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律的人會越來越沒有人情味?

時間 2021-05-29 23:13:02

1樓:楊敬堯

我反倒是認為,沒有對人民正在經歷的痛苦抱有深切的同情的人,學不好法律。

補充一下我最近想到的道理

對抽象的人的關注,會導致對具體的人的冷漠。對完美的人的追求,會導致對身邊普通人的厭棄。

學法律的人沒有人情味是很可能的,因為現在的法律體系(尤其是學校裡教的)太複雜,有些地方又太精緻,從法律條文和法律體系裡,普通的學生很難和具體社會生活結合起來。他們習慣把人抽象看待,抽象是達到平等的一種方式,平等是很多人以為法律所著力追求的。

可這種平等是不真實的,建立在這種平等上的理想、設計、分析,就和每乙個具體的人離得非常遠,離得遠,就不能理解乙個人的,理解不了乙個人,他就讓人覺得沒有人情味。一句「我不管別的,法律怎麼怎麼規定,所以就怎樣怎樣」,這實在是太冷漠。

學生有這種問題是可以原諒,而且必須經歷的。他們大多沒被這樣「平等」對待過,他們是需要被作為「具體」的人去理解、去原諒的。

但是,真正可怕的,是制定法律、運用法律的人沒有人情味;不容原諒的,是這些人知道這一切,還選擇「我不管」的思路;這樣的人做這樣的事,貽害無窮。

法律,是實用的,是從社會生活中來,最終要回到社會生活裡去的。他的作用,是在各種矛盾、利益糾葛中找到乙個平衡,這恰恰要求立法者、司法者、法律工作者理解人、愛人、幫助人,用他們的專業知識,調節某種利益的失衡,維護人們心裡的樸素價值和道德的判斷。

請記住,學習法律的人沒有人情味是可以理解、原諒的,但制定法律、運用法律的人全沒有人情味,是危險的!

2樓:虛遠宣

大概是許多人都覺得,有人情味,有法律信仰,追求公平正義這些,在寫報告以外的地方講出來,會顯得自己不專業,幼稚,顯得自己缺少人生經歷,對世界黑暗面缺乏認識。

所以就從來不說這些吧。

很多時候做這一行,更多的是對普通人(非法學專業)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吧。太多人都是錢被騙了,貨被吞了,人被打了,才想起合法權利這回事的。看看那些被各種錢寶,什麼租寶騙的到處「維權」所謂受害者,體會一下

人們常說社會越來越沒人情味了,現代人越來越自私了,那這算是人這種生物的進化嗎?

莫若離 牽強的說,也是進化的結果。互幫互助的社會結構,更像是描述乙個生產能力低下的時期,比如原始人的狩獵和採集。而人類進步後,很多的工作對合作者的依賴變得弱了,可以憑一己之力完成了。所以,人與人的接觸交流變得少了,也就沒了所謂的人情味兒。不過,人情味兒這東西不是單純的社會行為體現的,而是每個社會細胞...

為什麼感覺A島這麼沒有人情味 ?

小暝我錯了 我的回答被刪了。明明沒有說髒話也沒有人身攻擊。概括一下就是,找人情味建議多陪陪父母家人。有提問,就有回答 但不能說真話 宓笙 沒人想聽你那點破事僅此而已,發串之前不看版規犯了錯還自以為無辜,被陰陽之後沒一點反省只會甩鍋論壇,完了還要阿q一下島民都是fw,真是有夠好笑的呢,怎麼自己這麼喜歡...

沉默寡言 性格冷漠的人是不是都沒有人情味,這樣的人值得交往嗎

牛牛加油 沉默寡言的人可以交往,性格冷漠沒有人情味的人早遠離早受益。很多沉默寡言的人,他們並不冷漠,只是性格所致不愛說話而已,你有事去找他幫忙的時候,他反而比那些性格開朗的人更熱情,更願意幫你,而且辦事靠譜。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討厭自己性格中的某一部分,而更欣賞跟自己性格相反的人的性格。沉默寡言的人其...