,子女也不想花費大量精力在這些事情上,無論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不少。

如果讓我選擇,我也可能選擇逃避,如果是70後,那麼父輩已經年紀很大了,刺激或者改變真的太難了,時間還會允許嗎?我只會希望他們能夠安享晚年。

而自己呢?或者每乙個年代的人,都不清楚是否同樣走上他們一樣思想固執的路。

6樓:生一

不是個案。

我媽70,我爸67,我外出打工,所以一年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也就春節居多,我爸媽和老人的關係還算湊合,但是我爸媽之間經常吵架。父母那一輩的人,不會很好的表達感情,也不會處理感情,隨著年紀的增長,除了皺紋變多,生理機能下降,如果反思不夠,處理能力並不會變強。

如果實在難受,建議尋找大家都舒服的距離生活。

7樓:公升官發財

我有個同事,有一次問我,為啥我和別人相處的都挺好,但是卻受不了我爸媽我想了好久這個問題,的確為啥呢,一般遇到再奇葩的人,我也很難和他們吵架,但是我父母經常和我直接吵起來摔東西

哦,我父母在外面風評也很好,出了名的講道理好脾氣但是吧,和外人交流,如果意見不一致,頂多互相說服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父母,會一直說服強迫我到我認可他們按照他們要求辦為止很崩潰的,

最近我老公問我,為啥這一陣沒和我爸吵架,我說你沒發現他不理我了嗎……當然打招呼還是會的……這個不理的意思事,互不干涉

19歲的我似乎還很幼稚,很迷茫,在這個年紀我該怎麼做,應該懂得什麼,該做到什麼?

吳鵬 19歲?能有這麼多想法,真的很厲害。我19歲的時候好像只知道吃飽穿暖打遊戲,可能還有談戀愛。人生的經歷沒有對錯,都是寶貴的財富。你19歲就已經有了這麼多經歷,恭喜你,配合上你愛思考的腦袋,你的未來充滿希望。 已登出 迷茫是因為沒有目標!先給自己設定乙個小目標!先明白人情世故!人際交往!做到一切...

為什麼我對男女之事很抗拒呢,年紀到了,對男性朋友是很好交流的,但是一到說談男女朋友就會很不一樣?

你會喜歡同性嗎?另外,好像還真有一種對性很反感的人。不行找個心理醫生諮詢一下?這個問題若能排除心理陰影創傷,潔癖,特定焦慮等症狀,自己可以從性取向與性幻想方面探索一下。一 人的性取向是具備可調整性的,這與性別認同和後天環境影響有關。二 性幻想是人尋找配偶的本能指向 同性戀 異性戀 雙性戀等。三 本能...

我是95年的乙個女生,你們這個年紀考慮過丁克嘛。?

我98年的,我現在考慮我覺得有些早,因為我現在還是乙個孩子,從心理角度來說。主要我有物件已經談了有些時間,我們都覺得會朝結婚發展,加上我身邊結婚生子同齡人對我的影響吧。不過我自己來說就算結婚也是三年以後的事,但我想的比較多,因為我非常討厭小孩。小孩可愛的時候真的很可愛,但是煩起來真的逼人瘋。我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