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才是有人情味?為什麼要有人情味?

時間 2021-06-03 06:19:51

1樓:

都沒說到點子上,在家長看起來,祖先能保佑你的前程,是你福祉的根基。你說你感謝不行,你要表達而且按照他們認為對的方式表達才行,由不得你。除非是你的平輩和你的後輩,你可以決定他們感謝你的方式。

現在你沒有這個地位,你也不是自己前途的主人,無論你多認為自己算。人情味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小圈子裡面,家族裡面認可的象徵而已。你覺得外國巧克力送長輩算盡心,不如買老年人覺得受用的補品盡心。

你覺得你心裡感謝就行,他們覺得你一定要三跪九叩……無論什麼儀式。人情味不是說真的有感激才去表達,你看那些過年互相敬酒說著各種恭維話的人,他們就被看作有人情味,儘管他們不相信自己說的東西,無論如何出於禮節表達就是這種所謂人情,人情味。

2樓:鹿爾

不信沒問題,但是禮節禮貌以及考慮親人的感受還是要做的,這個事對你來說可能只是厭煩,浪費些時間,但不影響你什麼,但對你愛的父母爺爺奶奶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事,你總要考慮他們的感受。

如果真的是相親相愛的家人,他們對你有責任,你對他們一樣有責任,請互相理解,互相關愛,不是嘴上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愛你,而是去做一些他們覺得很重要很欣慰,而不影響你原則的事情。

3樓:段段

愛和感恩要有行動表達出來,才是真的。

愛乙個人的時候,要做一些自己不愛做的事,要做一些只對對方有好處對自己完全沒意思的事。

比方說,人都是厭惡大小便和嘔吐物的,為人父母也一樣。可是出於對子女的愛,他們要強迫自己去做他們厭惡的事情。

小孩喜歡去遊樂園嬉鬧,喜歡看動畫片,喜歡重複幼稚的問題,作為家長,很多時候是強忍著不耐煩,在陪著孩子,要花很多很多精力,去做自己毫無興趣的事,只因為愛和責任。

不管你父母或者爺爺奶奶要你做什麼,只要不犯法,那麼,為了他們高興,你應該答應,適當配合他們,去做點讓他們高興的事,去做點自己不大情願的事。這是你成年以後要學會的事。

他們曾經為你付出的時間精力心血錢財愛和耐心,也許可以量化為一萬,現在要求你乙個「一」,你不答應,只因為不合自己意願。當然家人會發怒,覺得你不知感恩

沒有人情味,就是不知道回報別人的好意。既然不知道回報,別人就會停止對你付出好意。那麼,你以後再不需要家人的支援了嗎?

家人之間,互相不理解是常態,但是在愛和包容的前提下,大家都會為了對方而一定程度上犧牲自己的時間和舒適度,為了對方高興。沒有道理可講。

如果你常常不管別人高興不高興,那麼,你會發現,他們也會不再管你高興不高興。那麼,最終,你不會高興的。

外國人有人情味嗎?

遠方的家 看人吧有特別冷漠的,有特別熱情的。也有表面冷漠熟悉之後熱情的,也有表面熱情背後冷漠的。總的來說歐洲人或者說白人比較冷漠,亞洲人比較好客還得分人。 感覺跟中中國人差不多,都是人,都有感情。在國外開診,數量有限,常常有父母預約了乙個號,到了看診時間把機會讓給子女,或者男女朋友,夫妻相互讓。鮮有...

為什麼感覺A島這麼沒有人情味 ?

小暝我錯了 我的回答被刪了。明明沒有說髒話也沒有人身攻擊。概括一下就是,找人情味建議多陪陪父母家人。有提問,就有回答 但不能說真話 宓笙 沒人想聽你那點破事僅此而已,發串之前不看版規犯了錯還自以為無辜,被陰陽之後沒一點反省只會甩鍋論壇,完了還要阿q一下島民都是fw,真是有夠好笑的呢,怎麼自己這麼喜歡...

學法律的人會越來越沒有人情味?

楊敬堯 我反倒是認為,沒有對人民正在經歷的痛苦抱有深切的同情的人,學不好法律。補充一下我最近想到的道理 對抽象的人的關注,會導致對具體的人的冷漠。對完美的人的追求,會導致對身邊普通人的厭棄。學法律的人沒有人情味是很可能的,因為現在的法律體系 尤其是學校裡教的 太複雜,有些地方又太精緻,從法律條文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